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了不到30年的电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 想当年,1983年,我们全村人的集体收入,3000元,购买了此电视,日立21寸彩电!指定专人放,专人管;从此,此人走上了吃香喝辣的幸福生活;全组一个十个队,每个队轮一星期,队里好吃好喝侍候;另外,具体到哪个村放,全靠“专人”脸色;因为太过“高级”,且太过金贵,凡人想看它一眼,距离至少5米开外,好在那时候近视眼特少,人人都有好视力,晚上打开播放的时候,21寸的电视,20米都能看清楚。
    我那时候上小学四年级,为了每晚看动物世界,大西洋海底下的人,每天放学,都是一路飞奔回家,饭都不吃,先做完作业,然后拿凳子占位,此时,已经离电视机10米开外了,哈。

    最惨的是雨天, 第一件事,是给电视挡雨,真有人义务站在旁边当雷锋啊。

    后来,有木匠义务做了一个箱子,电视放在里面放,不怕雨了。

回复3

  • 这些都是火热的生活,哈哈哈…………
  • 年代应该有问题,83年家庭买电视机的还很少,基本全是12寸的,我父母所在的某不缺钱的几千人的大型军工单位才买了一个14寸还是18寸黑白的,当时市场上应该还没有彩电,更不要说21寸了,估计你说的是90年以后的事儿了。我家第二个电视机就是90年左右买的,长虹18寸彩色,当时都要2千多,这都还是托关系买的,当时日立可比长虹贵得多了,何况你那还是21寸的,不可能才3000元。
  • 已注销用户 SHENZHEN FASHION WEEK
    这个牌子的电视,有不同的型号,这型号的换台按钮是竖着的,还有按钮是横着的等等,当时的价格是大好几千,当时深圳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如此!
    而且,这类彩电,还要搭配专门的“电视稳压器”才行,目的就是怕电压不稳造成电视机的损坏,当时稳压器的购买也有讲究,国产的不行,还是要买去香港货。当然了,给电视机配上木质的箱子柜,这是当然的,相比较电视机的价格,柜子的价格不值一提。
    这类日立的电视,当年在华强北非常的吃消,如果家里有香港亲戚的,那就更方便了,那边的型号货型不一样,价格更贵,有些人就会稍亲戚去香港拿货,然后再拿到华强北来卖,一转手就是暴利,这种赚差价的方式,我小时候还印象很深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