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遭遇美国最严酷的打压,过去几年的外交政策彻底失败
8月17日,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称,原定8月25日至29日赴新德里参加关税谈判的美方贸易代表团行程已取消,双边贸易协议新一轮谈判可能将延期举行。
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关税。加上此前宣布征收的25%对等关税,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达到50%。这是美国对外征收的最高关税之一。
美国对印度征收的新税率将于27日落地,这次定在新德里的关税谈判会晤被取消,意味着印度期待在额外关税生效前取得贸易缓和的希望破灭。
印度外交部发布声明称,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等行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印度的商品贸易逆差约为450亿美元。美国从印度进口价值870亿美元的商品,包括药品、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以及服装等。印度从美国进口价值420亿美元的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品,以及航空航天产品等。
印度已经作出了很多让步,包括对美国工业品不征收关税,分阶段降低汽车和酒类关税,给“星链”落地印度“开绿灯”。不过,特朗普希望印度打开农业和乳制品行业的大门。而农业及相关部门占印度就业人数的70%以上,对印度总理来说,承受不起失去农民支持的代价。
近日,莫迪首次针对关税回应称,世界经济正面临诸多忧患,形势不太稳定。现在,无论我们买什么,标准应该只有一个:买那些由印度人挥洒辛勤汗水制造出来的产品。
莫迪没有直接点名关税战,只是含糊地要求民众尽量购买国货。美国对印度的突然袭击让莫迪颜面尽失。
2月,特朗普刚刚重返白宫,莫迪是最早上门拜访的外国领导人之一,这都是传统好友的待遇。当时,特朗普称莫迪是“好友”,两国期望到2030年将两国贸易额翻番。
印度也是最早与美国谈判关税的国家之一,特朗普政府4月初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后,一度宣称有望很快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但双方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上的分歧导致贸易谈判陷于困境。
因为印度不愿意让步,美国的态度开始转变。2日,特朗普将印度称为“死亡经济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言“印度并不是全球重要角色”。
美国还加强了与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的关系。
2025年6月到8月间,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元帅连续两次到访美国,特朗普在白宫宴请了这位成功击败印度空军的巴基斯坦高级军官。特朗普直言,印度至少被击落五架战机,那时印度正在全世界宣传打败了巴基斯坦。
1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将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解放武装”及其作战分支“马吉德旅”列为“外国恐怖组织”。
“俾路支解放武装”一直是印度国家安全部门暗中支持的组织,巴基斯坦对此表示欢迎。
同样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国,美国却没有制裁,特朗普似乎铁了心要收拾印度,反转甚至都没有过渡阶段。
之前,印度几乎一边倒地倾向美国,加入对抗中国的奥库斯组织和四国集团,极力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谋划。不断在金砖组织、上合组织内部搅局,这几年的两个组织的峰会连个联合声明都发不出。印度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的重要一环。
印度还希望承接从中国退出的西方制造企业,试图利用西方的技术在制造业赶超中国。
印度关闭了中国244款APP,当时TikTok在印度拥有超过2亿用户,印度下手不可谓不狠。对在印度的中国企业更是穷追猛打,一个小米就被冻结48亿元人民币。印度停止了双方的直航,完全没有考虑过未来可能要与中国缓和关系。
报应来得很快,尽管印度一直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内部捣乱,还是被特朗普认为印度是这些组织的重要成员,之所以靠近美国是希望得到美国的好处,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外加无尽的羞辱。
美国对印度高关税还有一个原因是杀鸡给猴看,印度不愿意在农产品市场让步,美国拿印度当典型,警告其他国家臣服于美国。
这意味着这几年印度的外交政策彻底失败,得罪了中国,现在又被美国抛弃。印度全力迎合美国却遭遇美国最严酷的制裁和最狠毒的羞辱,中国都没有给印度这样的难堪。
印度5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直接投资(FDI)仅有3500万美元,同比暴跌98%,而2024年印度的FDI就已暴跌97%,今年以来继续暴跌,让印度相当恐慌,动辄对外资痛下杀手的印度尝到了苦果。
2014年,印度计划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但截至目前,这一比重不升反降,反而滑落至14%左右。
印度倒向西方并没有得到如期的好处,现在西方变脸了,嘴巴煽得啪啪响。世界制造业最强的就是中国,要发展制造业却断绝与中国的往来,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印度的战略空间被严重压缩,这都是这几年印度失衡的外交路线造成的。美国的决绝几乎没有给印度妥协的空间和时间。
印度开始转向中国,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这将是莫迪时隔7年之后再次访问中国。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认为,调整对华关系可以为印度对冲美国关税战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带来更大的转圜空间。《印度斯坦时报》分析称,目前两国民间都有一些不友好的情绪,而中国将在天津举办上合组织峰会,为中印领导人会晤提供了契机。
18日,王毅应邀访问印度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印度斯坦时报》、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称,这是中国外长三年多来首次访问印度,这既是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去年12月访华的回访,也是为印度总理莫迪本月底来华所作准备的一部分。此访被视为两国继续保持外交接触的重要一步。
王毅的到访应该是为两国领导人会晤打前站,同时看看印度在边境问题的态度是否改变。
国内很多人认为印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应该给他机会,这显然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胸襟。印度虽然与西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但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南方国家,有其代表意义,要团结南方国家就绕不开印度。
印度算是个特例,在东西方都吃得开,不给这次栽了,原因是印度自己飘了,站队西方,搅局自己的阵营。
这次给印度的教训太深刻了,西方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站对阵营太重要了。
7日,巴西总统卢拉与印度总理莫迪通电话,讨论深化巴印两国合作以及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美国单边关税举措等多项议题。双方重申捍卫多边主义,强调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挑战的重要性。
关税战后,世界去美国化的趋势已经形成,金砖国家无疑是最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