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中国没有殖民地,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江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不像英国这些早期的工业化国家,本来土地就比我们多,很多的殖民地可以缓解问题。自己的国家养不下来的人就到殖民地去,自己国家没有的资源就到海外去获取,我们当时是没有这些条件的。所以总体来看,至少从经济逻辑来讲,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是停留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抉择。

建国之前,党和中央领导人设想,要先进行一段15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所谓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实行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都发挥作用,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发挥作用,同时也对外开放,这比较类似于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做的事。

500

但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只用了不到几年的时间,就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实施了计划经济,实现了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外交上,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想从经济发展本身的逻辑来讲一下。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启动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安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我们现在一讲经济增长,更多的是指GDP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当时我们面临着更紧迫的,4万万同胞要吃饱。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威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必须有基本的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基础。这三个目标是有一定程度的矛盾的。把资源更多的放到重工业上,就可能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新中国头几年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选择,提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500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重工业只占20%多,当时大部分工业是轻工业,主要是纺织业和食品加工。1949年我们人均工业品产量很低,当时人均石油可能只够今天开几公里的汽车,人均钢产量只够每人打一把菜刀。在这种情况下,1950年时,天安门广场前面的公共汽车都是没有汽油烧的,烧的都是煤油,公共汽车上要驮着一个大袋子。

500

这些决策实际上并不是有一个顶层设计,也更不是仅仅的从模仿苏联或意识形态的角度,而是有一个本身的逻辑过程。这个逻辑过程的第一步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的原因是当时民族的工商业遇到了困难。当时的民族工商业主要是纺织业和食品加工,它主要的原料是来自于农业部门。当时还没有化纤,没有这些工业化的原料。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的统一市场形成了,社会安定下来了,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民族工商业很快就遇到了经营的困难。

上海1950年4月爆发了一场危机,史称4月危机。中央派陈云同志到上海处理这次危机。他经过分析发现,实际是因为我们没有重工业基础,轻工业发展起来也缺乏必要的原材料,所以就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开始的时候是通过国有经济的力量,帮助民族工商业解决原料以及销路问题,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公私合营。

第二步,因为重工业基础限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重工业主要的是解决能源、机器、原材料的问题。没有这些,我们的轻工业发展不起来,农业也升级不了。我们当时的农业还是小农经济,如果没有重工业,也没有办法提供化肥、良种的改善,以及农业机械这些条件。加上我们军事工业的需要,很快就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方针。苏联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支持,所以形成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格局。

500

重工业优先发展,紧接着又产生了第三个问题。重工业,我们知道它是初始的投资需求很高的。建工厂、建能源基地,都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才能启动重工业化的进程。那时中国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人均只有几亩地,人均的占有的粮食产量只有300多市斤。大家计算一下,如果只有300多市斤的粮食,相当于一天只有一斤,还不包括我们要吃的蔬菜水果禽蛋,仅能够勉强糊口的水平。这种情况下重工业要优先发展,我们又必须从农村积累一些剩余产品才能够集中到重工业部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进行了农村的统购统销和农业的合作化。就是消灭了农村的市场、市场机制,过去靠私人之间粮食的买卖,当时就被禁止了。由国家统一地去按照固定的价格,向农民进行收购,留够农民的口粮,剩下的粮食都转移到城市里来支援工业化建设。这种机制实现了把有限的农村的剩余,集中到城市和工业部门,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500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还有国民党的建设时期,也在努力地想启动工业化。但因为没有解决好,怎样从农村比较公平又稳定的积累剩余的问题,所以导致了现代化进程的中断。我们通过政府的组织力量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本身来看,它是破坏了农村的市场机制。确实城乡之间存在的剪刀差,也对农民的生活有一些影响。但从整个当时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应该说这是退而求其次,是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办法。

第四个,因为我们要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它没有完整的市场机制的,比如能源、原材料。在它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没有下游产业来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消费这些重工业部门的产品。如果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市场只会把资源配置到收益比较快、投资比较小的领域,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力。为了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我们就实行了计划经济。

500

照片上的就是运十,也是当年上海生产的,它是1970年立的项。当时就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把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都集中起来,生产这种具有战略性的产品。

第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把有限的剩余产品都放到重工业部门去,大家吃饭怎么办?生活怎么办?当时配套的也有一个机制,你吃油条、豆腐、骑自行车、穿衣服都要靠票证。票证实际上是一种平均分配的制度,当然对人民的生活也有影响。

500

上面这几个制度,实际上互相之间是有联系的,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在一个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更好地集中资源来实现现代化。当然这些制度如果分开来看,每一个制度好像都有问题。我想多吃几个油条,没有票我就买不到。农村我卖粮食,想卖贵一点,国家也不允许我卖。分开来看都有问题,但从一个系统看,作为起点低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你既要维持人民正常的生活,又要集中资源去实现现代化,又要保护国家的安全。这些制度组合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

500

因为我们不像英国这些早期的工业化国家,本来土地就比我们多,很多的殖民地可以缓解问题。自己的国家养不下来的人就到殖民地去,自己国家没有的资源就到海外去获取,我们当时是没有这些条件的。所以总体来看,至少从经济逻辑来讲,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