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条
-
什么样的教育最失败?
身心不健康是头等大事。
几年前一个北大留美学生与父母断绝关系,万言控诉父母控制欲太强,只把他当工具人。也许我们的教育都太喜欢控制与驯服吧。其实看下来,父母和子女都有问题——心理疾病。双方都有些神经质。
看过太多的新闻,孩子因为不满父母或老师的管教留下一句话就跳楼,而各类青少年弑亲案则是对功利教育的反噬。
家长们把孩子逼得太紧的同时也把自己逼得太紧。在一个不把人当人看的环境,无论学历高低,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
望子成龙的父母和老师们,在现代社会,身心健康远比“成功”重要,把孩子当“人”看。 -
对,竞争永远存在 没错。但考试筛选的指挥棒,决定了教育塑造出怎么样的人。至少不应该普遍培养出厌恶知识、厌恶求真、自私虚伪、没有进取心、不知社会责任感为何物、价值观极其狭隘 只知道追求物质金钱的人吧。
热点
- 1 饶毅预言 诺贝尔奖 2.9万
- 2 美国家庭的耗电 7万
- 3 稀土精炼技术 9.3万
- 4 上门通马桶服务 5.2万
- 5 特朗普无诺贝尔和平奖 15.9万
- 6 台湾餐饮服务员薪资待遇 6.7万
- 7 西式教育的巨大短板 7.6万
- 8 中国科学家要到国际上卷 5.6万
- 9 看守所比监狱都难熬 9.4万
- 10 《沉默的荣耀》火到台湾 22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小米SU7 Ultra事故,这门又打不开... 评论 240 赞 47
-
2唉,35万呐,不知道说什么好…… 评论 91 赞 11
-
3惊动外交部!“巴基斯坦背刺中国”谣言的背... 评论 83 赞 78
-
4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是对台态度的一个重要... 评论 80 赞 121
-
5一边求稀土,一边抢芯片,荷兰冻结中企百亿... 评论 72 赞 9
-
6上热搜!“为人民服务”遭故意破坏!戈壁滩... 评论 53 赞 49
-
8成都小米SU7事故现场救援车主:车门看上... 评论 44 赞 7
1、所有的生物之间都是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只有竞争才能使物种进步。你看那些美丽的花,不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内卷的结果么?
2、可能有一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的绝大部分工作后,人类在这个层面的竞争才会停止,转换到另外的层面。
3、绝大部分家庭,糊口不容易。下班后很多人还要开滴滴。崇高的追求,可能大家都有,只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放下滴滴的方向盘去环游世界。
4、学文科的,很容易自视高人一等,我自己也是。问题在于,可能有的人追求的就是有钱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追求的就是完工之后可以酩酊大醉一场,有的人追求的就是炫富。这就是他们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了。人不能以自身的精神世界去衡量别人的精神世界。
5、是否有追求,不一定是教育的问题。我每年见数百个本二~本一线的学生。几乎所有考不上本科线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这样的结果真不一定是语、数、英以及老师的教法造成的,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您自己也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不会变成这样,因为您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假想,一样的教育,但是您孩子没有您的陪伴,而是文化、见识比您低很多的父母,他们会怎样?
6、换个教育方式是否会好?不会。您可以去看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讲的是中国老师把应试教育带去英国的故事。你看看英国本土的教学方法,真好呀,不讲究文法,讲究理解、思辨。但是教出来的孩子怎样?差生还是差生,而且整体的精神面貌比中国的差生还差好远。
7、大家都是工具人,都是可以被替换的,都是需要内卷的。有再崇高的理想,都得认清这样的现实。就好比动物园的狮子被换成了另外一只,观众看得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