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中国 农业克苏鲁 8.7万
- 2 男人配不上女人了? 2.9万
- 3 杨兰兰1.35万亿存款 5.6万
- 4 土耳其五代机项目 7.4万
- 5 印度走投无路,投八路? 8.8万
- 6 回乡 很深的无力感 7.3万
- 7 少林寺回应拒绝游客避雨 5.1万
- 8 铁路部门设立儿童车厢? 2.6万
- 9 广岛核爆 日本不知悔改 9.3万
- 10 借钱的德国小姑子近况 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信杨兰兰1.35万亿存款的,小心以后被骗... 评论 240 赞 34
-
2便宜没有两头占的,如果你在体制内就会知道... 评论 182 赞 72
-
3英国已经穆斯林化了吗 评论 95 赞 7
-
4这套“香港劏房”,可能会震碎很多人的三观 评论 84 赞 7
-
5杨兰兰事件不过是澳洲人仇富 评论 49 赞 17
-
6莫迪放大招!印度未来是“大一统”还是大分... 评论 44 赞 30
-
7被学生问到了国发院后出路在哪,姚洋却回会... 评论 44 赞 1
-
8越南新步枪参加中越联合军演,担心中国偷学... 评论 35 赞 19
2. “gudung”与“巷”的关系是俗读与文读的关系。唐宋人看gudung的读法,类似英国人(将bare念作baee)看美国人bare的读法。此时的确存在读作“胡同”写作巷的情况。但北宋之后,二等介音诱导声母腭化导致“巷”的字音从hiong变为今天的xiang。仅仅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再加上教育的中断,就足以导致元明时代的人不能理解“hudong”(即胡洞,衚衕的早期写法,可见此时尾字依然念dung的音)的逻辑,自然会当作新字对待。读书人不喜欢俗读,肯定会偏好“巷”字。这样明后肯定“胡同”和“巷”共同存在。
3. “衚衕”来源于上古汉语与教育水平无关。这是汉语自然演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滞古现象。就如现代汉语中的语助“的”(de/di),其发音滞古三千年以上,老百姓并不知道它是古音“之”,只是正常使用罢了。偏偏是读书人要使用读书音,偏好腭化的“zhi”音。
补充一点,愈是常用的词,其发音愈难随着时间转变,也愈难被外来词汇替代,更不用说词义并不对应的外来词汇。蒙语来源说可以类比为不说“这条街”,而说“这条well”,你可以想象一下。元代的北京人并不更笨,他们也会有与你一样的恶心感受。
最后,前面已经列出,蒙语“水井”为hudag。如果真的是蒙语来源,那么不会念作“胡同”,而是“弗铎”、“弗达哥”或者“胡达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