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原因,找到了!

  • 那我来说说你犯的4个错误吧。
    1.大气环流走向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它虽然有规律运转,但它本身不是规律,
    只是一种结果体现出来的现象。
    是地球自转+地表地形+引力潮汐的综合作用。
    所以局部气候本身就深受山脉地形的影响。
    故此你认定当前的气候形式就是其本身的固定规律,这是错误。
    以此来认证秦岭是恰逢其会,更是错误的。

    2.高空大气环流能正常经过,不代表携带雨水的积雨云能经过。
    积雨云云底高度一般约在400-l000米,虽然云层高可达6000米,
    但绝大多数积雨云顶高都在2.5千米以下。
    而秦岭山脉仅仅平均海拔就达到了2千米,
    更何况形成分界线的主脊高度,峰巅海拔能达到3767米。
    即使个别积雨云翻过秦岭,也会在爬升过程中,把携带的能降的雨都降落到了秦岭南坡上。
    而翻过秦岭的积雨云都会齐刷刷美白,乌云变成了不会下雨的白云。
    这么明显的证据,不知道你们为何视而不见?

    3.既然地球有冷纪,当然也有暖纪,暖纪时代雨水能翻过秦岭,不代表其他时期能翻过去。

    4.地球各地区虽然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区分。
    但没有山脉阻挡的地方,其分布是渐进性过渡的。
    气候带不是地上那三八线,跨过去就变成另一个世界。
    而气候和植被沿着秦岭山脉走向,
    像切蛋糕一样,分布如此泾渭分明,
    这难道还不够证明秦岭的巨大影响吗?

    如果按照你的理论,植被就应该严格遵循北纬线划分分布,或者随着气候环流路径分布。

回复1

  • 独自莫凭栏 200斤的胖子一枚,我说玉树临风,你敢信
    1,影响我国降雨的东南季风以及降雨就是大气环流,每年这么规律,还要多稳定!这个就是一影响降雨的根本原因!很好的解释即便山东靠近海即便徐州和南京相差只有310公里,中间也没有秦岭,降雨区别就是很大!种植的东西都不一样!你的秦岭只是局部原因,还是在大气前提下的局部原因!你的说法解释不了淮河一线的区别。2.强调季风是东南风由海上来,秦岭是东西向,怎么可能全挡住!!按你的说法方位上都对不上。
    3.再给你举个例子,横断山脉位于云贵高原,连接青藏的部分海拔在2800-4200高山草垫是不是比你黄土高原还绿!按你说法海拔平均2800都能挡住,那片地不可能比秦岭降水多!但是甚至西藏东部横断山脉西部地区比陕北的降雨量还高!再次证明秦岭山高是局部因数。没有环流因数大(丽江河谷低地海拔2300四周海拔基本2800以上。迪庆平均海拔3300降雨还是比陕北多!拉萨还比宁夏多)秦岭高不过喜马拉雅山!地理影响因数还没有喜马拉雅山大。
    4.现阶段比秦岭更北的地方降雨多的有伊犁,他是受西风带影响!
    综上我还是那句话秦岭不是陕甘宁贫瘠得根源,旱涝的祸根!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