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走了,但留下了三个谜团

  • OvO草有毒 我思故我在
    君权、国威不是绝对的。

    士兵是人,军头也是人,是人就有感受,就有耐受度,就算平时有再多的国威,但是后勤供不上——特别是有意不供,反而让部队去执行没有物资支持的自杀性任务,就不能抑制士兵心里会有猜疑和否定,而那样的事越来越多之后,士兵的爱国情绪就会慢慢消失,对国威就会慢慢的越来越不在乎,国威是存在于士兵心里的自我约束力,而不是当权者手里的那杆旗。
    想想李隆基的逃亡兵变,唐朝不大吗?唐军人不多吗?为什么士兵一定要唐玄宗治死杨氏呢?

回复1

  • 云湄 茶余奋笔闲策 言笑经纬纵横
    再补充分析一点核心问题:这次事件不是极端爱国主义的忠诚问题,是忠诚度最后卡住了叛乱。
    而是军队体制矛盾和领导权旁落的问题。
    雇佣兵和正规军的体制矛盾,表现在薪饷、后勤保障、作战士气、攀比心态等等各种问题上;体制就不一样,一边高薪一边低薪,不患寡,患不均。甚至很可能原本战斗力差别并不大的,一边来个高薪激励,战斗力对比差距恶性循环。战果和声誉上主次倒置。
    也不是说就不能建设特种精英部队了。既然有高激励机制下的精英部队(还是私人雇佣性质就更特殊了),那领导权要毫无问题妥妥的,不说学古代来个全家质押,最少也得有个什么质押或者无比放心的理由或者双领导督察机制,不至于最后在外面搞成尾大不掉,削权又不讲究方法(最少学学历史请回莫斯科吃大餐授勋的时候杯酒削啊),最后造成危局,其实还是有各种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参考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