【杂评】DC的电影向何处去?

众所周知,DC和漫威这场大银幕之上的“超级英雄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4月,在中国大陆,两家又将迎来一次对决。

500

对决的胜负恐怕是没有悬念的,毕竟初出茅庐的“沙赞”,不可能单枪匹马打败屹立十年的“复仇者联盟”。何况从《雷霆沙赞》的票房现在也并不理想。这也预示着在这场银幕“超级英雄战争”中,DC已经全面落后于漫威了。

DC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把自家的电影品牌,DC拓展宇宙(DCEU),打造成像漫威电影宇宙(MCU)那样旗下作品互相紧密联系的超级系列,但是进展却不容乐观。

1. DCEU与MCU的竞争现状

DCEU从2013年起存在了6年,产生了6部长片,全球累计票房49.2亿美元,平均每部电影票房8.2亿美元; MCU从2008年起已经存在了11年,产生了21部长片,全球累计票房185.2亿美元,平均每部电影票房8.8亿美元,这还不算隶属于MCU的电视剧、短片和漫画。无论是总票房还是平均票房,DC均不及漫威(数据来源:Box Office Mojo)。

收益的落后只是一方面。比起漫威,DC还倾向于在每部电影中的投更多的钱。例如DC2017年的《正义联盟》的制作成本有3亿美元,漫威2015年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则只有2.5亿美元。如果这样的投资能带来高票房倒也罢了,但前面的数据已经告诉我们并没有。DC的电影投资比漫威高,收益却比漫威低,导致其投资回报比漫威更低,这更加制约其对漫威的追赶。

商业上的接连失败导致了DCEU主创团队军心不稳、人心浮动。“蝙蝠侠”本·阿弗莱克退出DCEU传了多年,终于在2019年初被证实;“超人”亨利·卡维尔也被传可能退出DCEU,但没有得到证实或证伪;“闪电侠”埃兹拉·米勒不满原《闪电侠》剧本,开始自己创作,他还被传可能在《闪电侠》后退出DCEU;接下来“钢骨”雷·费舍尔也退出了DCEU;而“死亡射手”威尔·史密斯又因为档期原因不能回归《自杀小队2》,而《自杀小队2》据称又是一部重启之作,呃……

不得不说,整个DCEU给人的感觉已经不能用分崩离析来形容了,简直是苟延残喘,靠着几部还说得过去的的单人电影吊着命。

2. DCEU的成功与失败

DCEU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辉煌的成功。我们在说一部电影是否“成功”时,可能会考虑票房、口碑、投资回报。2018年的《海王》在这三个领域都取得了绝对的胜利,领跑DCEU。而在《海王》之前,2017年的《神奇女侠》,也成功地为DCEU扳回了第一城。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要读懂成功,首先要读懂失败。DCEU之败,始败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而这部电影的失败,从DC的母公司华纳的商业战略上看,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两方面原因:偶然性原因是,被华纳选定的导演扎克·施耐德设置的观影门槛较高,很多路人看得一头雾水。抛开艺术不谈,这种做法在商业上无疑是失败的。但这是华纳无法掌控的,因为对于崇尚导演中心制的华纳来说,他们只负责“选导演”,然后放手让导游去做,因此“信错人”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原因是,华纳考虑到时长,对电影做了较多删减,影响了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华纳的这一行为,开了一个危险的先河——它不仅仅是破坏了对导演中心制的尊重,而且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而这种破坏力量又不足以构建新的完整。DC和华纳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被《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大败所震惊,之后就一直紧张地干涉DCEU后续电影中导演的创作,结果又造成了2016年《自杀小队》和2017年《正义联盟》的一路溃败。这时DC和华纳可能才终于认识到:他们不能再去力图掌控导演,尤其是那些独立性很强的导演。

所以,《神奇女侠》与《海王》之所以成功,很可能就在于华纳重新让导演保留了独立性。《神奇女侠》的导演派蒂·杰金斯是一位独立性很强的导演,曾因创意分歧退出漫威的《雷神2:黑暗世界》,还在《神奇女侠2》杀青后表示知道该在《神奇女侠3》中如何结束她的故事(DC和华纳不要吃饭的?),其独立性可见一斑。

500

派蒂·杰金斯

《海王》的导演温子仁同样很“独”——华纳曾要求他把《海王》和DCEU关联起来,他不同意,甚至闹到要退出,这才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

500

温子仁与老朋友大卫·F·桑德伯格,后者执导了《雷霆沙赞》

华纳的商业战略终于正常了,我们将目光转向《神奇女侠》和《海王》的导演,他们又是如何使用自己来之不易的自主权的?我们可以发现,讽刺的是,他们都选择了——与DCEU保持了距离。细细回想一下,《神奇女侠》的故事发生在一战时期,与DCEU的主线故事离得相当遥远;而《海王》的故事发生在深海之下,也刻意与地表世界拉开了距离。很显然,两位导演都想在DCEU的框架下尽可能地自由发挥。

至此,通过DCEU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已经总结出了DCEU的一个可行的、能赚钱的模式:首先,华纳要像以前一样,给予导演充分的自主权;其次,这些导演在DCEU的大框架下,进行不违反基本原则的自由创作。正如扎克·施耐德的夫人、DCEU多部电影的制片人黛博拉·施耐德所说:“我们不想让这些电影看起来好像都出自同一个委员会,都是一个流水线生产。拥有扎克、派蒂和温子仁这样的导演,意味着可以从他们的视角看不同角色的故事。”这个模式可能真的会给DC和华纳带来转机,但它也可能会导致DCEU的名存实亡。因为,导演中心制给予了导演充分的自由,他们的创作必然是分散的,而这与DCEU要求作品间紧密联系是相悖的。《神奇女侠》和《海王》已经靠堂而皇之地疏远DCEU大捞一票,这只会激励后来者继续疏远DCEU——最终DCEU只能成为一个土地庙般的存在,大家都会去拜一拜,但没有人真的信。

3.DCEU的未来?

DC和华纳并非没有意识到导演权力对DCEU可能造成的危害。“蝙超”之败后,一位“真正懂DC的人”——杰夫·琼斯——被任命为DCEU的负责人,他来平衡导演们的个人风格。他也会负责加强导演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作品之间的联系。但这其实是一种博弈,有的时候是DCEU胜,比如《闪电侠》就因创意分歧走了两任导演;有的时候是导演胜,比如温子仁拒绝《海王》关联DCEU。这不仅意味着沟通成本,也意味着,DCEU永远无法达到MCU那种紧密程度。因为DC缺少(或者说不希望有)一个既懂DC创作艺术、又懂项目管理,还有绝对权威的灵魂人物,来统筹DCEU的发展。这是DCEU变成一个紧密宇宙所面临的根本矛盾。

MCU是有这样一个灵魂人物的,这个人就是凯文·费吉。他其实是MCU这部超级电影连续剧的“总导演”,每部电影的导演则是他的“分集执行导演”。为此,他对每部电影的主创团队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体现他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也是为什么漫威经常选择非一线的导演、主演进入主创团队。如果凯文·费吉遇见一个与他一样天赋过人但理念不合的“分集执行导演”怎么办?没有博弈,没有悬念,让他走人。鬼才导演埃德加·赖特就是这么离开《蚁人》项目的,投向DCEU的派蒂·杰金斯也一样。这样带来的不利结果是,每部电影看上去都像是凯文·费吉的作品,时间一长可能审美疲劳;而且他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无法产生出什么神作。但好处是,这节约了大量的沟通成本,也保证了MCU是自洽的、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

DCEU和MCU各自的模式并没有高下之分,DCEU也没必要非得把自己打造成MCU——事实上,它过去的失误就在于,在没有一个灵魂人物的情况下,太想把自己打造成MCU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DCEU毫无疑问会继续维持一个“松散宇宙”的状态,瞄准海王、沙赞这些二线的,不太需要与DCEU发生多深的联系的英雄,制作他们的独立电影,稍微提一嘴DCEU,刷刷存在感;DC和华纳甚至可能悄无声息地雪藏DCEU,回到英雄们各自为战的状态中去——《小丑》这部已经宣称“不属于DCEU”的电影的上映,就很有这方面的苗头。

总之,经历了6年挣扎的DCEU,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对象。DC和华纳拥有与漫威和迪士尼截然不同的客观条件、企业文化,他们从对竞争对手的盲目模仿,到逐渐不甘地向适合自己的模式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商业案例。

参考文章:

1.Allen,腾讯娱乐,华纳与DC的窘境:可能是源自“导演中心制”,https://ent.qq.com/a/20170608/047636.htm

2.jbzerg,豆瓣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182分钟导演剪辑版 完全不同的体验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963440/

3.顾天鹂,好奇心日报,《神奇女侠》故事好评如潮,三位制片人分享了DC宇宙背后的故事,http://www.sohu.com/a/144125017_250269

4.THR staff,《好莱坞报道》中文站,派蒂·杰金斯谈退出《雷神2》 ,称不想放弃原则,http://thr.qq.com/a/20170601/025505.htm

5.云猫猫,1905电影网,《神奇女侠2》刚杀青,派蒂·杰金斯却想终结系列?http://www.1905.com/news/20190125/1346461.shtml

6.库布里克小丑,百家号,温子仁对海王做的事,远远超出想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438466828085714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