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出台限薪+工资帽“套餐”,违规俱乐部或被处降级重罚

25日,中国足协联赛会议在苏州如期召开。除了之前曝出的限薪问题被“实锤”和细化之外,还有消息称各俱乐部需要改“中性化”队名。

虽然目前足协还没有正式发布公告,但不少媒体、记者已经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部分会议细节。

500

北京头条记者肖赧报道称,新政规定,2021赛季,中超每家俱乐部单季支出总额不得超过6亿元。

其中,中超俱乐部本土球员的顶薪标准由此前的1000万元(国脚1200万元)减半至税前500万元、各中超俱乐部单季本土球员薪酬总额不得超过7500万元,本土球员平均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0万元;

中超外籍球员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元,各中超俱乐部单季外援薪酬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外援单季平均年薪不得超过200万欧元。

500

与此前传闻不同的是,本土球员除了年薪“腰斩”,还被加上了7500万元的工资帽。“限薪”+“工资帽”,可以说是近年来最狠的薪资政策。各俱乐部,尤其是一些中上游球队,得好好做一下数学题了。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对于资金拮据的俱乐部来说,可能会是一个好消息。由于薪资的大幅缩减,投入成本将出现肉眼可见的降低,“玩不起”的情况或许会有所好转,中小球会和大球会之间差距,也会相对缩小。

不过,大刀阔斧改动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比如一些原本有着百万、千万欧年薪的非血缘归化球员,未来的薪水要按什么准则走?如果按国内球员的标准来,那么势必将产生不小的奇异,毕竟这将会是会数量级上的缩减。同时,未来归化高水平球员的机会,也会大大折扣。

除此之外,不少媒体人还提到了原合同、监管、青训等一系列连带问题。

500

500

对于监管问题,肖赧在报道中指出,足协有一套“重罚”方案,包括停赛、扣分甚至直接降级:

俱乐部一旦单季支出总额超标,将面临最多“扣除24个联赛积分”的重罚,而一旦有俱乐部违规发放球员薪酬,将被取消成绩,并直接被处以降级处罚。球员若未按规定申报收入(收益)情况,将面临被停赛2年的重罚。

虽然处罚力度足够,但监管的实施并不容易。类似“阴阳合同”的“对策”,是否会得到针对性地管控,由谁来管控,目前尚不明确。

薪水问题之外,今天的会议上还着重提到了“中性名”问题,其实也就是“去企业化”、“去商业化”问题。

《足球报》记者@永远的偏锋 早些时候指出,以往那些耳熟能详的典型企业特征队名,像鲁能、建邺、亚太等,都不属于“中性化”队名,都有可能被要求整改。目前唯一符合要求的,是大连人俱乐部。

500

这让不少球迷着急了,平时“刻入DNA”里的队名,比如申花、国安等会不会也被要求调整呢?

对此,媒体人@宋词 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500

也就是说,如果政策施行,那么申花、国安等队名中需要去除的,是“绿地”、“中赫”等投资集团名称。

据澎湃新闻报道,所有政策细节将会在12月正式公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