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哈军工的往事和我认识的几位苏联专家

【本文来自《哈罗中年人,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已经不是什么中年人了,我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年人了!(69岁)我还是很清楚的记得我小时候的那些往事

昨天老爸的学生来看他,说到今年是哈军工成立70周年,老爸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哈军工老人之一,我还即兴和这几位教授(78年的大学生)聊了一下哈军工的往事

哈军工一个占地极大的军事院校,围墙是绿色的木板钉成的,我们叫它板帐子,教学大楼高大雄伟,要知道这可是在50年代修建的,现在去那里还能看见当年的海军系大楼,院里有靶场,有机场,有小学(文庙小学)家属区分为大黄楼,大灰楼,和小红楼,幼儿园在朝阳街,昔日的哈军工就是一个独立城市,院校的警卫是一个警卫营,警卫战士威风凛凛的站在学校大门口,手持莫辛纳甘步枪,枪上的三棱刺刀闪着寒光,冬季的警卫脚穿白色的毡靴,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家属区的地方原来是乱葬岗,是解放军的工兵团在上面建起的大黄楼和大灰楼,大黄楼的98号楼的一楼是家属食堂,楼下还有个地下室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警卫营开着汽车去大兴安岭打黄羊给哈军工的员工改善生活

98号楼的对面就是文化公园,经常可以看见白俄牧师在十字架上念经,在文化公园和哈军工家属区的中间有一个锯木厂,巨大的带锯整天咆哮不停,很讨人嫌

在家属区和教学区之间有一条马路叫一曼街,中间有一条有轨电车,哈军工里有很多苏联专家,过年过节经常有活动,父亲带我去了好几次,酒会里有很多好吃的,那是我的最爱

我还认识好几位苏联专家,其中有一位叫波罗申科,他的一名中校,是海军驱逐舰指挥仪的专家,上个世纪末他在莫斯科去世了,很多哈军工子弟去俄罗斯都会去悼念这些曾经帮助中国的苏联专家,顺便说一下,我的父亲原来是留日大学生,解放后在东北工学院参与鞍钢恢复生产的工作,哈军工成立后调入海军系负责火控指挥仪的教学工作,他在波罗申科帮助下,从无到有建成了中国海军的火控专业,是现代火控网的发起人,现在几乎所有中国海军火控专家都是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党和国家,军队都很尊重他,他的工作一直都是保密的,所以他很少和社会接触,如今他即将百岁,他的那些学生都已经成为将军,昨天他对那些来看他的年轻学员说了很多话,勉励他们要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海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