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的悲剧:当老年人老无所依

500

小油条是非凡油条的新栏目,尝试以一千字的篇幅展现非凡油条常规文章难以抵达的世界深处的某一点。

篇幅比非凡油条更短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方便我们追热点),口味保持一贯的爽脆,敬请关注。

作者:小虾饺

编辑:养乐多

由于某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经济尚未达到成熟期,就出现了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人口膨胀的现象。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就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96%,几乎达到了国际7%的红线。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早在近20年前,我国就已经差不多达到国际上对老龄化国家规定的标准了。

根据联合国2015年的预测,到了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71亿,比例会达到27.6%。

老龄化的形势如此严峻,养老压力对于各方面保障并尚不完善的农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农村年轻人更愿意去城里打工讨生活,农村则难免成为城市的附庸,农村老龄化问题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现行的农村养老方式不过两种:社会养老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比较简单,就是一种再分配,主要包括社会救济和农村养老保险。

社会救济体现在五保户制度上,保障吃、穿、住、衣、葬这五项,将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全部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一些地区的五保户甚至直接被集中供养在政府主办的敬老院或老年福利院,是传统乡村集体自养方案的延续。

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前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形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三支柱模式。截至201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亿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亿人,有4900多万贫困人员直接受益。

但实际执行时总会因地方财政紧缺或者五保工作不受重视,存在新的五保户没有纳入救助范围老的五保户多年领不到救助金的情况。这些应保而未保的农村老年人既无生活来源,又无政府保障,生活艰难。

至于新农保则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的参保意识并不强。而且穷人嘛,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对于养老保险这种长期投资不感兴趣。而被寄予厚望的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本来薄弱,无力对新农保进行补助。

集体层面的三支柱瘸了两条,效果肯定不如预期。

所以在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不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也出了些问题。

500

数据来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收入来源依然要靠劳作来进行农业生产,收入偏低且并不稳定。自身养老保障能力差不说,社会保障水平也不高,所以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子女。

可是农村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三种现象叠加,养老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了。

能活过73、84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能养老的孩子却越来越少,更别说还有子女进城务工打拼,又不好带着年迈的老爹老妈,老人村的情况屡见不鲜。

对于年岁已高的老人来说,养老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陪伴。空巢老人在家中难以找到精神寄托,社交生活又十分匮乏,渴望与子女交流而不得,内心有着很强的失落感。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现在有31.5%的农村老人经常感觉到孤独。

就更别提现代社会孝文化的缺失血缘关系淡化,子女甚至不愿意奉养父母,在赡养问题上能与兄弟姐妹吵个吐沫横飞。老人如果不幸有点财产,那家庭矛盾更是无日无之,别想过太平日子了。能给老人们想出的办法,也就是传统相声《卖蜡钎》那样假装自己有货,糊弄孩子们。

重幼轻老的事就更不用提了,高竞争烈度社会里代际重心肯定是向下倾斜的。老人的需求无人关注,他们还要承担起照顾孙子、洗衣做饭的家务,简直生无可恋。

但世上还是有善人,他们是真的下乡去关爱乡村老人的。

他们提供的服务也很多样,有的是带老人看病,有的是带老人旅游,还有的是给老人科普金融知识,当然事后也是要收费的。但是和传统意义上那种卖给你的东西一分不值的骗局不一样,他们卖的东西至少值一分。

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无人照管不说,还要被当韭菜割,真是太难了。

本回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