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局变天,中国威胁论又来了?

刚刚结束的马来西亚大选,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拿下122个议会席次,成功过半并完成马来西亚历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92岁高龄的前首相马哈蒂尔也将再度出任首相。考虑到选前马哈蒂尔曾多次批评前首相纳吉布亲中,又承诺选后要重新审视中马合作的合同条款,甚至还打算重启南海谈判,这让外界担忧,马来西亚政党轮替之后会否意味着中马关系横生变数。

500

马哈蒂尔

应该说,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总体上来看,风险可控。毕竟选前动员的是激情,选后面对的是现实,而这次选举呈现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变动背后的不变。笔者曾经作为国际观选员于2013年前往马来西亚观察当年的大选,此后也都一直与当时认识的马来西亚各界朋友保持联系,对这五年来的种种政情变动也有一定的认识,可以拿出来分享一番。

2013年那次大选乃至更早之前2008年的大选,相对本届来说更富选举激情,当时马来西亚社会弥漫“反风”,尤其是华人,迫切期待结束巫统长期执政的局面,后来的选举结果也证明,华人一面倒的支持华人为主体的反对党民主行动党,而同样以华人为主体,长期加入执政联盟的马华公会,则基本上是以惨败收场。但是,2013年那次大选,反对党联盟人民阵线虽然在总票数赢得了半数,但因为选区划分的缘故,在议会席次上还是输给了巫统为首的国民阵线,错失政党轮替的机会。这也说明,马国毕竟是马来人占据多数,在巫统长期执政的背景下,本就占据行政资源的优势,除非马来人出现大规模倒戈,否则,华人再怎么热情恐怕也无济于事。

正如古人所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历经两次高强度动员之后,马国华人族群面对失败也开始出现消极希望的情绪,再加上他们支持的民主行动党在地方层级也没有表现出很好的执政绩效,比如民主行动党在槟城州就是执政党,却也饱受争议,甚至一度出现政治危机,因而,华人族群在此次选举中基本上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

而巫统则不然,纳吉布保住了政权,大有意气风发之感,因此开始对反对党领导人进行秋后算账,公正党领导人安华(Anwar)锒铛入狱,加上反对联盟人民阵线选后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伊斯兰党出走,一时之间纳吉布自认为已经获得长期执政的资本。可惜后来强推消费税,开始引起社会不满,并让反对党再度集结,一马公司的贪腐丑闻,更让纳吉布进一步失去选民信任,甚至引起巫统内部的强烈反对,很多反对纳吉布的巫统党员,包括上层政治人物也都纷纷出走。

500

纳吉布

也正在此时,一直对纳吉布施政大加批判的马哈蒂尔,也决定正式出山并组织土著团结党,收编了相当一部分原巫统党员。此后土著团结党也加入新的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这是由之前的人民阵线改组而成,加上土团党之后,选民基础进一步扩大,终于获得了战胜巫统的绝佳机会。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虽然这次选举实现了所谓的政党轮替,但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主政的核心力量还是老巫统的那部分人,无论是新成立的土团党,还是更早之前安华成立的公正党,其实都是来源于巫统。换句话说,旧有的族群政治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过去最为活跃的华人以及首投族,都未如上届一样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导致这次选举翻盘的主要还是中老年世代的马来族群,他们对马哈蒂尔执政时期仍有美好记忆,加上对执政党不满,自然很容易转向。

因此,导致选民转向的原因,主要在于马国内部政治氛围的变化,至于中国威胁的相关言论,其实只不过是表象,并没有成为影响选民投票意志的决定性因素。有意思的是,尽管反对党包括华人政党民主行动党都站出来批评中国因素可能导致马来西亚失去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马来西亚举国对中国真的心存疑惧,巫统和马华公会甚至为了争取华人选票,还大打中国牌,着重强调与中国政府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甚至高调挂出与中国领导人的合影,只不过事实证明,华人并没有吃这一套。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竞选过程中,对立阵营都互相批评对方违规悬挂不相干政治人物的看板,甚至很多人还将不少人像看板扯下、拆毁,但唯独那些与中国领导人的合影看板,未收到任何冲击。这也说明,朝野阵营虽然都拿中国因素说事,但其实都不存在对中国的敌意。

500

事实上,马来西亚已经算是东南亚对华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虽然内部马来人对华人的歧视若隐若现,但这并不涉及中国。至于华人族群,年长者仍有强烈的祖国情怀,年轻人即便更倾向于将马来西亚视为祖国,也不排斥与中国的经济连接,之前笔者还曾特定询问一位相当活跃的华人州议员,为何反对某地产项目,她第一句话就是澄清她并不反对中国投资,只是认为中国投资应该多雇佣马国本地员工,购买本地原材料,从而让这项投资也能够惠及本地。这种心态恐怕也是当地政治人物在看待中国因素时的基本立场,值得我们在审视若干批评意见时加以思考。

过去几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不断站上新高度,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也得以在马来西亚破土动工,比如国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柔佛碧桂园“森林城市”,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以及富有战略意义的马六甲皇京港等,都是中马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短时间内如此之多的重大项目出现,确实会给人一种中资大举进军马来西亚的印象,但事实上,这些项目基本上也就是中资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比起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或者美国的长期经营,中国仍然算不上真正的马来西亚外资主力。可惜的是,短期内出现如此之多的中马合作项目,又是纳吉布任内主导推动,中国也不免遭受池鱼之殃,成为马国人对纳吉布不满的受害者。

好在选举过后,新政府也要充分考虑现实需要,贸然中断上述合作项目也并不符合马国的利益,事实上,中马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并不在低层次,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也不全然押宝纳吉布政府,比如在反对党民主行动党执政的槟城州,中国也一样投资了跨海大桥和隧道,至于当地华商,跟中国的关系更是不容小觑。因此,马哈蒂尔上台之后纵使需要兑现竞选承诺,对中马合作项目进行重新检视,最终也不过是做出微调,类似的事情之前也发生在斯里兰卡,该国完成政党轮替之后,也曾打算检讨中斯合作项目,但最终不得不正视可能的巨额索赔以及建设停顿的巨大损失,因而只能恢复合作,甚至还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合作。

不过,对马来西亚政局的变动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参考斯里兰卡的经验可以看到,即便对方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选择妥协,中间仍然会有一系列波折,外交折冲自是不可避免,而时间就是金钱,空转一两年的时间,对中国企业来说也都是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马哈蒂尔政府会不会再如过去纳吉布政府那般与中国合作亲密无间,后续中马合作想要获得更多新项目,将会增加多少困难,这无疑将构成未来中马关系的主要变数。

当然,也不必过分悲观,希望联盟虽然赢得了大选,但其内部组成毕竟不够牢固,大家只是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这才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一旦赢得选举,后续就是政治利益分配的问题,不同政党的矛盾也将再度浮出水面,这也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一再上演的戏码,马哈蒂尔政府到底能有多大的施政能力,从巫统出走的党员又有多少将来会倒戈,重回巫统,这些都在未定之数,从这个角度看,马哈蒂尔纵使有心全盘调整对中关系思路,恐怕也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