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光刻胶不难,是小众产业,算圆珠笔钢这些。没大订单或是国家补贴前提下,资本是不愿研发的。国内有些小公司也在做,不过是买的日本二手设备,外加缝缝补补维持产能,产品落伍社会高端需求十年以上。顺带说下,光刻胶各企业需求不一样,市场细分的厉害,一般大厂根据自己工艺选择不同的胶体,这业务基本是上下游一体化的
           
    跟芯片相关的辅料产品有百十种,像蚀刻气体市场规模也不比光刻胶小。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就拿光刻胶来说事,不说蚀刻气体,是不是因为我国是全球蚀刻气体市场主要供应商。这些辅料都是小众市场

回复1

  • 半导体特种气体的国产化情况也只是比光刻胶稍好,“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较低,2020年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例如集成电路生产用的电子特气,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品种,所占国内市场份额仅为12%。预计2025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25%。”
    这些半导体原材料,难度是非常高的,因为要求超高纯度,还要保证批次之间的高度一致性,需要长期摸索、经验积累、精细控制生产过程,才能把纯度一点一点地提升,否则连纯度不达标的问题出在哪儿都找不到。
    就好比多晶硅,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6个9以上)产量早已占全球90%,但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9个9以上)的国产化率非常低,直到近几年才开始突破。硅片成本占芯片原料成本的一半,是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市场。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