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灭蜀到灭吴,司马氏为什么等了十七年?

500

灭蜀是在公元263年,灭吴是在公元280年,中间确实是经历了十七年。这期间,魏晋这边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公元265年,司马炎受禅,完成了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

灭蜀之战从战术层面看,确实有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无论是钟会在汉中,还是邓艾偷渡阴平,这两次成功,一定程度上都带有侥幸性。更为侥幸的则是邓艾到达成都城下之后,刘禅既没有据城死守,也没有南逃南中或者东逃孙吴,而是选择了舆梓出降。

但从战略层面看,即使以司马昭算不上太优秀的战略眼光看,灭蜀都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灭蜀之后该如何善后,尤其是如何处理始终不对司马氏日益明确的代魏意图表态的邓艾。也就是说,在司马昭看来,灭蜀根本就无需担心,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

司马昭为什么这么笃定呢?看看在他手里应对的最大危机也就是诸葛诞在淮南发动的叛乱就可以了。

这次战争是整个三国时期动员和集中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诸葛诞集中起来的兵力加上在淮南的军屯士兵,共十六万人,而司马昭用于平叛的兵力是多少呢?四十万人。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整个三国时期,蜀汉方面用于北伐的兵力,巅峰时期也没有超过十万人。而孙权更是有着孙十万的美名,每次大举出兵进攻淮南,动用的兵力也没有超过过十万人。即便是被公认为决定了三国鼎立格局的赤壁之战,曹操方面动用的兵力实际上也没有超过三十万人。

而诸葛诞叛乱只是一场曹魏内部的叛乱战争,诸葛诞方面动员了十六万人,也只是据城自守,连分兵掠地都没敢。而司马昭平叛动用的兵力也并不包括正在关中和陇西地区与蜀汉作战的军队,荆州方向的军队也只是抽调了一部分,其余兵力全部来自曹魏北部战区以及内地的军队。

而这时候蜀汉能够用于伐魏的兵力,实际上也就是五六万人。孙吴在诸葛恪到孙綝,孙峻掌权时期,最大规模一次主动的北伐战争也就是东兴之役,吴军几乎是倾国而出,总共也才只有二十万人,还铩羽而归了。

天下三分,魏有其二,吴蜀两方加起来才只有三分之一。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相互拉锯战和消耗之后,曹魏积累的实力相对于吴蜀两方来说,已经是处于毫无疑问的压倒性优势地位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种局面就是时间在曹魏这边,和平时间越长,对曹魏的硬实力积累越有利。

司马氏当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到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他们都完全不着急去灭蜀灭吴,而是把精力更多的用于继续挖曹魏墙角的事业,以最终实现皇权的和平顺利交接。

灭蜀和灭吴这两次战争,从司马氏的家族政治利益来看,实际上也是内部政治需要远大于对外扩张的需要。灭蜀是为了消灭异己,也就是邓艾,灭吴则是司马炎对自己政治集团班底的一次内部利益调整和分配。所以,名义上的灭吴之战统帅是贾充,但贾充根本就没去前线。

也是因此,司马氏始终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内部稳定和完成皇权转移上面的,而并不急于去灭蜀灭吴。因为灭蜀灭吴对司马氏即将接盘的国家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根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操心。

500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作者:萧武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