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0条
-
经过训练的人才是有效的生产要素
-
印度应该是唯一能够威胁中国制造地位的大国,不是30年后,应该是3年后,我的理由如下:
1、印度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在人均耕地上高于中国,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的。
2、英国殖民200多年时间,在印度留下了强有力的工业基础,使得印度发展工业发展得天独厚。
3、一般来说,新大国的崛起势必会受到老牌大国的打压,这点在我国发展期间就可以看出,但是印度
没有收到任何阻碍。
4、人口结构更加年轻的印度,那是更加具备人口红利和人口发展优势。
5、印度教的魅力,印度教一直宣传,贫穷是福气,是修行,要享受贫穷,这样可以减少内耗。 -
个人补充观点。
劳动力永远只是制造业的其中一块砖,而制造业这栋房子不是靠一块砖就能建起来的。
那些傻不拉几的家伙,不是傻就是坏,真能靠着劳动力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大清就不会亡了。 -
每当看到这种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我就知道会有数据帝打脸。
看到印度外国人多,能一步步联想到中国制造会被取代,这样的想象力比鲁迅先生著名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还厉害~~ -
讲一个非常关键的,只要认真查查数据就能发现的问题,那就是印度没有30年了,按照现有的人口数据和发展趋势,印度最近几年之内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大概15年后劳动力供应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消失。
-
对印度保持战略警惕也是必要——就拿灯塔工厂来说,新增的11家灯塔工厂中,中国4家,印度3家(虽然Mondelez貌似是美国资本,但西普拉CIPLA、雷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这两家药企还是厉害的)。
-
老实说,对于常规批量工业产品,完全可以由国家建立统生产基地,采用机器人常年无休的生产出来保障基本生活物资所需,这个时候真的不需要什么的产业工人了。
大量无业人员(不仅局限于青年)只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动乱的祸源。
绝大多数第三产业的活动中并没有创造出实体财富,更类似服务业从业人员参加一种货币大规模、持久的交换的游戏,来避免这些人员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
当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发展和广泛应用起来,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对国家的发展的贡献就变小了。若能利用机器人来实体财富的充盈,通过政府有效合理分配,合理的控制人口数量也可以让人民过上更加丰饶的生活,远比什么靠堆人的模式来实现那种不够坚实的繁荣强吧 -
大哥,按你的机器人自动化理论,日本、美国早就碾压中国的制造业了。
-
0-20年龄段的能有50%大专以上入学率就不错
,而且产业越升级需要的就业人员就越少。
印度人多不是优势,但是产业升级对国内大部分人口也不是优势。
技术发展制造业科技水平提升,就业人口就越往精英人群集中。
问题是精英也是内因加外因构成的。没有智力这个内因成不了精英。而大部分人往往缺乏这个因素 -
牛,用事实数据说话才是有意义的发言!
热点
- 1 华人学者遭突击搜查失联 22.5万
- 2 清明又见豪华殡葬品 5.9万
- 3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6.1万
- 4 用爱和尊重养出个自私娃 11.9万
- 5 看了对岸一些人的演讲 17.9万
- 6 中国遭贸易调查数量翻倍 9.2万
- 7 炊事班背全身装备做饭? 14.9万
- 8 有人为韩剧回归制造舆论 13.6万
- 9 强奸罪实践中的定罪标准 6.2万
- 10 美防长在硫磺岛羞辱美军 14.2万
站务
-
“风闻315离了个大谱用户口碑半月报”新鲜出炉!风闻消费者都在吐槽什么?
在3月这个充满维权热度的月份里,我们精心策划并接连推出了“智驾车主的315”“谁是旅游刺客”“风闻315”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积极参与,大家纷......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一地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你怎么看... 评论 132 赞 7
-
2没必要把小米su7的事故跟智驾强关联 评论 100 赞 30
-
3陈平:如何打垮美元霸权? 评论 87 赞 40
-
4蜀国最明智的战略选择,就是休养生息富国强... 评论 83 赞 2
-
5特朗普祭出关税“大杀器”,他将永远被钉在... 评论 56 赞 17
-
6成都一女子小区电梯内被狗咬伤,犬主虽拴绳... 评论 56 赞 0
-
7一位印度人对西方“亲华”人士涉华言论的观... 评论 56 赞 76
-
8川普的关税大战具体图,大家看看结果怎么发... 评论 53 赞 2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的52%,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达到了322台,已经仅次于韩国、新加坡、日本和德国,排名世界第5位。
全球114家“灯塔工厂”,有42家位于中国,占比超过三成。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灯塔工厂”的国家。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随着工业4.0的高速发展,无人工厂将越来越多,廉价劳动力将彻底失去竞争优势,留给发展中国家的时间窗口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数据分析,全是作者的主观臆断。
事实是,中美贸易战后,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2017年,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34603亿美元和3982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印度的8.7倍。
2021年,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48658亿美元和4465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印度的10.9倍。
短短四年间,两国制造业的差距扩大了25.3%,印度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