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美国经济学家眼里,中国的“不平衡”不可思议

  • 柳州海盗旗 天生玄鸟降而生商
    “东北经济以往是以重工业的模式为主导,当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到了以服务性,尤其是现在讲供给侧改革的时候,不再依赖重工业的发展,那么那个地区的经济很正常的就会变得很困难。”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东北的衰落,恰恰就是东北重工业跟不上时代发展造成的。
    中国年产销量上百万的汽车城,柳州,广州,重庆,上海,北京。没有一个在东北,不要忘记,当年中国第一个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可是在东北长春。沈飞是中国第一个战斗机制造厂,但是歼10,歼20连续2个重点项目,沈飞都败给了成飞。红旗,这好的汽车品牌,现在也是砸在了东北人手里。
    所以东北经济的问题不是东北重工业太多,反而是东北重工业发展落后造成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全中国一半的汽车是东北制造的,全中国最好的战斗机是东北制造的,东北还会是经济衰落的地方吗?东北要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振兴东北的重工业,再造一个工业东北是唯一的出路。

回复10

  • 我个人倒是认为现在的东北不一定要非发展重工业,首先这个时代的东西是一步差,步步差,人家其他地方的重工轻工已经形成规模了,你东北想着砸重金重新把别省的吸引过来,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另外中国东北离毛子太近,毛子虽然现在不咋滴,但是他们的重工基本上是能自给自足,你东北搞重工产品往哪销?往东南亚,你们没南方的地利,往中亚人家还不如直接建西部省了上千公里的运费,另外真要是把重金打造的东西都集中到东北,边上的朝鲜现在一直不安稳,谁也不敢担那个风险。其实东北的青山绿水好风光一直是中国的一大瑰宝关外风情,守着金山银山不好好开发,结果东北人全国各地跑别的省办民宿,办旅行社,尤其是冬季的东北雪国,全世界有这么大规模的也没几家了吧?东北现在的问题是首要先靠旅游业吸引人潮,构成聚集效应,和云贵相比东北的天然禀赋貌似不差吧!以后的时代中国人温饱问题不大了,后面就是想着咋过的舒坦,餐饮和旅游服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以后这些行业可不是你开个店,组个团就能把钱赚的哪种路边摊,廉价团的行业了。你只要能吸引人,让顾客甘心情愿掏钱不是啥难事。好山好水就是东北人最大的宝藏,把每年大夏天跑新马泰挤得一身臭汗的人吸引一部分到东北避暑估计都能让东北赚的合不拢嘴,冬季的雪上冰上项目对于很多南方从出生一来就没见过雪的人来讲也蛮有吸引力的吧!人多了再考虑构建朝鲜毛子的货物集散地,有了口碑自然而然到时候会有厂家回来这边建厂,东北现在发展最大的困境估计是缺人,自己本来就是地广人稀,不想法把中国其他人多的省的人吸引来,很多东北人又外流,人少自然很多事就办不成。
  • 一个你都玩不好还想玩一堆?现在还是这个思维,注定破败。
  •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要发展重工业,需要人。但是如果轻工业不发达人(多数是男性)在哪呆不住。因为他老婆没工作。生活质量比较低。除非重工业人富裕到不在乎老婆的工作和生活。
    就想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 钢铁厂附近会建纺织厂。
  • 东北的根本问题是人!原因正如最初几个经济特区中发展最差的汕头.....
  • HP
    为了结论拿片面的数据作证,你这种文风很网易
  • 你这数据是不是有点问题? 长春有一汽在,汽车产量不会低,2016年也是全国前五,200多万辆;而沈阳有华晨、通用北盛等,加起来产量超过100万,在全国城市里前10应该没问题。东三省的汽车产量比例相比人口比例,其实并不低。
  • 麻省剑桥牛津街 这家伙什么鬼,什么都没留下
    同意解决办法,但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在于人口流失,而原因又有三点:1.华北和沿海超级城市的出现;2.东北人口构成本身不稳定,许多人其实历史上是外来人口;3.东北消费和薪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面对同样的工作、更好的气候和更高的薪水,高质量人才只会走不会留。而人才水平下降又导致发展落后,发展落后又招致各种恶名,然后再把问题归到体制僵化上,然后相关行业因为有了这样的名声更不可能留得住人才,形成恶性循环。
    因为人才流失导致的人才缺乏,人才缺乏导致了水平下降,行业水平下降又进一步导致招不到人才和人才外流。
    不要想了,这就是死局,除非能够树立一个标杆,否则悲观点说,你说的这些企业可能十几年之后就不存在了。
  • 东北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不平衡诱发的(以重工业为主,服务业和零售行业很小),流动性差为主要原因的问题,本来在国内通过交通和地域互补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资本和人力在京津就被留住了,东北就相当于自己玩自己的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中间的福建江西位置绝对好但是经济相对差也是一个道理,不过东北四个方向只有一个方向通往内地,卡得比较突出就显得比较突出。
  • 沈飞 也不能说完全败给了成飞。现在的主力飞机中, J11,J15, J16 都是沈飞的产品。只是沈飞的飞机山寨味道太浓,技术给人保守的感觉。不知道是他本身的问题,还是上级主管故意给 沈飞 成飞 做的分工。
  • 我自己体会到在南方100万能建好的工程成本,紧就成本来说东北100万打不住,收益率和回报率肯定下降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