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旅纪行:我们,从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归来!

周六上午的和煦阳光,让广袤的黑土地上泛起一片金黄。刚刚沉寂了几天的训练场,此刻也因为几位老友的重返而热闹起来。

早上在旅底盘修理车间外面,狡猾的施佬就钻进了停在车场上的709车驾驶舱开始研究,当时我是在炮长位上坐着听他大呼小叫,所以关于谁第一个体验驾驶96B主战坦克这事儿,他自然就当仁不让了——毕竟我连驾照都没有。当然了,作为这次北疆之行中,部队首长为我们安排的最后一个项目,开坦克这事儿肯定也少不了我,那就再坐进车长位感受一下,顺便“指挥”施佬一番吧。

500

▲由于在库尔勒集训后,除701、702、703和707之外的其他96B坦克没有出国参赛,这几个月它们一直停在部队驻地,也就保留着图中的黄色涂装

相比炮长位,96B的车长位要宽敞许多,坐席右边摆着一顶大码坦克帽,戴我头上正正好好。一边听着耳机里传来703驾驶员沈子豪正在用一口东北口音浓烈的广普(我也只能这么形容,“北部战区口音”的传染性名不虚传)教施佬如何开车,一边合计,这要是前面真放个车长周视镜,内部空间也就跟99式的车长位差不太多?随着施佬按照小豪的指点,在中控台上完成“一键启动”,我也把半个身子探出车长舱盖,今天的主角——707车,便载着我们这个临时车组隆隆开动了。

500

▲作为需要在突发情况时力挽狂澜的第三车组驾驶员,驾驶天赋很高的沈子豪在半决赛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帮助我军重返决赛

不愧是没事儿就开个车的施佬,没一会儿就顺利地驾驶707车转了一个小圈,我赶紧在通话器里来个“现场直播”:“观众朋友们,三分钟前刚学会开96B的津巴布韦驾驶员施洋,终于顺利完成了罚圈”。耳机里传来了憨厚的笑声,不用说,这是来自车上除了施佬和我之外唯一的“听众”——701炮长朱孔浩。

500

▲装弹训练中的小朱,我们这次感受了一下破甲弹训练弹的重量,感觉抛起来虽然不是不行,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小朱还告诉我们:“扔炮弹我们也练过,但怕老毛子找借口罚咱们,比赛时候就没用上”

为了刚刚落幕的“坦克两项”事迹报告会,之前那几天我们和小朱等战友们同吃同住,已经很熟了。半决赛主炮射击后,因车内增压风机故障,小朱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导致他意识模糊,甚至晕倒在赛场上,却仍能咬牙坚持帮助车长史显宽完成高机射击,完成与703车组的接力;在决赛中,康复后的他又“王者归来”,三主炮三并机全中,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让无数观众们既心疼又钦佩的“钢铁战士”。

领奖台下的朱孔浩,是邰副营长口中那个“三炮三枪改变人生命运”的上等兵,是季副旅长眼里那个“有多大潜力就下多大苦功”的预提骨干,也是和远道赶来的父母一起被集团军党委班子接见时,那个面对满桌将星有些手足无措的普通东北孩子。记得那天在餐桌上,内蒙一机领导谈起701车组的意外中毒,特意举杯向小朱和他的父母致歉,并保证以后再不会出类似情况,小朱还是说着“没事儿,真没事儿”。

500

▲这一幕感动了不少人,后来听到台下的很多官兵说,当小朱的母亲上台发言时,都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说到701车组中毒,其实当时车长史显宽吸入的一氧化碳更多,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更高,症状也就更重。这位侦察兵出身、人高马大的车长人如其名,体型在坦克兵里非常出挑,长得又浓眉大眼、走起路来呼呼带风:任何一位记者,看到大史这样一位长得就非常像典型的战士,都会跟他多聊几句。

在意识严重模糊的情况下,仍能靠着脑海深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千锤百炼的肌肉记忆坚持完成射击动作,并击中千米之外看上去和一个瓜子差不多大的直升机靶,这是何等勇猛剽悍的战士啊!不过听首长们说,大史这位猛将最喜欢谈到的,还是他在比赛中的首次高机射击。

500

▲当时咱们不少人以为,“总是拍枪,是不是坏了?”这次才知道,这其实是他们在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一种机枪精细瞄准方式;至于等个一分半分钟的再立靶,这种事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了

当时是单车赛第二场,靶子迟迟没有立起来,连国内观众们都能看出史显宽的心急如焚。等到靶子终于立起来时,早已通过微调瞄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频繁拍击动作)完成“张弓搭箭”的大史,一个点射便首发命中,紧接着把剩下的子弹全部消耗掉,打出了明显的枪口焰,用他的话说就是“出了一口恶气”。记得当时解说时我就慨叹,这必是一位性格刚烈的车长,见面之后果然名不虚传!

这时候施佬已经心满意足地结束了驾驶体验,小豪的搭档们——因为俄方现场资料坑爹,导致直播时几度被我认反的703车长刘洪亮和炮长单明奇跳上车来。身材相仿的俩人虽然比大史矮一点,但也明显比小豪和小朱大一号。“高哥,开一把呗!没事儿,沈子豪搁边上把着!”在大家的说笑之间,我便和施佬换了位置。

500

▲决赛冲线后的刘洪亮和单明奇,俩小伙都老帅了,就是不上相

一个此前完全没有过真实车辆驾驶经验的人,人生开的第一辆车竟然是40多吨的96B坦克,这种感觉实在是奇妙。小豪不厌其烦地教我如何调节座椅前后和升降,以及关键的制动、油门和手刹的控制;也就过了三五分钟,我就成功地开起“人生第一车”跑了一小会儿,并简单感受了一下方向盘的力度——只要稍微给一点油门,96B即使在沟壑纵横的训练场里转起来也毫不费力。

500

▲在过往的比赛中,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96B的强大可靠,而在这次零距离接触中,则亲身感受到了它极其容易上手的驾驶特性,连几位99式坦克的驾驶员都赞不绝口。难怪在阿拉比诺赛场上,很多场上的对手,赛后也纷纷对96B坦克产生了兴趣

共和国兵工人的智慧与汗水,为年轻的装甲兵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被首长们评价为“胆大心细”的小豪,在决赛中一次又一次以“五档进壕六档出壕”的极致操作,让俄军企图依靠T-72B3M的大马力与我军在冲线前拉开距离的想法屡屡落空;名字经常被战友们调侃的李嘉成,则用一致性高到让人击节叫好的转向动作,保证坦克每次在进水障之前的大转弯中,最低速度都是43千米/时;三度跑出79千米/时的96B最高速度,在报告会彩排的时候就在后台跟我们聊起来的“前方观众”刘宇奇,当大史和小朱受中毒影响时,他减慢速度,听从邰副营长指挥,做到了“说多花一分钟冲线,就绝对不带多一秒”的精确......

500

▲单车赛中勇夺第三名,三人均荣立二等功的702车组,如果不是俄方认定我军在使用并列机枪射击时发动机未熄火,而迟迟不下发车口令(调看车载记录设备后俄方才不得不承认错误,但于事无补),本来用时应当更短......

通过驾驶员潜望镜,看到距离停在一边的702车已经不远,我连忙松开油门、踩下制动、放下手刹、恢复档位,数十吨的钢铁战车向前一顿,稳稳地停了下来。全程稳如泰山地蹲在舱盖边上的小豪说,“可以多开一会儿嘛,午饭还早。”想想上个月我们刚刚在直播间里,和全国观众朋友们一起见证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拼出的传奇,今天就与缔造传奇的每一个人、每一辆车都对上了号,这种幸福感已经足够了。

500

▲当然了,那天的午饭对我来说还是超爽的500

其实早在我们来这里之前,这里的很多人都认识我们。除了在工作日进行的半决赛之外,第78集团军军直单位和参赛单位主体所属合成旅均收看了我们直播的三场单车赛(也就有了我们与集团军官方微信号“北疆卫士号”的“心灵感应”);到了9月5日的决赛,整个第78集团军上万名指战员(除条件不方便的高等级战备、外派外训等单位之外)更是集体收看,集团军首长还专门回看了直播录像。

500

▲一想到当时我们是以这个比例出现在各旅礼堂大屏幕上,确实惶恐

虽然来之前就大概知道了这些情况,但听首长们形容一个多月前的场面时,我们仍然心潮澎湃。他们说,当我不仅在直播中喊出了旅番号,还在直播中反复提及这支部队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战功的、沈阳军区“老装三”的后人时,不仅部队现场反响非常热烈,更是有很多曾在装甲3师及其前身坦克3师服役过的老前辈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老部队,祝贺这支铁甲劲旅今日创造的光荣。

除了老前辈,还有新一辈。当我们完成事迹报告会的任务,从集团军军部回到部队驻地时,全体参赛队员们身披绶带、手持奖杯奖状,在这支部队的标志性象征——装甲兵广场前整齐列队,他们一路行进在大路两边无数新兵们热烈的掌声与羡慕的目光里。对于这些还没有授衔,对部队的光荣历史记忆并不深刻的新兵们来说,这次近距离迎接“坦克两项”参赛队员凯旋的经历,就是一场无比鲜活的教育。

500

▲装甲兵广场,是“老装三”营区的重要地标

而对我们这两个“纸上谈兵”的军宅来说,从北上冰城开始,这次与他们在一起短暂但宝贵的经历,同样是一场场生动的教育。从那幅坐落在集团军军部大门对面,气势恢宏的长城油画;到那座陈列在礼堂正厅里,已有半个世纪历史却依旧整洁如新,被集团军当做传家宝的毛主席塑像;再到几天里认识的那些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但却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首长和战友们,这一幕幕仍然时常回荡在脑海里。

集团军军长张帆少将,是2019年国庆阅兵中野战防空导弹方队的将军领队之一。这位从基层走来,之前长期在西部战区及其前身兰州军区装甲兵单位任职的“老铁甲”,不仅对“坦克两项”里东道主的种种手段有着“料敌从宽”的估计(比如俄方不允许我地方保障人员出境),更是非常关心如何把“坦克两项”的经验系统总结下来。

500

▲坦克本身是攻防一体的,指挥一支以重型合成旅为主要突击力量的集团军,这位老坦克兵自然既要执掌长矛,也要了解坚盾

说到这里,至今还有很多人认为,“坦克两项”不过是一场以“跑车大赛”为主的卖家秀,起不到什么锻炼部队的作用。这种观点的确描述出了比赛的宏观特征,但“坦克两项”对装备的高强度使用,以及(在东道主因素下)对驾驶精确度和射击精准度的高要求,对我军坦克部队的建设发展,的确有着不同以往的参考性;只不过不同部队对此的体会确实有所差异,而这造成的,也不只是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为了满足这种环境、这种要求,从库尔勒集训到阿拉比诺赛场,参赛部队不仅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更要对数据背后的现象进行分析。比如由邰副营长牵头,部队在赛场上就成功分析出了,破甲弹射击精度/散布相比国内训练时会有明显变化的原因(具体涉密),通过制定系统修正措施,不仅最终在决赛场上成功打出了发发全中的成绩,对于未来存在“走出去”(很多情况下没必要使用穿甲弹)需求的我军坦克部队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00

▲图为集训中的“坦克两项-2020”教练组组长邰副营长,以他为代表,我军装甲兵创始人许光达大将的名言“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至今在这支部队的训练工作中处处闪耀着光辉

对于96B这么一款尚未定型,但又即将装备部队的坦克来说,比赛大数据分析的作用不仅是让主炮和机枪打得更准,更是抓紧时间完善坦克方方面面细节的推动力。比如此次独立完成装备出国保障的某合成旅勤务保障营,虽然只是临时装备96B坦克几个月,以二级军士长广晓亮为代表的维修保障骨干们却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厂家组织的理论学习和后续实装训练,编著成《96B坦克常见故障》等读本,不仅最终帮助我军夺取比赛胜利,更是为兄弟部队扫清了很多接装前的障碍。

500

▲奋力挥动国旗庆祝的广晓亮班长,也是全旅公认的“装甲医院首席主刀大夫”;此次荣立二等功后并荣获特级修理证书后,他即将晋升为一级军士长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参赛队员们讲解这些案例时(特别是广班长讲装备保障的时候),军长不仅饶有兴致地与队员们交流具体细节,并一再要求把经验形成文字,准备总结推广;对这些真正以科学的态度组训施训,打造一支真正与装备现代化程度相符的“学习型军队”所必须的骨干人才,军长的惜才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500

▲从这次观察到的各级“样本切片”,可以一窥这支部队的作风(左二为领队季副旅长)。用一位曾在这支部队服役过的老兵的话说,“老装甲部队就这一点好,讲技术,有数”

要想留住人才,自然需要待遇。很多朋友都关心参赛队员们的立功受奖情况,就个人荣誉来说,除了有多人荣立二等功之外,他们每个人都获得了所在岗位的“特级证书”,相信对装甲兵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特证”意味着什么。随着相关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他们即将成为第78集团军重型合成旅转型建设路上的骨干力量。

作为部队出国参赛的领队和主心骨,平时幽默风趣的合成旅副旅长季卫星,既敢于为比赛中无理扣除的时间,对着俄军少将拍桌子据理力争;又会因为提到因种种原因未能入选的那些同样优秀的坦克手,因为不能一一说清在库尔勒靶壕检靶的那些战士的名字,而在报告会上几度哽咽。在我看来,这场报告会能够被各单位评价为“集团军组建以来最为感人的一场”,季副旅长这位性情中人,居功至伟。

500

▲作为一支经常需要在演习中扮演美军的部队,他们不仅时刻关注周边国家的军事动态,特别是近在咫尺的驻韩美军;包括因亚阿战争而成为近期热议话题的“无人机战争”等战场新理念,他们都一刻没有停止关注,并在演习中实际验证

邰莹和张福超,两位同样来自东北大地,只比我大几岁的合成营指挥员,虽然两个人分工不同、风格不同,但他们自从军校毕业以来,一直在这支长期装备99式主战坦克的老牌装甲部队摸爬滚打,练出了相同的“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的训练态度,练出了相同的“一切为基层官兵着想”的管理态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和他们年龄级别相仿,在三代机、三代舰部队成长起来的海空军战友们的影子。

500

▲季哥、邰哥、福超哥,还有那些按年龄算都是我们“小老弟”的坦克手们,面对首长的亲自点将,他们都要扛起更重的担子了

值得铭记的军人们,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为了报告会,在后台遇到了几位负责现场画面、灯光音响控制的“老粉”。他们的日常工作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金戈铁马,而是要在材料、PPT和视频中“战风斗浪”,时不时还会因为一些疏忽而挨批。看到这些熟悉的工作内容和软件,我也忍不住帮了点忙,大家聊起来就更亲了。一位曾经也在媒体行业工作,却选择参军的士官兄弟对我说,“在这样的部队干,天天为了这些光荣事迹熬夜推材料掉头发,那都比在地方有劲头!”

甭管是鸭绿江还是松花江,东北老乡唠起嗑来,往往几句话下来就可以跨越军地与级别的差异。这次我们终于见到了第78集团军官方公众号“北疆卫士号”的总编首长——当然也是把我们“推广”给整个集团军的大恩人之一——杨再新老师,为了这次报告会的成功举行,“身兼数职”的他起早贪黑忙前忙后,从组织车辆到台上组织再到现场拍照,不禁让人感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杨哥,辛苦了!

500

▲关于赛场内外的所见所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不过一来要讲个保密,二来我们和首长们都说好了,还得给明年解说留点悬念呢

我们的北疆之旅就此结束了,他们在北疆的战斗生涯还在继续。虽说还没到“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的地步,但当我们从707车上跳下来,和这些相识一个多月,见面却没几天的战友们合影留念时,还是有着很多不舍——至少在离开训练场时情不自禁的“一步三回头”,已经是很久没有过的体验。

500

▲我们与部分参赛队员合影(702车长张祥和驾驶员李嘉成当时在驾驶702车,配合拍摄任务):左一703驾驶员沈子豪,左二701炮长朱孔浩,左三702炮长钟春波;右一701车长史显宽,右二701驾驶员刘宇奇,右三703炮长单明奇,右四703车长刘洪亮

在回去的路上,除了96B之外,我们还在车场里看到了“标准重型合成旅”标配的,军迷们耳熟能详的那一辆辆新型主力地面装备,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正准备接受北方部队的“季活”——换季保养;而当我们离开车场时,又在路边看到了训练归来的“董存瑞部队”那一辆辆望不到头的远程火箭炮。

或其疾如风、或不动如山,镇守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一辆辆钢铁战车和一位位精兵强将,都让我这个离家多年的东北人,分外为家乡感到安心。至于明年的“坦克两项-2021”的直播问题,只要我军继续参赛,那么在事迹报告会上面对集团军全体指战员时,我已经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在此郑重相约,明年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