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复盘!印巴空战到底怎么打的?阵风怎么被击落的?巴空军的优势在哪里?
印巴空战结束24小时,也该到了战后复盘的时刻,那么,在此次印巴之间持续两个小时的空战中,双方体现出了怎样的战役和战术水平,又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印度空军几架被击落的战斗机是怎样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的,在击落之前可能实施了哪些战术动作,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二。
空中战役的组织角度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表现都不错,相对来讲巴基斯坦空军更甚一筹,其实印度空军在5月7日凌晨的空战中,不能说一团糟,只能说确实是尽力而为了,首先是组织起了80多架飞机的大机群,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目前来看在斯利那加方向,旁遮普邦方向,拉贾斯坦邦方向等三四个战役方向,都有印度战斗机行动,这是看准了巴基斯坦空军规模有限,面对印度空军的大规模进攻不能做到处处提防,总有印军能够突破得手的问题。
同时,印度空军在夜间的行动中,合理选择起飞时间,在凌晨2到3点左右开始出击,机群基本上携带的都是防区外攻击弹药,比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狂暴式空地导弹等等,可以在巴基斯坦国境线之外发起进攻,同时从战后的情况看,印度空军的S-400防空系统、9M96E防空导弹等也都参加了战斗,可以想见印度空军这次是很认真的组织了一个地导和战斗机联合组成的火力杀伤区域,相比2019年,可以发现印度空军的空中战役组织能力是有了些进步的。
但印度空军有进步,巴基斯坦空军的进步显而易见更大,首先巴军紧紧地抓住了这场空战的关键,那就是这是边境摩擦,你出动大机群没用,但是我只要能抓住机会击落你的几架战斗机,那么制造出的新闻效果就足够提振我自己的士气,也足够给印度空军以较大的震慑迫使其停止行动了,因此,巴基斯坦空军虽然出动了30到40架战斗机,但是绝大多数飞机都只是敲边鼓,甚至没有管印度空军发射空地武器,只有其中个位数的歼-10CP战斗机是主攻手,就是奔着印度空军的战斗机来的。
为了确保这几架歼-10CP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应当是集中了全部的保障力量,比如预警机指挥,数据链支持,电磁掩护,地导拦截圈掩护等,从歼-10CP战斗机行动的方向来看,很有可能只有斯利那加,旁遮普两个方向各有一个四机编队,由预警机指挥,同时配属电子战机实施电磁掩护、致盲印军雷达等,这些主攻机群是巴基斯坦空军真正的杀招,保障力量,体系的完整程度都超过了印度空军的机群。
所以,在空中战役组织上,印度空军看似出动了80多架战斗机,却庞大笨拙,战机的数据链之间互相不联通,需要经过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所复杂的转接程序,而巴基斯坦空军虽然出动的飞机比印度空军少一倍,但体系完整,空中有预警机指挥,有电子战机掩护,多机群多方向行动掩护真正的主攻机队,且巴基斯坦空军目标明确,就是要击落印度战斗机,所以双方的体系和战役组织从一开始就高下立判了。
而从空战装备的角度来说:印度空军更是被巴基斯坦空军从主战机型,到配套的空对空导弹,完全压制,这一点印度空军没啥好说的,败的是心服口服,从战斗机单机态势感知能力来说,印度空军几款能打的战斗机,苏-30MKI战斗机配的是N011M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的性能即使放在2010年代也不是很突出,虽然是无源相控阵体制但是信噪比性能不好,后台解算能力差,俄罗斯公开的外贸版本对于战斗机类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20到150千米,这个性能即使是对一些晚期的平面缝隙阵全波形雷达也没什么优势。
而阵风战斗机配备的泰利斯REB-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的架构已经很落后了,完全不是数字阵列雷达,而且只有838个T/R组件,还是上一代砷化镓组件,说是对空中目标探测距离200千米左右,这个数据说真的,很一般,即使是对枭龙战斗机的KLJ-7A雷达都算不得什么好数据,而这已经是印度空军堪称划时代意义的火控雷达了,就这点技术水平,被歼-10CP的雷达完爆。
至于PL-15E空对空导弹,那对于印度空军来讲完全就是个BUG,巴基斯坦自己公开说7日凌晨的空战,有些中距拦射是在160千米外发生的,那这就意味着PL-15E的射程可能还不止标称的145千米,这个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空军现在所有的空对空导弹的射程,目前印度空军手里的R-77导弹,在2万米高空2倍音速互相接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100千米左右的射程,而阵风战斗机在没有配备流星的情况下,使用的米卡导弹射程只有60千米,甚至比R-77还要短,这两种导弹在PL-15E面前简直就是代差,让印度空军的超视距拦射完全处于下风。
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歼-10CP战斗机的相控阵雷达,还是PL-15E空对空导弹的制导雷达,现在来看,都是低可截获概率设计的,所谓的低可截获概率,就是通过有效的频谱管理,降低雷达射频信号被对手战斗机的RWR设备截获、反向定位的概率。
而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配备的雷达告警设备,基本都停留在第三代雷达告警接收器的水平上,检测带宽不够,只有阵风战斗机的雷达告警接收器的性能不错,但苏-30MKI战斗机等配备的RWR设备,要检测歼-10CP战斗机和PL-15的火控信号,现在来看非常困难,而阵风战斗机,很有可能也会被巴基斯坦空军的电子干扰机严重干扰,导致很难分辨出火控雷达的制导信号。
所以,从空中战役组织的角度来说,巴基斯坦空军可能出动的2个4架歼-10CP战斗机机组是干啥来的,就是在预警机指挥下,在电子战机掩护下来要印度空军战斗机的狗命来的,而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大概率首先已经被巴军战斗机给干扰得晕头转向了,加上雷达告警设备可能对歼-10CP的雷达、PL-15的雷达都不敏感。
因此我们估计,绝大多数印度战斗机,都是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甚至是在自以为一切正常、正常飞行的情况下,被巴军战斗机发射的PL-15在100千米外一闷棍击毙,起码掉在斯利那加的幻影-2000,苏-30MKI和米格-29UPG是如此。
而掉在毕夏纳空军基地附近的阵风战斗机呢?还是有些意思的,从现场印度人拍摄的画面来看,阵风战斗机在被击中之前,最后一个动作居然是在抛投热焰干扰弹,而热焰干扰弹,毫无疑问是用于干扰格斗弹,而不是干扰主动雷达弹的装备,如果这一细节没问题,那就证明这架阵风战斗机的导弹逼近告警器最后确实检测到了有导弹逼近的红外热信号,但却因为RWR告警接收装置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可能误判为巴军使用的是红外格斗弹,因此迅速自动或手动启动红外干扰弹抛投设备,这证明印军的阵风战斗机在面对PL-15E的时候,其告警装置同样存在巨大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到底是印度人不会用,还是法国人自己设计的有问题,就不好说了。
▲印军接收的编号001首架阵风战斗机在本次冲突中被击落
分析了双方的战役组织,也分析了空战战术,分析了空战装备,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空军在7日凌晨的空战中,你不能说它没有尽力,其实印度空军真的已经尽力而为了,该上的装备都上了,也尽量扬长避短了,甚至发射出去的空地导弹也都击中了一些巴基斯坦的目标,只不过没打中什么要害目标,打的全是民用目标,如果说印度空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对地攻击,而且不考虑实际作战效果,只是为了巴拉特赢学给三哥民众提供情绪价值的话,那么三哥基本上达成了预期目的。
但是,这场空战从本质上来说,真的是一场技术主导下的空战,印度空军整个体系落后,单件作战装备落后,其庞大陈旧的机群在巴基斯坦空军由歼-10CP和PL-15E组成的刺客面前相当沉重笨拙,被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袭得手,在毫无雷达告警的情况下一口气击落4架,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也证明巴基斯坦空军随着体系作战能力的提高,相对于印度空军的优势已经逐渐拉大成为代差。
如果印度空军还是维持着现有的装备建设路线不进行调整,总想靠买一些先进的玩具就能实现对巴基斯坦空军的超越,那么,这场空战的失败绝对不会是印度空军的最后一次失败,好玩的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