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吗?观网读者:工业化推动世俗化

  • 直心少年 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在负重前行!
    许多人认为有钱=财富=经济基础,就可以改变上层建筑了,其实是种错误认识。

    他们忘了初中政治课上所教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总结出的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生变化,而生产关系没有相应的改变,这样的生产关系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就产生变革。变革之后,寻求到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此时,生产关系则对生产力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社会文明便会进步!

    看过李希光教授的文章(此文摘编得厉害,很多实质性内容应该都没有刊出。如果不是保密原因,希望观网有机会能登载更多相关内容),就会了解文中当地人所说“俾路支仍然是封闭的封建社会”的意义。其实不光巴基斯坦是如此(巴国内的政治世家布托及谢里夫家族都是大地主),整个YSL世界(包括最富裕的海湾国家,以及号称YSL世界工业化最先进的土耳其及伊朗的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地方仍旧属于封建部落社会,以至于处于前现代的意识形态能在这些地区畅行无阻,甚至经常压过了少数更开放的工业化城市地区。

    而中国帮助巴铁工业化,除了开辟西部新通道及维持南亚平衡战略的目的外,未尝没有希望小巴国内能够利用生产力提高产生的内源性变革动力,催生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社会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新上层建筑,并最终推动变革YSL世界的发展方向(就像当初资本主义兴起之后基督教的变革和英国工业革命后大地主转变身份一样)。

    其实在遭受西方百多年来的欺凌之时,YSL世界内部的有识之士也始终没有停止这种尝试,然而种种变革的努力都由于自身力量的太弱而遭内外阻力的打断。当然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历史进程的发展难免出现反复,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直不断地螺旋式发展着麽?然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回复1

  • 你的观点大部分我认同,然而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帮助他们进入工业化社会,我们没有必要这么伟大。我们只需要在他们的地盘建立一定甚至是有限的工业化生产关系,向他们展示一下工业化时代的优越性,至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前后工业化之间的问题,与我们何干,我们是去带领大家一起赚钱,又不是去输出阶级斗争的,我们不去学美帝,也不应去学苏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