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拯救印度的要么是洛克菲勒,要么是毛泽东”

回复6

  • 就因为世界第一的耕地,没有足够大量的吃不饱饭的人民,革命的土壤一直是半生不熟的。纵有润之志,也难有燎原势!
  •        毛泽东之前的中国几乎就是印度现在这个样子,例如北洋政府。这种局面印度人能够安然接受,但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革命基因,让中国人普遍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比如同样是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这在印度不是大问题,而在中国不仅仅是挨饿的人天经地义的要造反、连其他的社会阶层乃至部分精英阶层也不能接受,会同情支持他们的行动,然后去寻求途径去改变现状、去实现中国人千百年的太平盛世、大同世界的梦想,比如当初的毛、周、邓等人的家境都不差,吃饱饭不成问题,但他们却依然去参加了革命!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民为邦本、载舟覆舟“思想的一脉相传!
          还有一条就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几千年的宗主国地位、华夷之辩在中国人各阶层种下了“天朝上国”的概念,也就是在外敌面前我不能比你差、不是第一就是耻辱,这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中国能够凝聚民族意识,立志改变民族地位和面貌,这使得中国精英对西方有一种平视和冷静,而不是完全的相信和照搬!
         而中国能够有这个文化,又要从孔子、秦始皇、陈胜吴广。。。。孙中山等一系列沿袭下来的思想和实践中才能产生!这是产生毛泽东的前提。印度没有这个传统文化、西方也没有。
        
  • 嘴里跑高铁 理中客,不存在的,不过是阶级利益罢了。
    或者说,这现在半封建半工业化社会的状态下,印度不是没有毛,印共马列能执政党,毛主义也有有机会,然而,印度民族整体都觉得能继续裱糊,绝大部分人是不买账的。
  • 毛泽东是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伟人,没有中华文明就不会有毛泽东!
    因为中国出了毛泽东,中国才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 嘴里跑高铁 理中客,不存在的,不过是阶级利益罢了。
    大英帝国留给印度一套裱糊裱糊能够糊弄过的去的基础,不管是甘地、尼赫鲁,还是辛格、莫迪,都和李鸿章一样,是一个能够维持住现状的裱糊匠。一套独立的政府,能够在明面上不做半殖民地,但是土地制度却保持这半封建社会状态,导致国家维持着半工业化状态,即无动力,也无“必要”搞社会革命。
    中国,民国时代真的是被逼到要亡国灭种了。
  • 沙田大围高柏飞 先一代的开山怪。
    因为华夏文明自身的运行方式一定会出来毛主席这样的伟人。
    ——“伟”字的字根“韋”在甲骨文图像中描绘的场景是“围住中心运转”。
    伟人,即人民围住了他运转起来的那个中心。
    伟人之伟,是位于中心的个体与围住他运转的所有人民一起完成的。
    三锅,没有这种人民,也没有这种个体。以后也不会有。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