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社会上有两句名言,当代恐怕有不少人无论如何想不到
“一股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其声势之大绝不下于今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有的同今天差不多,有的则完全不同。相同的原因我这里就不谈了。……”
“那时候有两句名言:“毕业即失业”“要努力抢一只饭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后门,照样找不到工作,也就是照样抢不到一只饭碗。如果一个人能出国一趟,当时称之为“镀金”,一回国身价百倍,金光闪烁,好多地方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
—— 以上摘自《留德十年》作者:季羡林(1911-2009)
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可以耕作的土地和人类宜居的土地人均起来非常得有限。
无论在前工业时期,还是在工业化社会,就业长期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的政府最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所以,当前的就业难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好在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事业持续不断地向着前方去推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需求相信一定也是能够实现的。
就比如说,现在有谁能够想得到,未来我们国家只需要远不到1/5的劳动人口种粮食,就完全可以满足14亿中国人吃饭糊口的需要,而且营养结构更丰富、也更科学。包括穿衣、出行、教育、就医等等……没有人世间的事情不是人类不可以解决的。
恐怕未来未竟之业这其中的关键还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如何才能够更好地集中应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应用于发展所谓符合“和平、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社会生产关系、国际政治关系。在全世界的老百姓看来,不也就是安居乐业的问题吗?
我们中国幅员辽阔,人多势众力量大,已经整体开始迈入现代化,完全有可能争取先行一步,首先集中力量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是值得期待的。
美国尚未办到的,旧中国根本也办不到的,新中国未必就一定也办不到。这种民族自信,至少还要保持它五十年,创业维艰!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