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押宝氢能源和全固体电池,不是日本产业一定要坚持通吃,而是其战后产业政策特点
【本文来自《丰田汽车带头抵触全面电动化,五家日本公司站队支持,这是在干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佛道误我
- 这也解开了我的一大疑惑!我以前总不明白,有些行业,明明日本原先做得很好,比如随身听影音娱乐产品,比如家电,比如手机,为什么最后出现日本彻底退出的结果?竞争难道不是你追我赶的吗?比如随身听影音娱乐产品,爱华索尼随身听当时都是最好的卡带机随身听,风靡全球,大卖特卖,可后来出现了mp 3、mp4、iPad 这些新型数码产品,这种一看就知道是比爱华索尼随身听更好的产品,那日本你就加入竞争啊,在数码影音娱乐产品时代生产自己的更优秀的同类产品啊……但日本没有,他就退出了!手机也一样,原先日本也有一些手机品牌在卖也卖得挺好的,可苹果手机一出来,日本就一下子退出了手机市场……再回到电动汽车这个问题,是,日本前面发展氢能源汽车,并大量占有氢能源汽车专利,如果氢能源汽车在全世界畅销,日本肯定大赚钱,可现在全世界流行起锂电池电动汽车啊,人不鸟你氢能源汽车啊,按说,以日本这些丰田本田大汽车厂商丰厚的汽车技术底蕴,调整方向,也加入锂电池电动汽车行列,相信还是会很有竞争力的,可日本就是不干,就是要坚持氢能源汽车方向?这种商业思维不就是“要么我通吃全赚不然我就不干”?坚持这样搞,日本汽车行业搞不好真像日本随身听、日本手机那样完蛋了……
日本现在押宝氢能源和全固体电池。到也不是日本产业一定要坚持通吃,而是其战后产业政策特点。
日本战后有强烈的政府产业政策主导特征。通产省(现在叫经济产业省)的官僚一直在主导或试图主导日本的主要产业。战后以椎名悦三郎,美浓部洋次到后来的佐桥滋(日本著名的电视剧【官僚的夏天】的原型),统制派(即国家主导)压倒国际贸易派占了上风,日本产业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特色。
在纺织,汽车和后来的电子计算机的产业发展中,这一派一直试图保护日本产业,阻止美国企业的自由进入日本市场。所以,一直以来,这一派官僚一直首选试图撮合日本企业的联合,并试图完成产业链的关闭。
虽然之后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的强大压力,国际贸易派逐渐占据上风。但日本产业的抱团,封闭的特点仍然强烈地遗留下来,影响至今。
比如半导体尔必达,显示器的JDI,最近七家联合成立的Rapidus等无不具有日本政府主导和撮合产业的特色。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和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越来越难以主导和影响基础产业了。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越来越不愿意受政府约束,试图完成自己的发展战略。
丰田是极具这种代表性的,它虽然是日本最大最重要的企业,但其最重要的市场在海外,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所以,丰田是最反感政府的干预,而且随着其一家做大,在之前与其竞争激烈的日产,本田等日本汽车企业基本上也开始听命于丰田了。
但产业发展最忌讳三心二意,日本本来就无法引导全球一些基础产业的发展了,而政府和企业间又是互相提防,猜忌。所以,很难看好日本车企的氢能源或全固体电池,即使路线偏向这两个方向,也和锂电池一样,最后还是中美主导。
特朗普执政时,曾说过日本汽车行业歧视美国车企,说日本测试美国汽车,用保龄球砸车盖,当时把丰田给委屈坏了,丰田章男急到直接说“丰田其实是一家美国企业”。所以丰田说话并不是替日本说话,而只是一家跨国企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