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1,中国古代用天车滑轮一样很多,明白跷跷板,扁担,踩水车,水排,鼓风炉的民族怎么会不明白滑轮杠杆,只是没有总结出定理但是一样会用,就像我们也不明白火药的化学原理但是利用没问题。问题再于你明白了也不能代表你能超越生产力造出高大神庙来,中国宋元朝去中东旅行家很多,伊斯兰来中国人也多,从未说过伊斯兰有过什么高大庙宇建筑,都不如中国。
2,现象应用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总结原理之后那都是工业革命之后才体现的价值。先发现现象并投入生产力是关键,古希腊搞出那么多的原理,也没搞出什么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像中国的火药造纸术流传。
3,奥斯曼当年摧毁了整个君士坦丁堡,重建显然是另外一个故事,当年的蓝色清真寺是著名的伊斯兰建筑师修建的,17世纪生产力已经明显超越2000年前,泰姬陵,布达拉宫都是当时修的,相对高大建筑已经有办法。这些都是小的砖石块垒起来的,跟那种大柱子拉梁是完全不同的。
4,整个古代的搬运大型的都是冰面运输明白么?你要把200吨的吊上几十米的柱子根本不可能,埃及那个梁比希腊还要大得多。
5,你以为华表是吊到离地十米的地方吗?那是一头吊起来离地10厘米就行,放在车上或者冰面,然后运走,再立起来,这是符合生产力水平的,你说的什么圣德碑也是一样的。
6,我专门去看过自贡天车,人力和畜力拉,另一头是汲水的工具,一次汲取盐卤也就是几十斤而已,这是符合生产力水平的。杠杆的根本原理是你杠杆本身的强度重要要能支撑的了你的重物,你那种吊几十吨的石头,木头肯定会折断,中国古代就有滑车,一个辘轳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用牛拉辘轳作动力,有时把滑车、辘轳、与绞车统称为“辘轳”,这些东西怎么会不明白。但是中国古代能吊运的重物也就是那么重,从未有能说把几十吨的东西吊起来十多米的。你说什么罗马起重机能2.5%,你想想那个木头要多长,要承受多大的压力。那都是胡编的。
热点
- 1 央行报告 物价合理回升 1.9万
- 2 浪浪山“翻车”冤吗 5.7万
- 3 范曾疑被娇妻卷走20亿 4.8万
- 4 极端女权主义渗透高校 10.9万
- 5 女儿法庭作证 中国妈妈 6.1万
- 6 高铁全面去泡面化? 4.8万
- 7 中国汽车需要印度市场? 7.9万
- 8 小日本如果忘记历史… 5.1万
- 9 第三方劳务派遣是否取消 2.3万
- 10 带4孩坐高铁要补3张票 10.2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14岁小仙女出卖“中国妈妈”:法庭作证致... 评论 158 赞 39
-
2怎么看央行的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评论 88 赞 1
-
4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是悲哀、贫困、黑暗的... 评论 48 赞 10
-
5龅牙赵:我被DeepSeek编造史料的能... 评论 38 赞 11
-
6因为无知,所以才骂许倬云 评论 37 赞 2
-
7被残害的外交学院女生,只能自认倒霉吗? 评论 32 赞 3
-
8感觉00后普遍比90后更不热心追逐钱和社... 评论 31 赞 1
2、我说了对现象的应用跟寻求原理甚至掌握原理是两码事,否则《墨经》的绝唱既不会弥足珍贵,明末《奇器图说》的力学知识未能及时普及也不会被一鸦的李善兰那么可惜,墨经不仅提到了杠杆,还有滑轮和斜面,能从万事万物中区总结出这几种基本结构就已经是非常伟大的成果了,墨子也已经知道重也是力,掌握力学机械原理对机械制造的裨益是明末徐光启、王徵到一鸦李善兰这些接触过力学的人都感叹过的;
3、奥斯曼帝国重建了建筑,还非要说是新罗马人建的,奥斯曼人有病?况且奥斯曼人那时候也没你说的现代起重机啊;
4、说到花石纲搬运规模,你真是小瞧了古人,过去对中国古代建筑石料不熟,今天查了不少资料,还是叹为观止的,故宫的御道石,单体长达16米,宽3.17米,重有200余吨,200吨的御道石都能搬运,帕特农那跟华表差不多的柱子仅搬运不是问题;
5、新中国那次华表是用前清内务府传统方法吊运的,你还说什么平地位移,都说了吊运,还平移,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下面乌龟2、08米,上面石碑8、78米,跟华表也差不了多少,这个总得吊运上去了吧;
6、四川自贡天车就是栽木吊滑轮,大小不一,有的承重20余吨不是问题,还没用罗马那种三滑轮、五滑轮(这就跟不懂杠杆原理有关系了,不懂杠杆就不懂滑轮),所以别再说滑轮没地方挂了——《 自贡天车的建造技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