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学者:为了内政收益,印军脸都不要了,开始“官方造谣”

500

印度空军参谋长AP·辛格。图源:印新闻信息局

印《大篷车》(The Caravan)8月16日发表题为《虚张声势:印空军参谋长毫无根据的言论反映出“莫迪政治”已渗透印度军事》的评论,指出印空军参谋长AP·辛格(AP Singh)称印军在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中击落巴战机言论不实,仅是为政治意图服务——“民族主义言论”与“模糊证据”相结合的宣传手段,短期内或能激发印民族自豪感,但长期却严重损害印官方信息的权威性以及印在国际社会的信誉。本文作者苏尚特·辛格(Sushant Singh)系《大篷车》杂志的顾问编辑。

8月9日,印空军参谋长辛格称,印空军在“朱砂行动”中击落五架巴基斯坦战斗机和一架支援机,莫迪政府支持者与媒体迅速大肆传播该言论。然而,此说法缺乏影像、残骸、飞行员证词、国际媒体确认等关键证据,仅以“电子追踪数据和雷达反射截面”等技术术语包装,可信度堪忧。在辛格发表该言论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报道巴方如此惨重的损失。

辛格发表此言论明显带有政治意图,声明重点不仅渲染军事胜利,更旨在强调“政治意愿”的作用,呼应莫迪政府的民族主义叙事。在莫迪因特朗普关税措施和拉胡尔·甘地的舞弊指控而声望受挫的背景下,辛格言论意在修复政府公众形象,同时掩盖“朱砂行动”首夜印空军损失。

辛格此举并非印军方首次政治化军事信息发布。2016年印对巴“外科手术式打击”和2019年巴拉科特(Balakot)空袭后,印官方均曾发布过不实战果。在上述事件中,“民族主义宣传”与“模糊证据”相结合,短期内激发民族自豪感,但长期却严重损害印官方声明可靠性以及印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军方通过迎合政治而获得回报,而传播不实信息的代价往往被淡化。若继续此种模式,印未来必然面临蓄意歪曲信息造成的两大风险:一是夸张和修辞掩盖真实问题,阻碍军队内部反思纠错,埋下战略隐患。二是在国际社会日益看重透明度、言论一致性、证据可证实的背景下,印未能提供可信证明恐削弱其在全球舆论场的说服力。

辛格的言论本身也存在逻辑矛盾——他既声称莫迪政府未设任何限制,又称“莫迪政府的唯一目标是打击恐怖分子”,随后迅速提出缓和局势,且回避首夜行动因严格命令而导致的损失。若莫迪并未施加限制,那么印空军首夜作战损失皆为空军领导层自身决策失误所致。然而,事实表明,印空军在行动中仅能攻击特定涉恐目标,无法打击巴军防空设施,最终未能掌握制空权。总而言之,印此种军事服务于短期政治利益的做法或许能为莫迪赢得即时红利,但代价却是牺牲印度长期的国际信誉。

NEWS

 

500

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民意调查结果(左图)与往年民意调查结果对比(右图)。图源:皮尤研究中心网站。

美皮尤研究中心8月13日报道,该中心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全球24国受访者中约47%的对印态度总体偏积极。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在亚太、欧洲、北美、拉美、中东、非洲24国围绕“如何看待印度”开展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47%受访者对印持积极态度,38%则持消极态度,约半数国家的受访者对印态度较此前更积极。从具体国家看,对印态度最积极国家是肯尼亚、英国、以色列,其次是德国、日本、印尼、尼日利亚;对印态度最消极国家则是土耳其、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国;美国、韩国、南非等国则接近平衡立场。对比2023-2025年数据,南非对印持积极态度的比例由29%增长至46%;法、德等国持积极态度者比例持续增长;亚太和中东,印尼、澳对印态度几无变化;韩国民众对印态度下滑明显。年龄层面,巴西、荷兰、日本、英国年轻人比中老年人对印态度更积极,但在美、澳情况则恰恰相反。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层面,右翼主导国家更倾向对印持积极态度。

NEWS

500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行长贾米尔·艾哈迈德(Jameel Ahmad)。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巴《黎明报》8月16日报道,巴基斯坦携手日本推进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巴农村银行账户覆盖率低,现金交易占比高,在此背景下巴国家银行(SBP)计划与日本区块链技术开发商Soramitsu合作,预计2025年内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巴部分地区互联网与电网连接不稳定,日方也将协助巴开发离线CBDC平台。巴具备向无现金经济转型的潜力,为此巴已设立专门委员会并制定国家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26财年底,将活跃数字商家数量增至200万,一年内移动和网上银行用户从9500万增加至1.2亿,并将年度数字支付交易规模翻倍至150亿笔;二是将海外汇款通过银行账户或手机钱包回流的比例从80%提升至100%,以消除跨境现金支付,提高侨汇透明度。

NEWS

500

图源:网络

《外交学人》8月15日报道,印陆军启动多项改革,旨在提升跨境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目标的效能。本轮改革将重组印地面部队结构,并将新增火力整合至现有部队,提升印陆军主动跨境打击能力,突出其突袭优势。改革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建立作为升级版综合战斗群(IBG)的“鲁德拉”(Rudra)新型全兵种旅(all-arms brigade)。它将所有作战和支援部队(包括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炮兵、特种部队、无人机等)整合为一个编队,以提高作战效率。目前,印陆军已将边境地区两个旅改组为“鲁德拉”,其还将拥有独立后勤和作战支援部队。二是组建配备先进武器装备的“拜拉夫轻型突击营”(Bhairav Light Commando Battalions)。它是印陆特种作战排加塔克(Ghatak)的扩展版,一个加塔克排通常由20名士兵组成,专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而每个拜拉夫轻型突击营下辖约250名人员,能够充当“鲁德拉”旅的先锋力量。三是每个步兵营都配备一个无人机排,以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每个无人机排将配备第一人称视角侦察无人机,由20至30名士兵组成。四是重组印陆军炮兵团(Army artillery regiments)。这将重点提升每个炮兵连使用无人机识别、捕获目标等能力,并配备反无人机系统;在炮兵团组建新的特种炮兵连“迪维亚斯特拉”(Divyastra),配备不同类型和射程的巡飞导弹等。

NEWS

500

NCERT为6-12年级学生发布的关于“分治恐怖日”的特别模块。图源:今日印度

《印刷报》8月17日报道,印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ERT)发布“分治恐怖日”(Partition Horrors Day)中学课程模块,引发广泛争议。该模块强调,印巴分治并非不可避免,并指出分治事实上由三股力量推动:真纳提出分治要求、国大党妥协接受、蒙巴顿正式化并实施分治。该课程模块将印巴分治的责任归咎于国大党,称其“接受分治计划”“低估真纳(Jinnah,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领导人)”“未能预见分治后的长期恐怖”。根据模块内容,1946年穆斯林联盟“直接行动日”(Direct Action Day)暴力行动系事件转折点,真纳“要么印度分裂,要么印度毁灭”的威胁迫使尼赫鲁、帕特尔让步。国大党领导层缺乏治理国家和军政经验,加之蒙巴顿将权力交接提前至1947年8月,造成数百万民众在独立时仍不知归属。模块结论部分警告称,统治者的短视可能酿成国家灾难,为实现和平而对暴力让步只会助长暴力。对此,国大党回击称,“这份文件没有实话”,并表示印度教大斋会(Hindu Mahasabha)与穆斯林联盟(Muslim League)勾结才是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正是印度教大斋会最早于1938年提出了分治理念。

NEWS

500

巴特大山洪导致道路封闭。图源:X

巴基斯坦《黎明报》8月16日报道,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8月15日遭遇强降雨引发的特大山洪。截至8月17日中午,山洪已造成巴至少344人死亡,其中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死亡324人。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发表声明称对暴雨山洪造成的破坏深感痛心。巴官员表示,当前救援行动已基本完成,目前重点关注救灾和重建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山洪引发舆论批评巴砍伐森林、建设无序、缺乏气候规划等问题,呼吁政府从“被动救灾”转向“主动治理”,以应对日益频繁的气候灾害。

NEWS

500

印对美十大出口农产品及其竞争国关税。图源:ICRIER《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打击》(Navigating Trump’s Tariff Blow)

《印度时报》8月16日报道,印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ICRIER)发布报告指出,美对印出口商品关税提高至50%造成的冲击有限。数据显示,美对印此轮加征关税涉及608.5亿美元($60.85 billion)商品,占印出口总额的7.38%、GDP的1.56%,整体影响有限。然而,美加征关税恐严重冲击印劳动密集型与高附加值行业,包括纺织服装、宝石珠宝、汽车零部件、虾类等农产品。上述行业不仅出口受冲击,而且直接影响国内就业与数百万人生计。例如,印纺织服装较孟加拉国、越南等竞争对手存在超30个百分点的关税劣势;虾类产品在既有反倾销与反补贴税基础上再加征关税,竞争优势弱于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同类产品。对此,ICRIER建议莫迪政府采取理性谈判、定向救助、多元化出口市场的三管齐下策略,以巩固印长期贸易地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