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条
-
什么样的教育最失败?
身心不健康是头等大事。
几年前一个北大留美学生与父母断绝关系,万言控诉父母控制欲太强,只把他当工具人。也许我们的教育都太喜欢控制与驯服吧。其实看下来,父母和子女都有问题——心理疾病。双方都有些神经质。
看过太多的新闻,孩子因为不满父母或老师的管教留下一句话就跳楼,而各类青少年弑亲案则是对功利教育的反噬。
家长们把孩子逼得太紧的同时也把自己逼得太紧。在一个不把人当人看的环境,无论学历高低,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
望子成龙的父母和老师们,在现代社会,身心健康远比“成功”重要,把孩子当“人”看。 -
对,竞争永远存在 没错。但考试筛选的指挥棒,决定了教育塑造出怎么样的人。至少不应该普遍培养出厌恶知识、厌恶求真、自私虚伪、没有进取心、不知社会责任感为何物、价值观极其狭隘 只知道追求物质金钱的人吧。
热点
- 1 回旋镖打到了德国身上 14.7万
- 2 65岁老爷子想换电车 4万
- 3 AI发达了码字人怎么办 3.7万
- 4 加反击对美加25%关税 5.6万
- 5 特朗普 美国司法系统 4.6万
- 6 越南的技术选择灾难 11.9万
- 7 GDP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6.2万
- 8 回家过年4天后 11.6万
- 9 中国游客春节涌入日本 8.2万
- 10 生肖改革 4.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他崩溃了:不去美国旅行,不买美国产品! 评论 120 赞 92
-
2我是15年军龄的某军区特战大队成员,看了... 评论 103 赞 78
-
4近来“斯普特尼克时刻”有点多 评论 83 赞 100
-
5如何看待《蛟龙行动》总制片说,绝不撤档,... 评论 58 赞 3
-
6年后走亲戚,两家农村孩子已经大学毕业,正... 评论 58 赞 8
-
7独家专访于冬:为什么不撤档?为什么对打一... 评论 48 赞 5
1、所有的生物之间都是激烈的竞争和内卷,只有竞争才能使物种进步。你看那些美丽的花,不都是为了繁衍后代内卷的结果么?
2、可能有一天,机器能够替代人类的绝大部分工作后,人类在这个层面的竞争才会停止,转换到另外的层面。
3、绝大部分家庭,糊口不容易。下班后很多人还要开滴滴。崇高的追求,可能大家都有,只是绝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放下滴滴的方向盘去环游世界。
4、学文科的,很容易自视高人一等,我自己也是。问题在于,可能有的人追求的就是有钱能够养家糊口,有的人追求的就是完工之后可以酩酊大醉一场,有的人追求的就是炫富。这就是他们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了。人不能以自身的精神世界去衡量别人的精神世界。
5、是否有追求,不一定是教育的问题。我每年见数百个本二~本一线的学生。几乎所有考不上本科线的孩子没有阅读习惯、没有目标、安于现状……这样的结果真不一定是语、数、英以及老师的教法造成的,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您自己也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不会变成这样,因为您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假想,一样的教育,但是您孩子没有您的陪伴,而是文化、见识比您低很多的父母,他们会怎样?
6、换个教育方式是否会好?不会。您可以去看看《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讲的是中国老师把应试教育带去英国的故事。你看看英国本土的教学方法,真好呀,不讲究文法,讲究理解、思辨。但是教出来的孩子怎样?差生还是差生,而且整体的精神面貌比中国的差生还差好远。
7、大家都是工具人,都是可以被替换的,都是需要内卷的。有再崇高的理想,都得认清这样的现实。就好比动物园的狮子被换成了另外一只,观众看得出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