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年前中国与俄罗斯割席……想想都后怕

  • 本帖确实视角独特,好文啊。一开始没看出味道,差一点就不看了,没想到坚持多看了两段后,越看越有滋有味……
    【比如,在沙皇俄国时期,中国大片领土曾被其占领,这是中国近代史之痛;然而,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革命和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支持,清朝解体后的中国能不能重新实现国家统一,要打上一个打问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如果没有当时苏联给中国提供的156个工业项目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中国的工业化没有那么容易推进。】
    ——这一段,我在年前东北自驾游历“张鼓峰事件纪念馆”时候就得出了类似的想法:《瑷珲条约》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也给中国的新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至于156个项目的历史意义【即使合同被撕毁而未能完成】现在看来,怎么评价都为过……

回复6

  • 有些人大喊大叫支持乌克兰,揪住历史上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问题不放,可不是出于什么爱国情怀或帮乌克兰说话,而是要挑拨中俄关系,抹黑国家外交。他们有些人是蠢,更多人是坏。好在决策者高瞻远瞩,坚定与俄罗斯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没上这些人的当,才有现在的主动地位。
  • 山猫龙空版本 不是发财的事儿别找我私信,忙着呢。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听到一位来中国访学的乌克兰学者坦言: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那将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之时。乌克兰内部并不是没有人懂得乌克兰不可以加入北约的道理,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乌克兰却一直在为加入北约而努力,美国也一直在以此为饵对之引诱。”

    本文作者没去过乌克兰。
    乌克兰是一直在为加入欧盟而努力,就是因为全苏联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在乌克兰,而苏联解体后原本的制造业产业链断裂,大批大学毕业生丧失工作,他们幻想自己可以自由的去欧盟打工——就像英国在脱欧前体力劳动者多为罗马尼亚人。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等,都是丧权辱国的……
    但是,从历史长河来看,自秦汉以来,大中华开疆拓土也并不少,只不过鼎盛元、清之后又丧失了很多……
    当下的各国疆域,是基于《雅尔塔协议》以及后殖民时代基本结束之后形成的,但仍然是在不断变化中……
    人类历史,迄今仍然遵循“丛林法则”,最终还是需要从“实力和地位”出发来解决国家间的各种纷争……
  • 漏了一个字:怎么评价都 不 为过……
  • 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算是新中国工业有如今成就的第一个馒头,虽然它只是半个馒头。
  •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是割地赔款还是革命胜利,都是如此。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