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带4孩坐高铁要补3张票 9.9万
- 2 日本扩张野心从未断绝 17.2万
- 3 特朗普大豆滞销帮帮我们 11.3万
- 4 中国人身高暴涨因吃肉? 12.2万
- 5 专家称中国人不精于消费 2.6万
- 6 印巴两国到底谁在撒谎? 11.2万
- 7 红军城大决战正式开始? 6.4万
- 8 每天花30块假装上班 5.1万
- 9 广州申办世界杯靠谱么? 3.4万
- 10 消费占比过低是假命题 1.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新华社这个评论,振聋发聩! 评论 209 赞 24
-
2你是否支持高铁全面去泡面化? 评论 199 赞 5
-
3中国汽车需要印度市场,技术转让的阀门,可... 评论 160 赞 5
-
4小日本如果忘记历史,那它就等着再次被中国... 评论 125 赞 56
-
5关于养老金的“奇谈怪论” 评论 95 赞 31
-
6四川一高校宿舍收空调租赁费,单个宿舍四年... 评论 84 赞 1
-
7抄袭歼-36?美国海军六代机终于露真容,... 评论 77 赞 23
-
8俄乌战争即将迎来大结局! 评论 73 赞 11
此文章已被删除回复7条
我觉得评判一部作品的水平或价值,最客观的方法就是过十年后还有人看或者记得吗?从这个角度看,你说再等十年真的蛮有道理。
高中那会,王菲的歌还算流行,但是香港流行无非跟风欧美流行(或许只是部分人这么认为的?),那时候欧美流行刚好能通过网络比较廉价的获得,所以放着一手的流行不去追犯得着去看二手的么。
可能比我早一点的年代金庸的书被当作洪水猛兽。我大舅家就是把武侠类的直接藏起来。到我自己去找书看的时候,老师看到我们买武侠科幻杂志看也不过是要求不要上课看,而不是像我小时候听表哥说过的那样直接当堂撕书。
文学作品嘛,绝大多数只不过是时代的产物。这类作品,也就同时代的人看看不错,并不适合其他时代的。
为什么我读书的时候没人拿金庸的国学素养说事呢?零几年印刷业大发展(反正我是这么感觉的),《论语》《老子》等等一系列的经典都是几块钱一本。我们作为学生用自己的钱就能买一套二十四史(合买)。三言二拍(我的是三拍,收了后来北大整理的),金瓶梅(初中买了看了,差评)等等带点情色的古典作品都能初高中就买来看,根本就不缺现代的国学素养的小说。看完《水浒传》感觉不爽,然后找了《水浒后传》的爽文(按照现在观点来看)。
金庸的国学素养比我高,那又如何?几百年前的先辈们写的小说,还能流传下来,其中的xx素养难道比不上他的作品?所以很抱歉,作为求学于世纪之交的八十后,金庸的书没时间去看也就是很自然的事。至于大师的称号,那么多作品能够流传几百年的作者都没被誉为大师呢。
后来我读大学的时候探究了下,发现我们那一代真的算比较幸运的。那时候出版的古典经典中有诸如《唐诗》《宋词》这样的砖头一样厚的,我在图书馆看到同款的——1978(79)年出版的。中间二十多年没再版,仅仅世纪之交再版了。我想任何一个初高中生,如果像我那样看到过一墙一墙的无所不包的我们的先辈的传世经典的时候,恐怕是难以对现在的某些大师的国学素养(不管有没有)产生点什么惊叹的情绪的。
内地经济的发展,内定的青年就从仰视某些文化变成平视某些文化,不是很正常的么。小学时候一早年拉壮丁去台湾省的族亲回来看看都能被热议很久,主要是比较下生活水平差异什么的。现在呢?一年多没停电的我惊诧的看到前段时间台湾省停电停水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