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提醒:中国沙漠造林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选合适树种

回复1

  • __
    不该是成本的是,小项才700亿,全项目才3000多亿。也就南水北调的一半儿多点儿。等核聚变商用,那估计还得几十年。可能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新疆本地的,在新疆有矿有油的这批为代表的院士科学家们,希望引入的是在天津淡化后的水,那怎么可能,那还不如直接抽西藏的淡水,截留去横河的淡水,新疆税收也负担不起呀。担心渤海污染到是实际,当时的渤海确实很脏,这两年好多了,但当时有人提出该取水口到深海区,可日本刚出核事故,所以对水体环抱的怀疑当时有死结。担心盐碱化新疆土地的--原因本身就很扯,那区域是沙漠,没水也不长粮食树木,只有区域性风沙。担心地壳运动,原地下岩层破裂的,哪里本身就是海床,也不是活跃地区川藏板块结合处。这项目又不是以卖水为利益导向,(增加农用地,辅助3北防化林工程减少东部风沙改善空气沙尘才是目的,还能增加新疆盐业,海水养殖业,旅游业,房地产海滨地产,配套基建,拉动经济增加就业---广义测算2万亿以上投资)目的就是改变气候,补充中西部降水,和地下淡水。所以破坏现有气候平衡,是必然的,当初模拟后,由于周边环抱3500-4000米海拔山系,只受西伯利亚季风影响比较大--印度洋暖流降雨云过不来,西北风又把本地的降雨云吹走,所以,半年左右的降水,是降到新疆以外的,受益比较大的是四川内蒙和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四川盆地还可能局部内涝,需要整改水利工程。还有就是,云层和蒸发量反比,目标降雨但降雨本身是包含未来函数。 我个人依然觉得这是个千年利民利国的工程,希望有志有识之士共同关注,工程早日上马,造福华夏!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