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院点滴投毒案疑48人死亡 网友:日剧来源于生活

  • Aries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本社会心理,道德逻辑不同于中国。中国社会道德以仁义礼智信五德为标杆,开科取士,国家大一统,社会流动,阶级流动相对顺畅,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相对统一。日本多丘陵山地,社会被分割为很多独立封闭的群落。内部抱团,对外相互觊觎,敌视猜忌。一方面有武士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又因发展空间有限,加上派系间的对立,很多武士被边缘化,有些武士即便遵守武士道德也得不到许诺的物质和社会地位待遇。社会认同与个人认同被撕裂,所以造成日本武士文化的精神分裂,自傲自闭,并且将自我行为美化,合理化,固执于自我正义,伤害,剥夺他人生命权利为自己的心理认同做注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的这种自我为中心,自我美化,自我保护的畸形心态不可能被轻易改变,在社会压力加大时会经常的以这种个人的剥夺他人生命和社会性的军国主义疯狂爆发出来。

回复1

  • 我本来已说完想说的话,再没有逞文字之利的必要,但对于你这番论断实在难以接受,使我不得不反对下去。
    你是怎么会笃定,自己可以将一民族、一国家这样简单地看穿到底呢?只你堂而皇之地这么说时,不仅言辞虚乏,连带着你自己的水准也会被怀疑。我心里很难过,观网的网友,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不动脑子,认准一立场方向就不问其他了?
    我不会揣测一个族群有什么顽痼,又或者民族性、社会道德如何优劣,这并不是张口就能说的话题;我只说几句公道的话,也是符合基本事实及逻辑的论断:
    首先,日本也属于儒家文化圈,其深受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的影响。只是日本因封建国家,封疆建土,诸侯并立,武士若要得食邑,必然要获取战功,所以日本将‘勇’摘出来,做为符合本国情况的道德最高标准。后来,又摘出‘忠’与‘勇’并立,成为武士道,自此,才算独成一派。
    我们要注意的是,儒家提出的众多核心中,其实都只是为了‘仁’服务,忠勇都只是达成仁的条件或手段,也即——仁是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日本只拆出这独立的两种思想,是强调修身而没有治天下。后来有人归结日本人性格,多谈及菊与刀,其根本,我想应是忠、勇的互相对立。热烈而又孤独,高尚而又卑劣,精细而又粗鄙,激变而又顽固——世人所见日本,总得出矛盾的两面。
    以上,是应对你前半段的内容。
    至于你后面所言,日本是压力社会,人在被压力压垮时会做出疯狂至极的事,关于这点,我部分赞同。但我提出另一种社会现状,即,日本也拥有集体主义的传统,个人的色彩易于被吞没进群众之中,最终保持机械而单调的一色。而我恰恰认为,今日日本的群众,是集体热衷和平的,并不会好好做着人,某一天突然就变身成兽了。
    这点你未免太担心,而言过其实了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