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产航母未来的“千里眼”,这些老飞机曾为之鞠躬尽瘁

500

今天咱也要“开局一张图”了,没错,就是上面这张距今快有九个年头的图。算起来这个试验机的交付仪式,居然比歼-15原型机的首飞还要早个十几天。

光是海上预警机平台几个字儿,就足以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更不要说边儿上这个看上去似曾相识的机体CG效果图了。我们先把背景里的字儿读一遍:“海上预警机平台关键技术验证机强度试验机交付仪式”。很多读者总是吐槽,说我老是用长句子,影响他们阅读了;现在您该知道,有时候真不是我想写那么长,官方那套嗑......经常比我写得还长啊。

500

进行整机强度试验,最次最次也是重大改型才有的待遇

所以我们再把上面这句话扒开来看。首先这是一架强度试验机,强度试验机一般都是服务于一个型号的研制的,而这架强度试验机对应的就是一个“关键技术验证机”型号。其次,技术验证机也是要对应特定的研究方向的,而这型“关键技术验证机”对应的就是“海上预警机平台”,也就是舰载预警机关键技术验证机。

舰载预警机关键技术验证机?就是它了。下文我们也将称它为JZY-01。

500

500

该机是在一架运-7的机体上改装涡桨-6C发动机,并加装“大盘子”和全新设计的尾段而成,也许以后会在博物馆看见这位舰载预警机先驱者的身影?

那么什么是关键技术?我们回到开头那张图,把右上角这个CG图放大一点:

500

甭被里面这个蓝色的图片水印干扰,显然其预警雷达天线罩(下文简称“大盘子”)和整个尾段部分的颜色,是与飞机其他部分不同的。大家都清楚,这种条幅上的效果图,一般都是能懒则懒没啥渲染,既然还做了个分色效果,那就不太可能是作者闲得无聊所为......

500

这都能炫富.jpg

目前世界上唯一发展出实用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国家,实在不是谦虚,就一个。E-1和E-2两代预警机,平台布局上都是双发螺旋桨平直翼,乍看跟一般中小型运输机大差不差,差的就是背上多个大盘子和垂尾的数量。既然舰载预警机验证机是拿运-7这种中小型运输机的机体改装的,那外观上需要改变的,自然也是这俩地方。

大盘子让舰载机平台成为预警机,多片垂尾提供的额外安定性(由于航母机库较矮,加上减少雷达探测盲区的考虑,采用单片高大垂尾设计并不合适)让舰载预警机能够安全的飞行,此谓之“关键技术”毫不为过。

500

E-2的垂尾特写,这图第一眼容易看出偏差

国内之前没有搞过这个级别和气动外形的预警机,所以大盘子及其支架的设计是否和这类飞机平台的气动设计匹配,尺寸重量相比原机明显变化的尾段是否与整机协调,都需要在JZY-01上完成包括试飞在内的全面验证。因此在型号试飞前,还需要专门的强度试验机进行强度试验。而由于平台本身十分成熟,所以强度试验的重点,自然是那两个在顶图中颜色不同的部位。

为了保证试验进度,该机的强度试验现场,是尽可能参照E-2进行强度试验场地的公开图片设计的。尽管有些依葫芦画瓢,但所得数据也成功保障了JZY-01试飞原型机的首飞,以及后续几次试飞。

500

网上的一张JZY-01模型图,但实机并未验证机翼折叠

然而时至今日,网上从没有流出过一张该机试飞的图片,导致很多人都认为该机从未飞行过。而且该机在2012年左右意外爆出图片时,也已经处于地面展示状态一段时间了。费了如此一番周折,试飞架次却如此之少,又是何解?

众所周知,舰载机着舰时的下降率比陆基飞机下降时要大很多,比如E-2C的着舰下降率高达7.6m/s,类似级别的岸基运输机着陆时只有3.1m/s,足足大了两倍多,所以承受的冲击载荷也要大很多。而在拦阻滑跑过程中,机体还要承受2.5-3个G的平均减速过载,瞬时过载甚至能达到5G左右。

500

通过尾钩分叉设计、增加减振缓冲装置等措施,E-2控制住了拦阻制动对飞机结构的不利影响

而运-7飞机在设计时完全不可能考虑到这些舰载机设计元素,而且为了一旦出现迫降等意外情况时,尽可能确保断裂的部位在机体中段,降低断裂发生在其他部位,进而出现后果更严重的二次损毁的可能性,运-7还延续了安-24飞机在机体中段的结构“断裂带”设计。不难想象,这样的结构在拦阻着舰时将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500

为了验证着舰这种“可控坠落”的冲击程度,国内还调用过安-24运输机的机体进行坠落试验

所以,JZY-01能验证的主要还是雷达气动和结构适配性,以及垂尾结构和气动控制两大块,再就是初步摸索下在这个等级的机体内部,如何安排空间布置设备。至于和上舰有关的项目,它就基本不具备更多的探索价值了,其局限性还是非常大的,这也是该机试飞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

500

到了这一步,耐心等待就是

如今随着武汉那个“水泥航母”上舰载预警机调度模型的曝光,国内首次跳出安-24/26飞机的框子,搞一款全新的舰载双发涡桨平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布局上到底是保守的四垂尾,还是更有利于减阻减重的双垂尾呢?也许还得更关心我们啥时候能搞定传说中的50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吧......不过在我看来,首飞阶段先用3800千瓦级的涡桨-6C顶着,不丢人。

谁叫全世界就剩下咱们一个跟强敌膘着劲儿的呢。

500

要不是看到这块板子,我都不知道它叫啥

500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扬基帧察站”获取更多内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