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对各类刑事案件如此写实,施耐庵到底是什么人?

  • 书包 一篇读罢头飞雪,歌未尽,东方白。
    扯几句:
    先说地理:
    施耐庵祖籍兴化县白驹镇,白驹古时属于兴化,兴化古时属于扬州。白驹现在属于大丰,大丰现在属于盐城,兴化现在属于泰州。白驹是镇,大丰、兴化是县级市,扬州,泰州、盐城是地级市。
    一千年前,范仲淹在兴化任知县,修造范公堤,护堤拦海,防止海溃,范公堤有一段就在白驹镇,换句话说,那时候白驹就在海边。这个时段大于是从北宋到明代嘉靖年间。
    白驹所在,今天所属的大丰,包括再上面的盐城,古代叫盐渎县,是两淮盐场最大的制盐基地(海边),同时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包括白驹也是。
    兴化开车去白驹的话,大约车程是1小时多一点。
    今天的兴化下属乡镇里,有个处在地理中部的林湖镇,大丰市白驹镇开车到兴化市林湖镇,差不多40分钟车程。
    有考证说,张士诚也是白驹镇人。但我们这里都传说张大王是林湖镇人。
    施耐庵在兴化县衙干过刀笔吏,那时候张士诚是社会大哥,鱼贩子,顺带走私倒卖盐场的官盐。
    张士诚是因为走私官盐,被人查到,捉拿,于是起兵造反。跟着张老大造反的这一带几个县,包括宝应、高邮、兴化、盐渎、海陵(今泰州市区)等数县,不仅仅是施耐庵,还有一大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比如我老家武陵溪顾逖(张士诚吴国松江同知,至正二十二年<1362>任浙江转运司副使、比如兴化县城人栾凤,任张士诚吴国诸暨知州,兴化竹泓镇陆复,任张士诚吴国昆山知州,等等不一而足)
    有诗为证:
        顾逖《赠施耐庵》:    
    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逢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答顾逖》: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
    我们这地方,现在叫鱼米之乡,苏北水乡(兴化)。实际上,在古代很多时候,这地方都很凶残。
    为啥这么说?
    说远点,就拿南北朝来说,东晋和北朝对峙的时候,淮河是界河,过了淮河就出国了。
    南宋和金朝也是这样,淮河为界,战乱频仍。
    太平盛世的年景,这地方靠着江南,吸收了江南的文气,看起来到也是诗书礼仪之乡,可一旦身处乱世,这地方,土匪、流氓、窃贼、走私犯、杀人犯,举目望去,比比皆是。
    施耐庵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参加了张士诚起义(造反),你让他写阳春白雪?
    水浒明写北宋宋江,实则是借宋江讲诉张士诚吴国。
    张士诚造反轰轰烈烈,他到了江南也多有善举,很得江南民心。以至于明朝开国,朱元璋为了惩罚江南人支持张士诚,大规模迁移江南土著往去他乡,还加征惩罚性的税收,以至于苏松税赋,天下十之三。
    想起一句老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张士诚国破身死,作为曾在他麾下,而为新朝逆臣的施耐庵,归乡隐居后,面对天下太平,回首往事,他会想些什么?
    对了,顺带说个细节:
    水浒传成书在罗贯中《三国》之前,然而三国在洪武朝就风靡天下,而水浒传第一次付诸印刷出版,已然是将近二百年后的明朝嘉靖年间,兴化人宗臣受施氏后人所托,将之公印天下。

回复1

  • 比利鹏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所以啊,水浒里面的人物和场景为什么那么真实?因为他们可能就来自真实,名是宋朝那些盗匪的名字,但是事很可能是张士诚手下那批人的事情。
    水浒里面的梁山好汉们为什么戾气那么重?其实戾气重的不是梁山好汉,是作者施耐庵本人,细读水浒,隐隐然觉得作者有一口怨气难以抒发,全部寄托在书里了。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