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中国队总成绩世界第一,队员全部摘金!

  • 中学生学科竞赛早就证明中国人的智商是世界顶尖的,但是为什么科研水平还达不到世界一流呢?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优秀的中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在其优势学科持续发展。很多金牌选手进了时髦专业,或者仅仅本科之后没有继续深造。
    也就是这些高智商选手的专业之路最多到本科就戛然而止了。
    第二,做研究除了智商够用之外,还要钞票够用,这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钞票够用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不用太发愁,二是科研花销不发愁。即便在现在的中国,95%的45岁以下的大学老师都在为个人生活发愁,也在为科研经费发愁。在魔都高校有一个普遍的说法:30%的时间在愁房子,30%的时间在愁经费,20%的时间在与行政人员作斗争,剩下10%的时间做科研。
    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了,所以大学里也出现了一些大老板,他们经费不缺,所以好活也出的多,CNS文章也多。但是中国要出诺奖,乐观估计20年以后。美国诺奖很多,但是第一个科学诺奖出现在1923年,此时距离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正好30年。
    所以,个人觉得中国下一个诺奖估计是建国百年之际。

回复4

  • 社会理性主义者 理性科学看待问题
    我在想是不是这样,清华的学生只能说明这个学生学习能力很强,领悟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并不能表明他的自发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强
  • 科研需要积累 尤其是基础学科更难追 而且诺奖这个东西大多都是颁给一二十年前的成果 所以不能用现在的诺奖推断现在的科研水平
  • 虽然踩你的不少,但你是有一定了解的,说的基本都认同,这就是现实。
    以前经济是第一位的,所以大批的理科才子进入大学后转去金融行业,或者本科毕业后去了国外给导师打杂,被调教的没了锋芒。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多行业领军人物出自西南的部分原因。现在有所不同,这些孩子的父母本身都是高知,中产甚至以上,让孩子没有了经济压力,学不一定是为了钱,家庭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再结合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自信更爱国了,所以拿这次数学的六位来说,选择的就是姚、智班,选择的是所长的本专业。
    至于诺奖,判断比你略短,10-15年,用不了20年,真才实学回国的越来越多,我们科研接近诺奖的成果近10年其实一直未断,这些年对科研的重视逐步增强,不会快,但也也还要等20年那么久,有时需要的就是点运气。
  • 自然科学的诺奖与考试成绩好,没有逻辑上的承继关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