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热带雨林 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我不知道你对个体与普遍是怎么界定的,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区域,人的“欲望”是相通的,千人千面是对差异的夸大,否则统计学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了。还有你所谓的【对个人来说极大丰富对人类则不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社会是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极大丰富,全体却不是,这逻辑是怎么回事?人的需求是有时代性与区域性的,在将来区域性会消失,但时代性不会消失,你不可能需要还没有出现的东西就像山顶洞人不会想要手机一样。而人的需求是有限的这是确定的,就算产品有数,也是有限的,可有限亦能包裹有限,对于被包裹的来说,这就是极大丰富,被包裹的在涨,包裹也在涨,一直被包裹,一直极大丰富。和后人认不认为有什么关系?你是将人类的存在当成了个人存在了吧?

回复1

  • 首先回答你第一个一个问题 你会忍住不吃好吃的 去吃不好吃的 这是你用自己一时的理智克制了欲望 当然你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克制吃好吃的(我会认为你精神有问题) 但是在全人类里你是极少数 所以不能拿你自己的选择代表全人类的选择。全人类一定是往更好吃 更方便 更效率 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问题 人能完成比较复杂的认知是基于人对事物信息素产生激素响应 这就是动物性的前提(膝跳反应可以被意志克制 但是膝跳反应领先意志) 还有 请不要把人类看作是永远唯一的高等生物 从而忽视了其他动物的进化 人类的存在时间在动物史时间尺度上太小了 你可以说人类是幸运的 提前与其他物种 但是不要以为其他物种是时间长河中是静态的 说不定过个一亿年猴子也成了高等生物呢?
    第三个问题 【被包裹的在涨,包裹也在涨,一直被包裹,一直极大丰富】 请学习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宇宙的熵是增加的 能源的创造是熵增的(就算是核聚变也是用物质转化能量)使用能源是是释放能量的 也是熵增的 所以消耗能源会加速宇宙熵增 所以物质会不断消耗 不会增加 所以一直极大丰富是不存在的 因为就算是用能量转化为物质 也是损失能量 最终还是损失物质 也就是说可以认定物质的量是恒定的(至少在现有理论里)(为分子)但是人类数量是发展的(为分母) 那么当分母上升的时候 人均物质(物质的量除以人数)还是极大丰富的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