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一下:搞“种族灭绝”,加拿大老内行了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您看世界的谷智轩,昨天是儿童节,但对于加拿大人来说,这个儿童节就过得有点悲伤了。几天前,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的旧址,发现了215具人类遗骸,全部都是儿童。根据加拿大官方描述,这些失踪儿童并没有被登记为死亡人员。种族灭绝的黑暗历史被曝光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立刻表示“心碎”,加拿大所有联邦机构建筑还降了半旗。从19到20世纪,加拿大各地都设立了所谓的“寄宿学校”,把土著儿童从家庭和社区强行带走,禁止这些孩子讲母语、接触土著文化,就是要强行同化他们。而因为管理不善,这个过程中有大量土著儿童死亡,“种族灭绝”实锤了。巧的是,加拿大议会2月刚刚通过一项动议,没凭没据,污蔑我们在新疆的去极端化措施是“种族灭绝”,这才过了多久,自己就被打脸了?本期《消化一下》就给大家讲讲,加拿大是如何对待印第安土著的。

1608年,法国人在魁北克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法国人来到北美之后,马上就在这片新大陆上发现了商机。当时正处于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冬天变得更冷了。在没有暖气的年代,想要不被冻死,就只能多穿点衣服,海狸皮就是当时最重要的保暖材料。法国人从印第安人那里廉价买来海狸皮,运到欧洲加工后,就可以获得超过十倍以上的利润。而最开始,殖民者的人数还很少,想要获得足够的毛皮,就必须和当地的土著合作。殖民者虽然明面上瞧不起土著,但要恰饭又离不开人家,所以总体上相安无事。

1763年,法国在英法战争中战败,被迫将加拿大殖民地让给了英国。英国政府颁布皇室公告,鼓励英国人和英属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居民向新区移民,开拓“新天地”,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1775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和英国人干了一仗,又有大量的保皇党人逃到了北方。法国人屁股还没坐热,英国人就来了,人数上的差距马上被逆转了。英国人来了之后住哪呢?为了安置移民,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就想了个点子,找到了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

靠着这种方法,殖民者和印第安部落签订了协议,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到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传遍加拿大,从1850年到1870年,加拿大GDP年均增长率接近百分之3.4。在前现代社会,这数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原来的西部大草原,也从土著人的猎场,逐步变成了加拿大政府的领土。另一方面,欧洲也不再需要印第安人猎捕的毛皮,印第安人连工具人都没得当了。在加拿大人眼里,土著的知识和技能根本没用,而他们的文化传统,也变成了现代化的绊脚石。在此之前,也有不少欧洲传教士,希望通过传教,来“同化”印第安人,但没啥效果。殖民者觉得,儿童比成年人可塑,只要把他们带离家庭,用殖民者的文化进行教育,就能完成同化。

1876年,加拿大通过《印第安法》,给“强制同化”定了调,通过消灭传统文化,彻底改变政治经济结构,把印第安人融入“主流社会”。到了1884年,加拿大规定,所有16岁以下的印第安人,都不能走读,必须进寄宿学校待到18岁,出来以后也没有选举权。与其说是念书,这个政策反倒像逼人进监狱。从这个时候开始,印第安寄宿学校开始快速扩张,除了偏远地区,几乎每个省都开办了这样的学校。截至1931年,全加寄宿学校达到了80所,其中大部分都是教会在运营,教师大部分都是修女,而政府只负责打钱。

我们从欧美电影里都看到过,教会学校是出了名的压抑,这还只是对白人,他们对土著小孩更严厉。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前脚刚刚离开父母,进入所谓的学校,就要先脱衣、洗澡、剃头一键三连,完了还要从修女那领一瓶酒精或者煤油,这可不是给你取暖的,是用来杀虱子的。

经过这一番折腾,孩子们去领上一套校服,作为学生只有代号,连名字都不能用,您瞧瞧,这和监狱有啥区别?学生们统一住在集体宿舍,男女分开,一个宿舍最多要挤上40个人,床和床之间间隔一米,这可不是教会发善心,而是要在床边做祷告,才给你留点空间。一间宿舍只有一个洗手间,5-6个坑位,旁边则是淋浴室,只有一个喷头。

在日常生活上,学生的所有活动作息都被定死,不能说本民族语言,只能说英语法语,被抓住就要挨打。早上5点半起床,就算再饿,也得先干完活才有早饭吃,饭也要自己动手做,白天上课、干农活,晚上8点熄灯。听起来还不错是吧,其实没那么简单。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给学校干活,学生既不愿意,学校也根本不给报酬。体力劳动挤压了学习时间,大多数学生直到成年,也只有小学5年级的知识水平,根本没办法融入社会。

而且教会长期都是“独立王国”,腐败是家常便饭了,寄宿学校的伙食更是长期缺斤短两。按照规定,学校要采购沙丁鱼、鲑鱼、罐头、甚至还有生蚝,然而有人采访毕业学生,按照他们的回忆,这些东西根本没进他们的肚子,全让牧师、修女私吞了。孩子们的早餐是一片面包,上面点缀了一点人造黄油,外加一碗燕麦粥。午餐则是牛肉汤、外加牧师们早上的剩饭,烤出来的面包丁。晚餐虽然有土豆炖肉,但学校大锅炖菜是啥样的,就不用我帮各位回忆了吧?有小男孩给家里写信,说学校对待他们像猪一样,已经有7个学生因为饥饿逃跑,一些男生甚至被迫生吃猫肉和小麦。就连加拿大官方都承认,当时有近3成学生因为饥饿体重过轻,而学校的员工和管理者,却能吃上足够的面包、上好的牛肉和新鲜蔬菜。在照料不当之下,有大量学生死亡,虽然官方统计在近100年内,学生死亡3201人,但根据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估计,由于学校销毁了记录,死亡人数可能是官方数字的10倍。这次发现的这批尸骨,很可能就是学校为了掩盖照料不当导致死亡,却谎称逃跑了的学生。

至于那些成功逃跑的学生,很多人也被冻死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里。1937年1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寄宿学校有4名男孩逃跑,最后被冻死在湖边,地点离他们家所在的村庄只有800米远。按照加拿大通讯社的说法,至少有3000个孩子在逃跑路上被冻死。

除了不给吃饱饭,学校还长期存在体罚的现象。挨了老师体罚的学生,有样学样,开始欺凌低年级同学,这就形成了暴力的循环。与此同时,牧师对学生的性侵,更是根本没停过。1991年,某寄宿学校的前学生起诉主教性侵,最后法庭只判了两年半,实际上,这个主教在监狱里只待了6个月,交了差不多1000美元的保释金,就重获自由了。

就这样的学校,你还不能不去。加拿大政府的做法,受到了原住民父母的抵制,每当押送儿童的官员到达土著社区时,家长们就会把孩子藏起来。加拿大政府一看,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于是在1920年,又通过了《印第安人法修正案》,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印第安人送其子女接受教会教育。如果印第安人拒绝,教会学校和印第安事务部官员,就会伙同加拿大皇家骑警,强制把印第安儿童从他们家中“领走”,送到教会学校,强迫他们接受所谓的“基督教教育”。

到了二战之后,因为连续的战争和经济萧条,加拿大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预算少了,就得想办法从哪里砍掉一点,首当其冲的就是印第安原住民的学校。在折腾一百多年后,加拿大政府终于放弃通过教育,使原住民融入白人社会的目标,而把教育的目的,转变为使原住民学会在保留地上生活,“累了,隔离吧”。

因为教学资金严重缺乏,学校只能自己想办法“自筹经费”,所以干脆连书都不教了,直接找工厂签合同,强迫学生们去劳动。于是,原住民学校的课程设置被进一步简化,老师也是随便找的,校长也只是有一些教学经验的教士兼职。经费上则是能省则省,只上半天课,学生们一般上午接受职业培训,下午就到附近的工厂里干活了,多赚来的钱还可以补贴学校。这种学校,基本上就和“教育”无关了。在如此畸形的教育体系下,只有百分之三的原住民学生可以上完六年级,超过七成的学生上不到三年级就辍学了。

另一方面,二战又进一步激化了加拿大的社会矛盾,印第安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不愿回国之后再当“人下人”,抗议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政府的“盎格鲁化”政策再也推进不下去了,1946年,加拿大参众两院里,开始有人呼吁废除寄宿制学校。然而建议一出,马上就遭到了教会的强力抵制。原住民寄宿学校,已经成了教会的重要资金来源,谁也不愿放弃这个香饽饽。

1951年,加拿大政府开始正经考虑原住民的教育问题了,于是修订了《印第安人法案》。怎么改呢?把原住民的教育经费拨给了白人学校,跟原住民们说:“你们不要再上土著学校了,来白人的学校吧,大家一起上学”。

不搞种族隔离了,咱们教育平等,总行了吧?但这么改,马上又遭到了原住民的反对。其实不难理解,最好的土地都在白人手里,只有少数土著,能把子女送进省属学校,大多数土著都生活在偏远荒芜的保留地上,离“正经”的学校都差了一百多里远,能上的就这么一家“寄宿制学校”,要把它关了,书都没得念了。

到了1960年,整个加拿大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省属教育机构就读,仍然还有60多所寄宿学校在运行,原住民学生将近一万人。而且,因为原住民家庭经济条件差,无力负担生活成本,导致第一批上省立学校的原住民学生里,有将近94%的人在毕业之前就辍学,辍学比例远高于白人学生。

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火烧到了加拿大,“主流文化”遭到了猛烈冲击。为了缓解民族矛盾,1971年,时任加拿大总理老特鲁多,将民族同化政策“改头换面”,模仿美国的“民族熔炉”政策,推出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1988年7月,加拿大众议院一致通过了《多元文化法》,用法律的方式,确定了要消除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确保不同种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与自由。从1996年开始,天主教会认识到了错误,开始通过各种形式道歉。1998年,位于萨斯喀彻温省的最后一家寄宿学校被关闭。2006年5月,加拿大政府与仍在世的寄宿学校受害者,达成《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和解协议》,对“幸存者”给予经济补偿和心理治疗服务。2008年那年的儿童节,“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正式成立,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向寄宿学校的受害者公开道歉。

寄宿学校虽然没了,教皇和总理也道歉了,原住民心中的伤疤却难以愈合。截至1999年,光是起诉寄宿学校虐待的案子,就有超过2500起。虽然印第安人学生的总体数量,只占印第安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印第安文化的传承,却因寄宿学校制度,遭到了不可挽回的伤害。许多印第安社区因为“幸存者”的返回,而受到了破坏,年轻人失去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无法用母语和长辈沟通。学校常年向他们灌输“印第安文化低级、落后”的观念,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羞耻,即使一些“幸存者”会说母语,也不愿开口,怕自己的子女学进入寄宿学校后,因为讲族语而受到惩罚。

而对于原住民个人,寄宿学校带来的心理伤害,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心理疾病,再加上经济落后等因素,加拿大原住民年轻人的自杀率,是其他种族的5到7倍。而原住民父母自责无力保护孩子,也开始酗酒吸毒。时至今日,原住民依然是加拿大贫困率最高的群体。这些伤痛,政府光靠道歉和那点补贴,能解决得了吗?要我说,加拿大还是先管好自家的事儿,别整天把放大镜对准别人家肥沃的棉花田。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多多一键三连,激励我们拓宽知识分享的领域,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号@real谷智轩,我会在那里与各位进行更多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