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有个全国领先的轻工业园

  • 你说的不对,辽源的袜业实际情况就是靠政府补助在吃饭,如果你和几家厂的老板聊一下你就会明白,他们真正赚的就是政府的钱,而不是订单的钱。市场经济当然也会产生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市场毕竟会做出自我修复,政府主导的经济也会做出调整,比如现在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在变相的去产能,但是这毕竟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等少数几个行业,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政府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来精准定位和改革,说白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存在一个发改委来管控,所以这就必须要依靠市场的手段和力量来进行调节。而且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很多区域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带,产业集群,这些好不容易建立的产业集群如果因为某些地区的政府的投入而消失的话不得不说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毕竟这是30多年的一个积累,很多的西方国家就是因为去工业化现在经济陷入僵局而追悔莫及,广东的腾笼换鸟有没有成功也只得商榷,请你不要站在地域的角度而是站在全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回复1

  • 您说的真是太可笑了。辽源棉袜企业如果真的是靠政府补助,敢问这政府补助了几年,多少钱?人家当地的企业从辽源政府为棉袜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之前就有,到现在超过了12年了,合着就是靠着政府补助啊,看来辽源还真是有钱,能给越来越多的棉袜企业补贴,还能补十多年,当地政府预算够不,没把经济给拖垮吧。产能过剩靠市场经济调节?您这招跟谁学的?您能举出任何一个真实的市场下,所有经济信息都能被任何一个经营者掌握理想情况吗?经济危机的根源本身就是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我国正是因为很多经济措施都是有所计划,进行管控才没有出现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危机。到您这,市场经济又成了灵丹妙药了。估计你和前苏联、菲律宾、海地、巴西那些搞完全市场经济的政客可以成为知音,不过其他人信不信就另说了。最后,您这很多地区的产业集群,换成您最喜欢提的钢铁行业怎么样,来解释下现在国家关停规模下的钢铁厂的措施吧,这可比棉袜产业规模大多了,而且有些钢铁厂本身规模和技术实力就很强的,比如济钢,不如咱们讨论下济钢关停对于济南周围相关的钢铁产业集群造成的影响,怎么样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