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越货的孙二娘,为什么数百年来却被一些国人当‘好汉’来欣赏?”

  • 中国四大名著之所以公认为是四大名著,而不是热闹一时的武侠小说之流,就是中国四大名著阐述的内容有高度有整体有脉络,在这之内也有很多局部描写细节,有很强的故事性也有很强的文学性。如果单独的不看整体而看局部这一段描写孙二娘,确实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不能称之为“好汉”的;然而当整个社会自上之下礼仪纲常、道德法制早已崩坏,社会充斥着腐败功利(高俅之流)、强征暴敛(生辰纲),底层百姓连衣食生存都不能维系的时候,哪里还谈得上法制的伸张和实施。脱离了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来谈孙二娘的行为,自然看不明白作者表述的是什么意思。孙二娘之流是可悲的,水浒传里描述的哪个英雄其实不都是悲剧呢?没有遇到武松没上梁山之前,这些没有任何文化知识的社会底层人只能为了生存为了活的更好不择手段,而遇到有人指引就能一起上战场打方腊南征北战,说明还是能改造教育的缺的就是正确的指引,总好过太多衣食锦鲜却自甘堕落的更高社会层次的人吧,就是当代还有太多为了牟利却不择手段不听劝改的人还远不如孙二娘之辈呢!这段描述也说明了法制落实是依托在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社会治理能力,没有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进取和努力,人吃人的社会就是常态化,没有对社会动荡有深刻的认识,就不能理解水浒传传递的内涵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