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说由来——最先是纪念伍子胥.200年后楚国移植为纪念屈原

    ​端午节最先是纪念伍子胥.200年后楚国移植为纪念屈原。

500

      《端午节》说由来。

      其实端午节最先是纪念伍子胥。200年后楚国移花接木,改为纪念屈原。

      端午划龙船,现在中国有两种说法,楚人说划龙船是为纪念后来的楚国爱国诗人投江而亡的屈原(华人圈占主流);东吴——尤其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上海、浙江杭州、宁波一带则说是纪念“鸱夷沉江”的伍子胥。苏州还申报获得了联合国文化遗产(原来吴国的国都在梅里——现在的梅里镇。伍子胥代理相国后一手主持规划修建了苏州城,使这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延续至今,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苏州城,所以苏州人很感激伍子胥;中华民族同样应该感谢伍子胥为中国留下了这一宝贵历史名城遗产,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顺便说几句,鄙人写了此《伍子胥》,专门去苏州考察了苏州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不禁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伍子胥的天文地理知识之高超震惊:苏州城全城被水流环绕穿插,建城两千多年,居然从来没发生过水患。伍子胥在当时那个年代,规划如此宏大的兴建城池工程,几千年来怀抱在水流中,居然从无水患自然灾害,这需要何等超人的地理水文知识,此君真的太有才了)。鄙人认为:伍子胥是被夫差以冤屈罪名"叛国罪"赐死,头被割掉,尸身装入鸱夷(皮口袋)沉江的(公元前484年端午,比屈原早死208年);屈原是楚国灭亡投江身亡的(公元前276年端午);二人皆是忠君爱国而亡,都是忠臣,都是在端午节这一天身亡的,都是民族魂,都值得纪念,没别要去争论谁跟谁。

       两个说法有史籍为证:南朝萧梁时期(502年-557年)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明)徐炬辑《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公元58--125年)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换句话说:是伍子胥的死对头勾践灭吴后,为哀痛怜悯、纪念伍子胥的忠烈而首先创作——伍子胥的死对头都如此敬佩,忠烈之心可见一斑。后来伍子胥的形象渐渐演变为“涛神”——河神。所以说:善恶忠奸民自辩,天日昭,碧水澄!(天日一样明亮显眼,碧水一般清晰透明)。

     《伍子胥》主题曲:

        荆山魄,汉水魂,         

        泱泱楚地酿精灵。

        飞来横祸亡家国,

        遁迹他乡卖艺人。

        得遇知己宏图展,

        浩气贯虹吴邦兴。

        助阖闾,霸业定,

        叱咤风云如吹灯!

        善恶忠奸民自辩,(辅歌)

        天日昭,碧水澄!

 

        明君逝,暴君横,

        霸凌天下万民嗔。

        用心良苦谏征伐,

        阻止战乱尽忠心。

        为民笃守初心业,

        鸱夷沉江冤屈臣。

        千秋功业谁评说,

        端午龙舟看招魂!

        善恶忠奸民自辩,(辅歌)

        天日昭,碧水澄!

        解释,魄:阴气,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 魂:阳气,指附在人体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实体(高级汉语词典)。

        荆山魄,汉水魂,泱泱楚地酿精灵——此句意思是说,楚国大地代表山脉、秀丽巍峨的“荆山”是阴魄,酝酿了伍子胥高风亮节、大气纵横的精神风貌;楚国大地代表河流、汹涌浩荡的汉水是阳魂,铸就了伍子胥彪悍骁勇、坦荡忠烈的凛凛雄姿。魂魄合一,精气神驻留博大宽广的楚国锦绣江山,自然会熏陶孕育出睿智慧心,改天换地的华夏精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