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这么大,“德国下水道”也不灵了

  • 老天的降雨强度,是不会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加的,
    深圳以前30万人,降雨强度是这么多,现在1000万人,降雨强度还是这么多。
    同样大的城市片区,
    按照计算,中国按1年重现期取值用1米口径的雨水管;1-2年就淹一次。
    发达国家按10年重现期取值能用到1米5口径的雨水管;10来年才淹一次。
    同样的1公里雨水管线,中国造价1000万,国外造价2-3000万。
    中国的排水设施从来就这样,设计取值偏低,因为穷。
    以前城市水淹同样很频繁,只是以前没互联网,你不知道而已。

回复1

  • 音红型LL涂装舰 偶然会想现状的合理性在何处,如何理解。
    所以你是根本没看明白建筑密度的问题吧……?要跟人辩论先明白对方到底想说什么。
    既然已经有人说了建筑密度跟体量已经决定了径流量必然会增大,此外还有从管线排布的密度到各种施工会影响到生活这些因素,城市越大越注定要扩宽下水道是个更加复杂跟耗钱的工程。
    越大的城市这方面越复杂,而且不是每个城市都有钱纯粹投入下水道问题上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