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一场现代的裹小脚?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女神进化论  

「不整吧,觉得自己丑;整了呢,怕疼,怕失败,怕后遗症,还怕被别人说啊。」

坐在我面前的杨小鑫(化名),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相貌并不出众,但也绝对谈不上「丑」。

但她认为自己的下颌骨过大,鼻子不够精致,颧骨过高,下巴不够尖。

「整一下会好很多。」

据《纽约时报》报道,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

中国医美整形市场增速已远超全球增速6倍。

整容的争议声似乎开始逐渐减少,能够接受「整容」的人变得多了起来。

与此同时,更多的女性和小鑫一样,陷入了纠结的状态中。

拧巴的新女性

前不久,一档对话栏目中,把不支持整容的王诺诺和花了400万元整容的吴晓辰放在了一起。

节目播出后,评论一边倒地倾向了吴晓辰。

镜头中的吴晓辰大大方方,侃侃而谈。

而王诺诺让观众感到不悦的除了她的居高临下的攻击性以外,还在于她的「拧巴」。

她反对整容,并说自己不想关心外貌,却因为觉得「这边脸大」询问摄影师是否可以更换座位。

500

在社会整体仍然对女性的容貌有着比男性容貌更高的要求的时候,想为女性创造新的价值体系的「新女性」便夹在了「是」和「应是」的进退两难中。

进,你将损失以现在的标准下的利益。

退,你违背了你内心那个「不对」的声音。

这个「不对」就是女性的繁殖价值(生育和抚养后代的价值)是否仍然应当大于生存价值(为后代提供必要生存资源)。

「我国整形约1:13的男女比例。」

央广网的报道中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汪永安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很明显,社会对于女性外貌的要求仍然是远远超过男性的。

从大部分人对前不久被禁言的 Ayawawa 的反馈来看,大多数人站在了反对的一边,认为她的理论是社会的倒退,女性不应该完全顺从男权需求,双方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共处的状态。

虽然客观上,女性仍然处于繁殖价值大于生存价值的状态,但这个「应是」的答案似乎很清楚:

女性和男性的繁殖价值和生存价值在宏观上来看应当相等。

然而,在整形这个问题上,似乎大家的立场并没有那么坚定。

「女人天生就爱美嘛。」

杨小鑫说。

真的是这样吗?

病梅馆记

人类的基因里有天生对美的标准和追求,追根溯源,都和生存繁衍有关。

对称的长相,光滑细腻的皮肤,明显的女性化特征,都是「身体健康,益于生殖」的表现。

但基因先天偏好的「审美宽容度」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

从宏观上来看,这对于人类整体繁殖更有利,确保更多人可以找到合适的繁殖对象,也同样保留了多样化程度,提高了人类的抗风险性。

除了基因里以「健康」为标准的美以外,一些时期特定的审美,却对社会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给女性带来痛苦的,并不是宽容度较高的基因偏好,而是由社会文化带来的单一、苛刻乃至畸形的审美标准。

这些审美标准,导致大多数女性原本健康正常的躯体在这个标准下变得丑陋不堪。

从过去古代的「三寸金莲」、欧洲的「蜂腰」,到现在的「小鸟腿」「筷子腿」「4A腰」「小V脸」。

无一不是如此。

500

按照现在的「小V脸」审美,我国70到80年代的许多当红女星怕是都要削腮磨骨。

现在当红的女星,几乎都符合「小V脸」的标准。而很多这些符合「标准」的,也都是去做了整容。

500

下面这张图,是中国女性的平均长相。

500

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小V脸,山根不高,鼻翼也较宽,更没有「平行欧双」。

如果这样一位女性开始觉得自己「脸过大」,「鼻子不够精致」,而需要整容的话。

这意味着大部分中国女性都是「脸过大」和「鼻子不够精致」,都需要整容。

就像大多数不裹脚的女性会觉得自己脚大而得裹小脚一样,是不是就有点病态了呢?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我们现在很少听说过给脚整形,拆肋骨在整形手术中也非常少见,现代社会不仅深知裹脚和拆肋骨对于健康的影响,而且对脚和对腰的宽容度也都提高了。

「品头论足」,是个贬义词,原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

现在我们不再「论足」了,但仍然在「品头」和其它部位。

你以为的「自由」并不是「自由」

随着娱乐业和整容产业蓬勃兴起,过度修图的照片也充斥着我们的媒体。

我们看到的女星都是已经被修图「整形」过了的。长时间被这样的「视觉喂食」,会逐渐觉得这样被过度修饰的身材才是「正常」的。

500


一个又一个「整容神话」诞生,只要整容,你就会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同时,大量网络媒体用极为苛刻地字眼大肆批评着艺人们的外貌。

这是评价高圆圆的腿的评论。

500

类似这样恶意的文章层出不穷。

500

不仅仅是艺人,很多普通人在网络上也遭受过关于外貌的网络暴力。

「我在网上发出了我自己拍的一个化妆教程,收到很多人对于我外貌的攻击,说我鼻子大得像大蒜,还有人说我这么丑应该回炉再造。」

在某个内容分享平台上关注量不到一万的Lydia(化名)说,声音有些哽咽。

「这也太玻璃心了吧!」

而这样的「受害者有罪论」也并不少见。

说这样话的人,你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面和别人说出这样的话吗?你会这样和你的朋友说话吗?

藏在屏幕鼠标键盘后面,让这种语言暴力更加肆虐。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对他人样貌的宽容度开始降低,对自己的容貌接受程度也开始降低。

可能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对当事人的伤害可能是巨大的。

「我很害怕别人注意到我的鼻子。」

我的另一位采访对象小阳(化名)说这句话的时候,下意识地用手背遮了一下鼻子,好像很担心我盯着看太久。

小阳告诉我,她从小成绩都很好,老师们很喜欢她,而且样貌可爱,所以从来没有自卑过。

但是,高二时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小阳人生中的一个小转折点。

「哇,小阳你的鼻孔怎么这么大?都可以把手指插进去了!」

这是有一天早自习的时候小阳听到另一个女生的话。她感到不知所措,赶紧捂住下半张脸,低着头继续背书。

自那以后,小阳总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朋友、家人,「我鼻孔大吗?」、「我鼻子真的很难看吗?」

小阳逐渐不敢抬头看别人,不敢与人对视。

「不修图就不敢发照片。」

「不化妆就不敢出门。」

在以前看起来病态的情况,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正常的状态。

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有朝一日,「不整容就不敢见人」就会和「不裹小脚就嫁不出去」一样也会变成了正常的状态呢?

当某种选择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压力,你以为的「自由」其实并不是「自由」。

集体焦虑

「我不敢把头发梳起来,我的脸太大了。」

「我一直在节食减肥和暴饮暴食之间循环往复。」

「我用了美颜App之后还是没有她好看。」

……

我们在上周做了一份调查。

在我们调查的400个女孩中,有206个人认为自己整体形象不佳,因此非常不自信。

其中180位女孩,觉得自己很胖,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有27.5%的女孩选择或者计划进行整形或医美。

500

顺从还是改变?

在过去的两年里,吴廉姆斯(化名)对自己的外貌做了大大小小的调整——颧弓降低、鼻综合、假体隆胸、美白嫩肤、纹眉等。



500

*图片由新氧达人「吴廉姆斯」本人提供

吴廉姆斯还记得做完第一个手术后,当麻醉药的药效褪去,她的第一感觉是「兴奋」。

好朋友看她肿着一张脸,哭着问她难不难受。她却很开心,大概是为自己终于跨出了这一步而感到如释重负。

变好看以后,吴廉姆斯的生活逐渐有了一些细小的变化。

「以前到工作单位报到,提着大行李箱也没人帮忙,而现在连出门都有人帮忙开。」

变好看以后,吴廉姆斯感到内心的负担在慢慢减轻,做任何事都会比以前更加自信。

无疑,从微观个体上来看,吴廉姆斯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并且有益于自己的选择。

享受到了整容后带来的社会正反馈的女性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像文章开头的小鑫一样纠结的女性压力也越来越大。

「周围的人都开始整了,我4个闺蜜有2个都整过,还有1个打过肉毒,我看着她们整了都挺好的,她们也都支持我。」

杨小鑫说。

「但是我还是很担心整容的负面后果...」

不知道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不整容的人变成了和当年不裹小脚的人一样会受到更大的社会压力。

而现在那些纠结着要不要整容的姑娘们,可能就是当年在裹小脚快要普及起来的时候纠结要不要裹小脚的姑娘们一样的心情吧。

也许她们也曾有过同样的想法:

「不裹,觉得丑,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裹,又疼,又影响生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