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室上演“甄嬛传”,吃瓜民众仿佛“见鬼了”

  • 个人觉得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产物,保留了君主制就要保留相当多的封建残余,或多或少给新社会带来消极影响。(或者说泰国根本就没有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泰国皇室的权力仍然很大,财富和英国皇室相差无几,是泰国社会的毒瘤,泰国现在贫富差距比较悬殊泰国皇室也要背一部分锅。对社会的贡献也只有时不时出一些这样的花边新闻作为谈资了。

回复6

  • 5v
    泰国的确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 几年前看过类似的文章,里面明确说了,不要相信任何保留君主的国家。实际上泰国王室的权利是老泰王争取的,泰国真正的掌权者不是王室,是军队,王室是用来迷惑大众和背锅的,老泰王形象够好,泰国人认可这个国王,军队拿他也没办法,因此给王室争取了一些权力。
  • 太液秋风 活着,就是胜利!
    关键是泰国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只有国王和军方主导的有限改良,这两者原来势同水火,而最终走向合流。
  • 普密蓬国王才走几年呢?

    诗琳通公主还在呢。
  • 泰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近代以来,王室在各项决策和社会变革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了泰国整体利益不受侵犯,维持了一定程度的国家独立自主,同时塑造的亲民,放弃部分特权的形象也最大限度维持了国内稳定、阶级间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与资产阶级矛盾更甚的下层对泰王十分支持,资产阶级被分化,无力推翻泰王,(相比之下资产阶级比泰王更毒瘤,但大资产阶级和泰王互相牵制,被迫小幅度退让,中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但是新泰王上台后就变了,新泰王不理朝政,不停地恢复特权,不但放松,甚至放弃了了对大资产阶级的牵制,还把自己放到了下层的对立面上,怕不是泰国王室真的药丸啊
  • 英格兰搞出君主立宪制,是因为议会贵族们被内战时期的人民革命给搞怕了,底层老百姓不仅反国王,连贵族老爷们一起反,英国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真的资产阶级革命,议会里大部分也都是土地贵族,只是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倾向,英格兰国王本来也不是全权君主,议会这东西早就存在,很多蛮族早期都有议会雏形的存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贤人会议、蒙古也有忽里台会议、汉化重的满洲人也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比较像英格兰上议院的前身十五人贵族会议,中国文明早期的“庠序(学校)“也是国人集体议事的场所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