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CEO王兴吐槽中国足球引骂战,孙雯:别纠结在3000米这个伪命题上

  • 我只针对你最后一段你给出的结论表达我的观点:1)中国足球整体能力欠缺:这个我同意; 2)要走群众路线: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狡辩或者说借口,我承认群众基数大确实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苗子。但是我们的踢球人基数再小,也比东帝汶,叙利亚等国家的踢球人员基数大吧,还不是照输不误:3)只重视职业足球:这是典型的提上裤子就不认账,没有职业化的时候说只有职业化才能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可以翻看以前的报纸),现在职业化了,钱和美女都来了,水平却越来越臭了;4)忽视基层培养: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基层培养具体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我国确实是参入足球的比例不高,但是我们基数大,所以参入足球的总人口其实不低,甚至可以比的上一些小国家的总人口了,我们国家投入的资金,场地虽然不能和足球大国相比,但比一些小国家要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所以我认为足球环境是没有大问题的,最起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后,我们那些白斩鸡在群众路线,职业化,基层基础比东帝汶,利比亚等国家好太多的基础上,却连连输球。我的结论就是这些饭桶就是菜,只能怨整个足球圈窝囊。典型的败家子。

回复2

  • 基层培养就是青训球员数量和注册足球运动员数量,我告诉你,现在咱们的注册运动员数量是德国的1%,震惊么?咱们为啥能工业化能打打仗,无非就是做了最充分的社会动员,大家都参与进来了,足球没有最低时全国十四亿人口只有两万运动员,你算算能选出个啥来。这几年女足为啥不行了,也是同理。
  • 我基本赞同你的观点。因为我主要是在说体能问题,所以关于群众基础我写的比较简略。我提到群众基础并不完全在说踢球的人数,而是说足球整体思维的问题。
    足球和其他项目的区别是场上人数多,因此要踢成一个整体就需要场上队员要有统一的思维,也可以说是统一的足球文化。由于不同的球员来自五湖四海,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差别,通过赛前集训是很难统一起来的。这就导致球员在场上失误频频,引发控球率下降、在场上梦游、体力不支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从基层培养入手,从小给球员培养统一的思维,统一的风格。我这里说的不是要把人训练成千篇一律的模板,而是说要形成一种相互能够识别的足球体系,足球风格,足球思维。就好像巴萨青训营培养的人,都对巴萨体系有统一的认知,日本培养出来的球员都是一种风格,不论谁上场都彼此知道对方的思维。这就要求基层不论是球员还是教练的培养都要体系化。在这种情况下,足球人口确实不需要很多,只要能够成体系培养,一两个省都可以打造出强队来。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