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定不会鸡娃

随着馒头的社交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我现在的主要身份已经变成了“馒头爸爸”,平日里又当爹又当妈混迹于家长圈子。

在跟其他一些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就发现吧,如今教育上的内卷和鸡娃原来从幼儿园甚至托班就已经开始了,呈现低龄化特征。比方说,真会有不少家长每个月花七八千乃至一两万的费用,为两三岁的孩子进行所谓“早教”。择校竞争也十分夸张,有些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的幼儿园入学面试,除了小朋友之外还要面试家长,问卷调查包括爷爷奶奶学历、工作单位之类的家庭背景,极端情况甚至会通过家长的身材管理来评判该家族是否具有自律性……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两户人家相亲也不过如此吧。

一直以来我都态度明确地表示,今后坚决不会加入“鸡娃”、“内卷”的行列。别人挤破头要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就让他们去抢好了,我不参与不就行了?然而总是有人不信,还跟我说:到时候这种事情是身不由己的,你很难在一群“鸡娃”里面保持“佛系”,学校、老师、其他家长等组成的大环境会逼着你“卷起来”;比方说假如其他小朋友都报名学某个班,你不跟他们一起学,你的孩子就会跟不上,在学校里就会遭到排挤……

由于目前还没有碰到过具体事例,我也不太好说会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但我想,假如大环境真的已经到了不卷就会遭到排挤的地步,那么如此恶劣的大环境恐怕也没啥可留恋的,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我并不排斥传统的“书山题海式”教育方式,背书、做题对于思维训练有其必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我只是觉得凡事过犹不及,假如将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的目标,信奉“XX至上”、“XX高于一切”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不计代价去追求,最后把小孩子搞得压力过大神经不正常,那就有点逐末舍本得不偿失了。我看到报道说现在有24.6%的青少年因为课业压力过大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我自己亲戚家就有个读高中的孩子诊断出中度抑郁,有次我们跟他们一家人吃饭,开车路过他们附近小区时,我妈说起这个小区上周刚有一个初二学生跳楼自杀,说完赶紧关照我一会儿千万不能提起这事儿,免得刺激到那个有抑郁症的孩子。

500

大家看“鸡娃”这个词,本意是指给娃“打鸡血”。“鸡血”能是啥好东西?显然就是奔着精神失常一路狂飙而去……读书要是读到精神失常这份上,那真挺没意思的——人都搞废了,成绩再漂亮有啥用?

更何况,我们当下经历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的大时代——读书读得好可能也不顶用,要是一不小心读成神经病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种变革大家应该都已经感受到了,首先就体现在“学历贬值”上。

学历贬值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之前贬值的是本科,现在连硕士博士也开始连带贬值。最近的一个热门新闻说现在城镇年轻人失业率超过20%,这真是挺打击人的,无疑造成了许多人的幻灭感——花了上百万辛辛苦苦培养、“鸡”了十多年的娃,居然到头来连工作都找不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学历贬值是“内卷”的必然结果,无论哪个时代,平庸的永远是大多数。即便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了硕士博士,也只会是一群平庸的硕士博士。精英阶层永远是少数,这是固有的“生态位”——所谓“精英”、“平庸”本身就是根据其所占比例定义的。就好像印度很多大学生都会顺便去读个MBA,其结果只是让MBA学历变得无足轻重,而并没有制造出更多的工商管理精英。执着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实际上是有些病态的,世界上哪里容得下那么多“龙凤”?大多数人都注定平庸,父母的期望过高反而把更多的孩子搞成了抑郁症。

第二,我绝不认同“读书无用论”,但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其问题在于以偏概全——能够改变命运的并不完全是知识,而是稀缺、且被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从前那些没读过书的农民,种地养猪干农活儿的知识肯定比非农畜牧业的大学生更丰富,所以才会有百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这种知识显然就改变不了命运,因为不稀缺啊!现在这种知识反倒是变得稀缺,于是李子柒改变了命运。而一些冷门领域的知识虽然稀缺,但不被社会所需要,同样改变不了命运。稀缺且有用的知识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少数,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永远都不会太多

第三,我们正身处人类有史以来知识迭代更新速度最快的时期,现在稀缺的知识搁在十年后未必稀缺,现在有用的知识今后也不一定有用。就拿我自己比较熟悉的摄影领域来说吧,我感觉原来使用单反相机时候所学习的许多摄影和后期技术——诸如包围式曝光、堆栈、延时摄影、接片等——在如今手机AI摄影面前,完全遭到了降维打击。过去那些繁琐的操作,手机上都能“一键搞定”;一个女生在手机上随手划几下做的美颜效果,胜过从前在PS上倒腾老半天。在不追求高画质商业输出的情况下,智能手机足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且更为便利好用,而这种智能化普及到商业领域只是时间问题……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图像领域就经历了“胶片暗房-数字后期-智能后期-AI生成”的迭代,每一代的更迭都意味着前一代某些知识和技术的淘汰。

在如此快速变化的时代,对小朋友的教育问题显然应当具有前瞻性——他们要面对的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而是二十年后的世界,如何能忽视当下正在历经的变革?

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都经历过信息爆炸的变革——短短几十年间,信息从稀缺变成了过剩、泛滥。1978年第一批世界名著刚被解禁时,人们可以为买一本书去新华书店门口通宵排队,这无疑是Z世代的年轻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如今我们所困扰的不是要如何“获取信息”,而是要如何“筛选信息”。

而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知识技能外挂程序”的变革——这个词是我自己发明的。我认为网络搜索引擎以及ChatGPT之类的人工智能,就好像给人增加了一个外挂程序,使人不再受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能够无限扩展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当这种“外挂”的应用变得足够便利之后,将在极大程度上抹平“知识鸿沟”甚至是“技能壁垒”,打破信息不对称。曾几何时起,我们习惯了碰到不知道的东西就“搜一下”,因而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强大,事实上“外挂”带给我们的“超能力”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我们现在在商场上看到一件商品,立刻能通过线上比价获得实时的价格信息,避免被商家赚取暴利。

随着人工智能的演进,我们这种“超能力”还会进一步强化。在这样一种未来前景下,今后你的AI助理能够随时给你提供各种专业可靠的知识与意见——就像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买家与卖家的信息不对称那样,普通人和专业人士的“知识鸿沟”也会变得越来越浅。届时,具有“稀缺性”的知识无疑会越来越少,许多知识技能甚至可能都不再需要由人类来掌握,按照《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预测,有朝一日大量人类将沦为“无用阶级”。

无奈目前人类的科技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我们还得继续做个“有用的人”才能养家糊口。想要“有用”、有竞争力,就得从稀缺性入手。那么当知识不再具有稀缺性之后,还有什么能让自己保持竞争力呢?这就先要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知识能够成为竞争力和生产力。

因为知识代表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古至今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考察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我们很容易对一个人知识的多少进行量化测试,因此为了保证考试能够做到标准化和公平竞争,大部分考试最终都是在考察知识量;想要考试考得好,不可避免地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储备。

然而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出现后,极大程度上把人从学习、储备知识所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中解放了出来。并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知识本身很容易会过时,前几年学习的知识过几年可能就没用了。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过去那种着重考察知识量的闭卷考试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借助强大的AI工具,即便没有特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也可以拥有很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里所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的是——能够快速总结规律、把握重点,发现某些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提出一些视角独特、让人豁然洞开的新视角,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种能力一旦结合强大的“知识外挂”工具,无疑能够快速实现创新和进步。

因此,通过人来“发现、提出问题”,由AI外挂来协助“解决问题”,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我可以举一个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的例子:随着AI绘图能力的愈发强大,一部分插画师、商业静物摄影师的市场需求受到了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做“提词师”——专门负责描述关键词来引导操作AI画出需要的内容和效果来。这工作其实比大多数人以为的要更困难,在国外是能拿高薪的。提词师可能完全不懂绘画的知识和技巧,但他们却可以通过自己对画面元素的理解,利用AI绘制出广受市场用户喜爱的图片

500

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成本比请摄影师来拍要低得多

500

500

像这样的图片,摄影师甚至都拍不出来(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知识鸿沟”逐渐被抹平、大家都拥有“超能力”AI助理的前景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使用“外挂”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在我看来,建设这一能力需要保持心态的开放、并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接下去跟大家讲两件事情——

话说前段时间我曾寻思着把自己卖了。

为什么想要把自己卖了呢?有几方面原因,首先肯定是因为在上海的生活压力有点大,觉得最好能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其次呢,微信推送机制变更后,现在公众号确实越来越不好写了。特别是我这种主要写偏学术类内容的,相当吃力不讨好,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比方说写一篇达拉克往事系列,需要花费大半个月时间,但赞赏一般也就够我给馒头交一个月的托班钱。

其实我很清楚写什么样的文章来钱快——那就是能够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的

在如今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信息价值早已不被人看中,只有提供情绪价值才容易获得流量和赞赏。提供情绪价值的文章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蹭某些时事热点来迎合一部分人的观点,立场鲜明地支持或反对——我不想写也写不了,何况网上这样的文章已然汗牛充栋;第二种是跟读者推心置腹说心里话,我承认自己干过不少次的。但我觉得吧,跟读者谈心、提供“情绪价值”的文章偶尔来一两篇可以,隔三差五搞这种套路,那叫无病呻吟。所以我一直都十分克制在文章里贩卖“情绪价值”,不想把自己搞得太廉价。

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更喜欢写偏学术类的文章。

正如同在小朋友的教育问题上要具有前瞻性,我最近这几年越来越习惯用“未来视角”评判自己现在做的一些事——比方说我在拍照片的时候会考虑,这个场景的照片在十年二十年后是否依然有价值或意义;同理,我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想,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十年之后我自己会怎么看待、别人又会怎么看待?到时候是否还有价值呢?从这一角度来考虑,我就会更愿意沉下来心去写一些眼下收益较少、但其价值能够历久弥新的文章。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我没功利心,实际上我的功利心很强,只不过没有体现在当下。

可问题是,我本人活在当下,需要当下的收益来养家糊口。这就产生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挣钱的东西我不想写,想写的东西不挣钱。

通过公众号变现同样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自己卖了——卖给研究所、智库甚至可能是高校,拿着经费专心搞学术研究、写学术文章,这才是“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开始我不确定能否把自己卖掉,毕竟我不是科班出身,更没啥学术资历……于是呢,我到某研究所老大那里探了下口风,没想到人家说只要我愿意来,一切学历资历条件都可以不需要……

把自己卖掉这么大一件事儿,我还是很慎重的,毕竟这将会改变我之后的人生轨迹;而且把自己卖掉的话很可能将受制于人,反而没法儿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于是我又去咨询了一个关系很好的南亚研究圈子大佬,把自己的想法跟情况跟他聊了一聊。

大佬一听我想把自己卖掉,顿时来劲儿了,他的一番分析颇有些醍醐灌顶,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他主要讲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我在南亚研究领域是很值钱的,比我自己以为的要值钱得多。不管哪个研究院、智库如果签到我的话,都能够让他们在业界内的地位拔高一截。

第二,为什么说我值钱呢,因为我的背景特别具有稀缺性——把印度的天南海北都走遍了,在印度住过那么长时间,有丰富的实地经验;老婆又是从拉达克来的,跟拉达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络;还在印度的集中营里待了三个月,直接跟印度的官僚、司法系统打过交道……每一项都具有不可复制性,不是靠啃书本能啃出来的,都能增加我的“估值”。

第三,把自己卖了没问题,问题在于我只能卖一次,所以要尽可能卖个高价,一开始就要把诸如经费、课题、权利义务等各种条件谈好。

第四,假如能够养活自己,暂时跟那些机构保持距离其实也挺好的,毕竟自己做研究的自由度大得多。

果然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实说过去我还真没意识到过自己这么稀缺、这么值钱,一直都妄自菲薄了。

无独有偶的是,大佬跟我讲完这番话没几天,有另外一位陆家嘴金融行业的大佬请我吃饭。金融大佬是1980年代名校毕业,掌管着四大行下属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对跨喜马拉雅地区文化特别感兴趣而格外关注我的文章。

金融大佬请我跟我太太在金茂大厦86楼的景观餐厅吃饭,这是他平时经常跟客户吃“商务便饭”的地方。然而这么高档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去,我太太更是有些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坐立不安——她非常想在那里拍照拍视频,却又要故作矜持,怕被别人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我当时特别感慨地跟大佬说了一句:“像你这样的职务,肯定都是别人排着队想请你吃饭找你办事儿吧?想想我真是何德何能,反而是你来请我吃饭……”

没想到大佬立马客客气气地说道:“像我这样的人,随时都能被替换掉;而你这样的人,就这么一个。”

虽然两位大佬把我的“价值”归结为“稀缺性”,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这样的表述显然没有把问题说透——我的价值又不是在于观赏、收藏,稀缺有啥用?三条腿的猪也很稀缺,难道那样的猪肉就更好吃?真正让他们看重我的原因,事实上是我在南亚、跨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研究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有多丰富,我有很多文章都是借助搜索引擎“外挂”一边查资料学习一边写出来的,相比之下很多大佬在学术方面的深度是我所望尘莫及的;我也不认为自己的经历有多丰富,我认识有许多人都比我去过更多地方、看过更大的世界,有着更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们只是没有机会或者能力像我这样叙述出来。但不谦虚地讲,我跨地域的观察、跨学科的涉猎、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对南亚以及跨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深耕,使得我能够看透一些南亚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有人可能会说,你难道能比当地人更熟悉当地文化吗?看问题的角度和态度,有时候比对问题的熟悉程度更重要。当地人对很多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会熟视无睹,从而忽视其存在,更遑论去深究其背后的成因。我太太就是这样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地人,我想要去探究的很多关于拉达克的问题,都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有意思的是,她有时候提出的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也是我从来没想过的——身为当地人难免存在这样一种“灯下黑”的盲区,所以需要跨地域的观察。

开放的心态也很重要,这是客观认识事物的前提。假如你从一开始就抱持着刻板印象或者带有主观情绪,难免会影响判断和接受度。比方说第一次带我太太在印度旅行的时候,她只是单纯地对自己脏乱的祖国充满了嫌恶——与许多中国网民对印度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直到后来又去了几个其他国家,她才回过神来意识到印度的有趣,特别想再重新去一下曾经走过的地方。

而跨学科的涉猎,则能帮助你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迅速抓住重点。世间许多事物遵循的规律都是类似的,触类则旁通。比方说宗教意识形态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大抵会遵循某些特定的模式来对信徒进行人身控制,接触了解过各种不同的宗教文化社会之后,就能够更容易地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

这些特质归结起来,便是“眼界”——眼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眼界”不局限于行走阅历、知识阅历,还包括生活阅历、交际阅历……开拓眼界除了常规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之外,其实还有一条捷径。

再来讲一件事情。

我在黎巴嫩旅行期间,天天到贝鲁特当地一家中餐馆吃饭。老板是个上世纪90年代就来此定居的中国人,历经了黎巴嫩这二十多年来的动荡,历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大使上任,都会先到他这里拜码头,跟他了解当地的各种情况。

我很好奇,他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跑来黎巴嫩这个地方,他告诉我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这里的教育。大家可能会想,黎巴嫩这种地方能有啥教育?——由于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又地处阿拉伯世界,黎巴嫩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法语,日常生活中通用英语,这里的学校普遍教授法语、英语、阿拉伯语三语。老板果断地把两个儿子带到贝鲁特念当地的法语学校,毫不费力地培养出了通晓中英法阿四大语言的人才,从中国到中东到欧美到北非都无往不利,在职场上十分抢手。

有人觉得,随着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的普及,今后翻译都要失业了,没有必要学外语了。

我则认为,将来大部分书面的、商务的翻译工作应该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然而外语从来都不仅是一门技能,而是构成族群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往另一种文化的大门,是沟通人与人的桥梁……你固然可以通过翻译软件解决旅行过程中吃喝拉撒等需求,但你恐怕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跟当地人有深入的交流,其中的隔阂不言而喻。这就好像AI创作的乐曲再美妙,终究比不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坐在你面前演奏钢琴那么令人动容。当你语言不通的时候,即便有翻译软件,依然会感觉好像隔着一层纱在看世界;每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就能撕掉一层纱,可读的文本、可获得信息的途径都会成倍增加,让视野变得清晰透彻。比方说我在研究拉达克文化的时候就吃了不懂语言的亏,只能看英文的文本资料,碰到翻译得不完整、不准确的内容时就有点头大;要不是因为我可以随时问我太太这个懂当地语言的人,有很多名词光看英文资料实在很难搞清楚。

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日常生活,语言都是开拓眼界的捷径。最重要的是,当你掌握了当地语言之后,再去“读书、行路、阅人”,信息搜集效率会比不懂语言的时候高得多

所以呢,我打算跟那位黎巴嫩中餐厅老板一样,直接舍弃掉体制内的升学高考这条路径,充分利用我们跨国家庭的天然优势,尽可能地让娃通过环境沉浸来掌握多几门语言。掌握的语言越多,对其敞开的大门便越多,人生的选择和可能性就会越多。至于考试成绩怎么样真的无所谓,人不一定要多么有专业知识,只要有常识就行了,反正这年头学富五车也不见得能找到工作——你再怎么博学能比AI更博学吗?

有人可能觉得,很多外国人生来就是双语、三语环境,也没见他们有多大能耐——那是因为他们掌握的语种都太小了,使用人数甚至还不如中国的一些方言。按照“无法互相听懂就属于另一种语言”这一标准,很多讲方言的中国人也都是双语、三语使用者。我太太就吃了小语种的亏,她最精通的母语只有几十万使用者,价值实在是有点低。世界上除了英语之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言显然就是中文。假如她能够用心把中文学到HSK4级水平(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以她通晓中英印藏的多语言技能,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非常吃香。我们之前去印度驻上海领事馆办事的时候,领事馆就说想要招一个中文好一点的印度人——无奈她的中文水平没达到人家要求。

按照我的路径规划,我们一家现在之所以会在中国,正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语言环境,可以把中文作为母语来学习。由于中文难度极高,假如不作为母语来学习,将来读写会有很大问题;相比之下英语其实简单得多,平时的家庭环境熏陶一下就足够了;至于拉达克语、藏语能不能学会不强求,看机缘。等孩子十来岁左右中英文基础打好了,可以送去印度上学,再学一门印地语——未来全世界最大的三个国家肯定就是中美印没跑,而印度也正在不断提升印地语的地位和重要性,会说印地语在将来一定是有用的。掌握中英印三语,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大半个世界的信息和机会。

现在的许多家长之所以那么“鸡”、那么“卷”,无非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唯一一条升学考试的路径,形成了路径依赖——无论是体制内的高考还是体制外的出国留学,其实都没有跳脱升学考试的路径,这样一来难免作茧自缚,不焦虑才怪。我觉得吧,路径选择首先就应该避开所有人都一拥而上的那条路,退一步海阔天空;其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我太太跟我在孩子们今后的成长路径选择上便存在分歧,在我太太的观念里,依然对升学考试存在高度的路径依赖——她的父亲和妹妹都是通过读书实现阶级跨越的。可她视而不见的是,她的父亲和妹妹都是在当地万里挑一的超级学霸,是从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种人,脚底下踩着无数的失败者。我太太跟她弟弟同样读了许多年的书,他俩的学历却并没能让他们有所作为……反而是她的语言技能改变了她的命运——正是因为她学过中文,现在才会嫁给一个中国人,并生活在中国上海

我的这种路径选择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无法复制,但其实我并不会执着于特定的路径,不会要求孩子们非要长成我希望的样子——刷多国语言也好、在体制内升学考试也好,现在都还言之过早,最终得看孩子们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我不知道孩子们自己今后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也没人知道他们在二十年后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我们又将身处何方……毕竟这个世界正处于几十年来最不确定的时期。

然而无论孩子们选择怎样的人生,我只希望他们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保持身心健康就够了——假如身心不健康,有再高的学历、再好的工作、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我想说,越是人工智能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因为 “读万卷书”的工作已经有人工智能在做了,“行万里路”却是我们的专利——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没法儿像我们一样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用心灵去感受人间

2020年至今,我在文字上已持续不断地输出了三年。老读者都应该知道,我写的文章都基于实地行走,我坚信只有实地行走才能帮助我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从不写自己没去过的地方。

接下去这个公众号将会有一段时间不再发新的文章,我打算自费去西藏进行一趟实地考察——虽然暂时还没把自己卖掉,没人给我发研究经费,但这是我计划了很久的考察。家里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路上假如有时间的话,我可能会重新编辑推送几篇可以抢救且值得抢救的被和谐旧文。此行目的一来考察中印边境现状,二来继续深耕跨喜马拉雅地区的文化研究,三来有针对性地考察一下古格、日土地区的古迹遗址,以完善“拉达克往事”系列中的一些资料——毕竟那里跟拉达克在历史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相信这趟考察又会给我带来许多新的视野和视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