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这位先森,文中诸位网友的反对意见,包括我自己,这都不是“嘲笑”,这恰恰是给这个同学一记“棒头喝”,促其猛然醒悟、要认清现实。
这是第一个社会现实的逻辑推理,你可以这么去理解这其中的层层逻辑:
(1)他这种家庭收入,就如同你说的那样,这种收入情况在国内已经非常罕见了,即使父母到三线县城里打工,收入恐怕都不会如此,这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的家乡,是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家里的劳动力有很大可能生活在四五线县城之下的小镇、甚至在农村。
(2)承上推理,如果这位学生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教育资源想都不用想,是非常的有限。
中国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的教育资源的“贫富差距”,在这里不用赘述,在发达地区,一个高中班级80以上都是重点大学、十几二十个考到清北,这种现象不算稀奇,要是在贫穷地方,一个县城能出一两个“清北”的学子,则是大新闻,这一点,是社会现实。
你咂摸一下,你觉这位提问的学生,会有多大的学习能耐?他能考到什么样的学校?
(3)这位提问的学生,留学的思维动机模糊且“幼稚”。
OK,退一步讲,他这家庭情况,他想要出去“长见识”,北上广深的“灯红酒绿”,足矣让其震撼、甚至是迷失,所以,从其提问的思维去推理,他的潜意识,居然停留在“便宜的国外”,你觉得这种高中教育,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4)习主席以前在关于农村富平工作上就强调过,农村扶贫工作不好做,扶贫难,解决思想贫困更难。
有时候,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真正差距,是在思想认识上的贫困。
他这种家庭情况,最好的办法,个人觉得,就是先认真读书,家庭父母勒紧裤腰带,他要争取考上985/211,进而考研(PS:如果没有奖学金,他家这种情况,连本科学费生活费都是问题,更不用说考研,读研的费用,专业不同,收费差距很大,即便是最便宜的专业,他这种情况家里也是承担不起),毕业后争取找个好工作,认真工作赚钱,解决家庭贫困是第一要素、这也是他家的主要矛盾。
他要是真的热爱学习,工作多年以后去国外进修,不管是自费还是公派,这才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在这里“幻想着”到便宜的国家留学。
OK,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位学生的逻辑推理。我这样详细的分解,你这下能明白我为什么对其会有这样的判断了吗?
热点
- 1 世界还是低估了印度 17.2万
- 2 首发体验小米YU7 5.3万
- 3 家委会是干嘛的 3.6万
- 4 促进消费与税制改革 4万
- 5 统一之后如何治理台湾 12.5万
- 6 极客湾测评玄戒O1 6.7万
- 7 玄戒是不是“诈欺”? 9.7万
- 8 外甥女在德国生了3孩子 9.2万
- 9 关于银行存取款那点事 11万
- 10 俄美放弃预警机中国机遇 20.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这些宝藏旅行地火了!风闻“旅行实验室”获奖文章名单新鲜出炉~
五一旅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虽已渐渐退去,但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记忆依旧熠熠生辉。在本次“风闻五一旅行实验室”活动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宝藏地点,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评论 606 赞 27
-
2我一直也是这个意见,中国舆论太轻视印度了 评论 265 赞 29
-
3特朗普的这个毒招更加险恶,远超贸易战! 评论 130 赞 9
-
4重视印度的表现不是和他们“和稀泥” 评论 112 赞 226
-
5韩前外长反问中国学生,“你希望中国成为什... 评论 82 赞 19
-
6小米: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评论 74 赞 11
-
7父慈子孝!驻韩美军开放日“感人一幕” 评论 69 赞 79
-
8印度不理解向中国示弱的好处 评论 63 赞 39
他的提问确实“稚嫩”,谁不是从“稚嫩”走过来的,谁能一出生就拿到博士学位。并且,公费留学很多,基本可以覆盖所有支出,怎么就不体谅家庭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