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

文:一护vs鹏

来源:一护vs鹏(pengpengidy)

500

题图/《信条》片场

美国影院继续关门,开张消息待定,万众期待可以救市的《信条》也再度延期。

500

▲诺兰撰文:影院就是我的家

 

6月25日,华纳发布消息称,《信条》的上映时间,自7月17日首次延期至7月31日后,因疫情再次延期至8月31日,苦等了快一年的观众,内心迫不及待的火苗又被掐灭一次。

500

▲《信条》海报:充满正逆旋转的效果

 

这部一直戴着面纱宣传的影片,自去年发布神秘的2分钟预告,经历了媒体人给出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猜测之后,热度一直只增未减,而观众依旧不清楚影片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即便是诺兰的黄金配角,参演过《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致命魔术》的老搭档迈克尔·凯恩都坦言没拿到完整的剧本。

 

好在最终诺兰还是稍稍透露了一下,这是一部关于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硬核影片,还是那无比熟悉的母题:时间,但他本人否认了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穿越的电影,即便它与时间息息相关。

 

自成名作《追随》,到上一部《敦刻尔克》,诺兰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着关于时间的影像实验,非线性乱序、正叙与倒叙交织、多条时间线的聚合与分离,他总是试图邀请观众一起,去感受一层又一层的梦境,并慢慢的揭开时间的谜底。《信条》自然也不会例外。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本人甚至对《信条》给出了“这部电影是你见过的,最伟大的转盘戏法...然而变得有点可怕,这部电影像是一个魔术,这是一部电影的壮举”夸赞的话语。

500

▲诺兰的两只蝙蝠侠翅膀一般的影子,让他化身救市英雄

 

那么这部号称投资2亿美元,炸毁一架波音747飞机,是诺兰有史以来最野心勃勃的大作,在影迷的殷切期待之下,能肩负起拯救全球影院颓势的大任?诺兰会像他《蝙蝠侠》中的蝙蝠侠拯救哥谭市一样成为全球影院的救星吗

 

透过诺兰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他那始终旺盛的创作力,以严谨的态度,拿出被票房与影迷认可的作品的背后,或许更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01、从业余把玩到大师导演

 

同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一样,诺兰的成功也离不开从小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持之以恒未曾消融的兴趣爱好。

 

诺兰很感谢父亲,从他七岁开始就把昂贵的超级8mm微型摄像机给自己练手,当然小时候拍摄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包括自己制作的一些小人偶,用定格动画实现一部分,另外则用实景呈现。

 

我一直在进步,从超级八毫米到16毫米胶片,我一直在利用我尽可能得到的一切在拍摄电影。”诺兰是这样想,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11岁的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操控电影的人就是导演,而这也是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于是他开始暗下决心并坚定了以后的理想,那便是成为一个专业的电影制作者,并为之不懈的努力着。

500

▲《追随》台词

 

终于在28岁,在那个相对成熟的年纪,在经历了几次完整的创作尝试之后,《追随》诞生了。

 

对诺兰而言,《追随》算的上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电影中不仅充斥着简单干练的画面,以及跳动的节奏,整体顺畅富有张力,各种独立切割的特写与中景镜头结合,与充满意味的情节结合的恰到好处。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投入仅6000美元,并且是由一班非专业演员加后期,打造出来的备受认可的作品

 

当时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诺兰让所有的演员尽量站在窗边,这样便可以利用自然光与反光很好的完成布光,为了完成增强光照,达到表现力的目的,诺兰自我专研出了一个独到的拍摄技巧。并且在这部影片之后,诺兰与当时的摄影师沃利·菲斯特一起沿用到了其他影片的制作与拍摄中,即便是资金与其他投入逐步增加,但这种独特的自然主义布光方式依旧是他的一个独门秘籍。

500

▲有些希区柯克韵味的《追随》剧照

 

即便如此,这部耗时一年多拍摄出的作品,一开始却并非是定位为黑白色,而是诺兰在拍摄中途发现照他那样的拍摄进度与方法,去完成彩色影片实在是有些赶鸭子上架。于是毅然决然的,诺兰选择更有格调的黑白表现手法,那样不仅可以去除更多的变量,也可以让光线赋予影片更多变的风格

 

这种被无奈逼出来的创新,类似的情况也在手冢治虫身上发生过,当年为了节省制作《阿童木》的成本,手冢大胆的将动画每秒移动的画格数由8个降到3个以下,尽管被人吐槽,说他降低了整个动画行业的制作水准,但不能否定他对那个时代的推动作用,诺兰更是如此。

 

在1999年《追随》拍摄完成以后,诺兰将影片送去美国参展,辗转了多个电影节后,最终被旧金山电影节接受了,而后便是多伦多和斯兰丹斯。让诺兰更感到欣慰的是,时代精神(Zeitgeist)公司买断该片后,《追随》更顺理成章的走进了美国电影院。同时在那一年,该片提名英国独立电影奖,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最佳黑白电影奖,这些都标志着一个真正属于诺兰的时代来临了。

 

《追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诺兰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思考的下一部影片的创作,以免被人问及时自己会表现的一脸茫然。幸好诺兰的弟弟乔纳森带来了一个好点子,一个关于失忆的复仇者的故事,在沟通了许久之后,诺兰终于决定拍摄《记忆碎片》,就是那部充斥着非线性叙事手法,奠定诺兰特色的大名鼎鼎的作品。

 

如果说《追随》是诺兰的小试牛刀,那么《记忆碎片》便是他真正挑战观众智力与理解能力的叙事迷宫。

500

▲《记忆碎片》中只能不停记录的谢尔比

 

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谢尔比因为患了短时记忆症,如同金鱼只有7s的记忆那般,他每隔十几分钟记忆就会重置一次,为了给被杀害的妻子报仇,他不停的用笔在身上以及纸上做记录,只为再次清醒时依旧记得自己的任务与目标,同时也是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记忆碎片》中,诺兰是第二次使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因此也更加驾轻就熟。他通过将开始与结尾同时展现给观众,之后把故事的发展切割成十几个片段,顺序也被完全颠倒,并将整理逻辑的顺序交给观众自己去完成。

 

事实证明,这部拍摄仅25天就完成的作品,在上映以后引起了观众们乐此不疲讨论和研究故事情节的效应。那一年《记忆碎片》成了电影圈的一匹黑马,拿下了3000多万美元的票房,他也因此将自己带向了大腕级导演之路。

500

▲阿尔·帕西诺与罗宾·威廉姆斯的对手戏

 

“失忆”之后,诺兰又拍摄了悬疑片《失眠症》,这一次他邀请阿尔·帕西诺与罗宾·威廉姆斯一起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警匪故事,尽管有人评论与《记忆碎片》重复,但毋庸置疑,它仍旧是一部足够成功的影片。

 

在《失眠症》症之后,诺兰彻底打开了自己创作的源泉,并呈现不断井喷的趋势。

 

而后陆续上映了,暗黑风超级英雄特色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在伦敦隐居两年后,带来的汇集“黑寡妇”“金刚狼”“蝙蝠侠”的《致命魔术》;为了实现10年梦想的《盗梦空间》;讲述父女情的末日影片《星际穿越》;讲述敦刻尔克海滩战役的《敦刻尔克》,还有继续玩弄时间等待上映的《信条》....

 

严格来说,诺兰总共拍摄了10部大作,取得世界影坛都为之瞩目的成绩。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选手,到撬动巨额资本的成功商业片导演,在观众与好莱坞的期望之间,在自我的坚守与创新之间,诺兰一直都在维持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平

 

02、那些游离于真实与虚假的创新

 

我们深挖诺兰带给观众的震撼体验,我们发现他一直在营造种种飘忽不定的不确定性,作为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诺兰解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形成新的非线性叙事超文本结构,并配上难辨真假的情景,让虚虚实实变得更加魅惑,直指人心后更加酣畅淋漓。

 

若要评价诺兰在美国电影制片史以及艺术片史取得的成就,我们更倾向于围绕他的这些创新而展开。

 

其一、打破时间的限制

 

我们常见到的线性叙事电影,基本是以严格按照时间发展来推动电影的进程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束”的直线行进套路。如果打破这种有序模式,便是非线性叙事。

 

而在电影圈,诺兰虽不是第一个使用非线性叙事的导演,但论得心应手绝对是能排在前几名的。

 

500

▲《追随》中游离的谢尔比

我们在《追随》中见到主线被完全打碎,肆意拼接,故事变的扑朔迷离且充满魅力,就在最后主人公比尔去自首,观众以为真相大白时,导演通过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将观众之前认为的真相彻底颠覆,观众还未消化之际,最后一个镜头又将一切变的模糊不定,所有人彻底的被诺兰“玩弄”了。

 

当然非线性叙事还有更多错综复杂的玩法,这其中就包括戏中戏、多重时空等

 

500

▲《盗梦空间》中的无视物理规律的梦中

比如被誉为好莱坞十大难懂电影之一的《盗梦空间》就是典型的戏中戏,电影中有一群可以筑梦的人,梦的设计者也可以借此进入别人的梦境,梦中梦,梦中梦中梦...主人公在梦境与梦境,梦境与现实中来回穿梭,形成多线并行的效果。

500

▲《致命魔术》中逗小孩的贝尔

 

多重时空的代表作就是诺兰的《致命魔术》,在这部作品中,诺兰匠心独运的用两本日记本来进行时空的转化,一个完整的故事被切割成了三个叙事线,即影片正常的叙事线;波登所读的安杰的日记的内容;波登自己笔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行进,这三个主线又被切割成了n个细小的交替片段,乱中有序,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以上这些在诺兰作品中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逐渐让时间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幻化成了一个独特的时间观——空间感的时间,时间的线性逻辑被打断,只剩下纯粹的现在,漂浮着各种孤立的符号的空间

 

其二、永远不确定的答案

500

▲《盗梦空间》中充满争议的陀螺

 

《盗梦空间》结尾处旋转陀螺的暧昧不清,代表着柯布已经回到了现实?还是继续被困于梦境?恐怕一千人有一千个汉姆雷特。

 

毫无疑问,诺兰是设置悬念的高手,诸如此类的手法在他的电影中不胜枚举。

 

正因为诺兰不按照常规故事规则来构筑故事,而用他那独一无二的贴式风格将故事中的谜团悬上加悬,在故事更加饱满的同时,也更加错综复杂,更具有勾人心魄的魅力。

 

究竟故事的真相要如何得知,诺兰也通过人物自身的不确定性来给观众结局的不确定性,诚如《记忆碎片》中的谢尔比在被告知自己只不过是被利用,被杀死的妻子根本是子虚乌有,而这时候谢尔比依旧不愿相信事实,仍旧去伪造了一个所谓的杀人真相去给自己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这时候观众就更加迷惑了,我们应该是相信他,还是不相信他?

 

关于故事的模棱两可或是模糊性,诺兰自己是这样做解释的:

 

“我觉得模糊性满足观众的唯一途径就是,你要非常清楚你在想什么,并将模糊性建立在这个非常坚实的观点之上,让模糊性来自于人物自身的无力和观众与人物的校正之间。” 

诺兰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复杂人格的展现,不确定的答案展现,将电影导向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给予了观众更多更深的哲学思考。

 

其三、情景的真实与虚拟

 

当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被数码技术所颠覆,数码技术通过复杂的成像技术以及处理过程去再现客观世界,并运用虚拟的拍摄手法去完成传统特技无法完成的镜头。比如我们常见到的汽车相撞、大楼爆炸等等。

 

当这些电脑特效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人们也不禁在思考,现在的电影究竟是对客观现实的还原,还是再造的另外国度

 

500

▲《星际穿越》中黑洞效果

在诺兰的大电影中,如真如幻的大场面场景众多,《盗梦空间》的绚丽至极随自己心意的梦境世界;《敦刻尔克》中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的背水一战;《星际穿越》中的引起无边遐想的黑洞与四维世界......

 

这些虚假让我们相信它们是真实,并让我们无法自拔的投入其中,这种时常混淆了历史真实与虚拟真实的界限的操作,并非诺兰一人的特色。只不过诺兰在构筑迷宫,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后现代人的心态:他们拒绝焦虑、恐惧、迷茫,他们渴望在这些影片中躲避真实,又享受虚假的真实

 

其四、主题与形式的创新

 

诺兰钟情于超级英雄、科幻、心理犯罪和悬疑题材,在这些已经趋向大众化的类型中,诺兰做到的是在主题与形式的创新。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时常关注关于主题维度的刻画。例如对身份性的认同,以及一些心理学主题的呈现。

500

▲《盗梦空间》中被困于梦境中的妻子

 

无论是《记忆碎片》中谢尔比的妻子,还是《盗梦空间》中柯布的妻子,亦或是《致命魔术》中的安吉尔的妻子以及离他而去的助手,迷失女人的意向赋予诺兰电影一种浪漫主题:男人注定是充满悲伤、不幸与孤独的。盖·皮尔斯、休·杰克曼、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表演又为这种围绕身份认知与对痴迷情感的刻画,在电影原本严谨的主题上增添了一丝情感性

 

或许这些心理学的呈现并非多么标新立异,但你不能否认诺兰的处理不落俗套,且达到一种鹤立鸡群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在《蝙蝠侠》系列看到他的另外一些创新。

 

安伯托·艾柯曾经抱怨说,明明可以毁天灭地,一瞪眼就能推着地球走的超人,却闲的跟普通警察一样去抓捕罪犯。诺兰则试图将抢劫、暴乱、追逐、爆炸、绑架等惯常的犯罪行为融入到了社会政治的庄严氛围中,有力的回应了艾柯的指控。

500

▲赋予超级英雄的人性一面

 

《黑暗骑士》唤起了关于恐怖主义、酷刑、监视的理念,以及让公众了解关于他们英雄真相的必要性。无疑,这种做法看上去雄心勃勃,但却成功赋予这些虚构的超级英雄一种重要性,让我们以新的角度与视野去看待那些超级英雄的人性一面。

 

诺兰在时间与空间的海洋中穿梭游行,用他构筑的虚假的真实,唤醒我们的自我认知;用他设置悬念的技巧与手段,激发观众的极大兴趣;还用他那精于设计的主题植入,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表示出不屑于谈论诺兰的电影。

 

03、在争议与期待中拯救影院

 

对《信条》充满期待的评论家会好奇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诺兰,一部接一部的刷新票房纪录,也有另外一些人指出诺兰作品的技术瑕疵,好奇又是什么让诺兰拍出这些毫无情感与艺术感,只会单纯愉悦大众,让观众荷尔蒙上升的糟糕作品。

 

500

▲或许是最成功的《蝙蝠侠》系列了

在一篇视频论文中,批评家吉姆·爱默生甚至一帧一帧的将《黑暗骑士》中镜头序列所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并认为这是影片中“最明显的、最令人头痛的缺点”之一。

500

▲《盗梦空间》中翻转着的大楼

 

甚至最负盛名的《盗梦空间》,其开场白也被评论家A.D.詹姆逊指出其剪辑手法的笨拙,詹姆逊毫无遮掩的指出,它的13个镜头完全可以减少为7个,甚至更少,这样观众更能参与其中。

 

中国电影学者戴锦华在点评第90届奥斯卡影片时,也直接的说过自己最不喜欢《敦刻尔克》,并称自己是“诺兰一生黑”。

500

▲评论两极化的《敦刻尔克》

 

的确《敦刻尔克》受到了很多诟病,诸如纯靠汉斯·季默的配乐烘托氛围,“谢巴德音调”的运用,会造成高潮即将到来的感觉,但这种通篇给人高潮感又无实在高潮的感觉,却有些视听疲劳。此外还有平行剪辑的三条时间线,实则是有时间差的,交汇在一起会让人产生错觉。

 

如今的导演是很难禁得起严厉、细致、毫无不留的手术刀般的剖析,不能否认爱默生等一些批评家对诺兰影片的剖析是不失偏薄的,尤其是视听体验上面的策略与严谨性。

 

但笔者依旧觉得用平淡无奇的句子也能写出惊心动魄的故事,诺兰的部分场景的运作是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效果的,你依旧是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一些电影创作的道理的。比如说他认为,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事情的发生,比起展现角色的背景、性格和情绪,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在其过往的十部长片有7部进入IMDb前250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500

▲《星际穿越》中时间旅行的代价:父女的分别

 

毫无疑问,诺兰对待电影的态度又是极其严谨的,诸如《星际穿越》中那引人入胜的以最先进的方式探索时间旅行的实现方式——当他们远离或靠近黑洞时,时间效应引发差异导致的时间变化,也是在其拜访众多业内顶尖专家后作出的设定。

 

500

▲诺兰做客记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诺兰的脑海中总是充斥着各种让人啧啧称奇的创意,尤其是有关类似《星际穿越》中时间概念的开发,在他2018年做客记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时,诺兰分享了诺贝尔将获得者,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传授的让灵感迸发的心得:“当你把理论物理学当做天体物理学概念来掌握时,它们会为你提供许多关于相对论,以及其他科学理论的故事灵感。”

500

▲《信条》预告截图

 

于是在《信条》中,诺兰又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被外媒猜测为时间反转,但被诺兰本人否认是时间穿越的新奇概念。具体何种涵义,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拍摄期间,主演罗伯特·帕丁森表示对它的独创性感到惊讶,甚至觉得看似是不可能实现的的,怎么能拍成故事呢。这无疑又加强了我们对《信条》的期待性。

 

在片方、院线以及观众,都在迫切希望影院开门之际,即便《信条》几经改档,都无疑是整个下半年全球影院最受期待的提振市场的一大强心剂。

文:一护vs鹏

来源:一护vs鹏(pengpengidy)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