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去了,这些城市也赚翻了

假期前我同事就追了篇五一消费的话题,当时她就跟我说

今年五一消费不简单

果不其然假期结束商务部就推了今年假期消费数据

这份数据显示这个假期国内出游人数+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又创了新高

500

难怪假期消费数据被各地发出了喜报既视感、难怪今年从超级城市到十八线城市都有自己旅游小花边、难怪五一走在上海南京西路老外多到怀疑自己出了国...

数据之下从超级城市下沉到四五六七线的反向旅游成了今年五一最大标签

我们的出境游和国际友人的入境游人数又完成了一次旅游史上的双向奔赴

连休五天的假期被网友打通中间4天后也为这届五一假期打上远距离标签

500

但这些标签化的背后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城市

当历史新高数据裹挟标签遇到34个省级行政区、成百上千的县城之后

这次五一可能是千城一面被打脸最厉害的一次

01

这个假期火的最意外的地方,重庆荣昌

这大概是中国旅游城市历史上火的最意外的地方

以往我们对于网红城市的印象还是淄博和天水这类靠吃赢的城市

荣昌也靠吃,但靠的更多的是人

很难忘记那个穿着东北花袄不断闯入世界级旅游博主镜头里的卤鹅哥

500

当甲亢哥第四次碰到卤鹅哥的时候他自己都懵哭了

而卤鹅哥也几乎以一己之力让全国游客知道了重庆有个叫荣昌的地方

500

这个假期荣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意外火了

五一期间荣昌区接待游客224万人次,同比涨了157%

卤鹅也成了香饽饽,五一期间这里卖出了29万只卤鹅,同比涨了752%

荣昌卤鹅“五一”假期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飙升53倍

也让全国游客知道了这里有很多好吃的,除了卤鹅还有烤乳猪

500

荣昌区也意识到流量的变化,书记带队为城市做宣传

500

假期向社会开放了政府机关食堂,结果又火了一把

小小机关食堂假期也接待了5.4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35万人次

荣昌的火可能是这个假期旅游里最意外的一个

02

旅客和收入的Double King,北京

不知道是不是担心班味太重,越是这种旅游类文字越不想说超一线城市

但不得不说这次五一北京的旅游数据过于亮眼

1791万人次的旅客接待人数、209亿元的旅游花费收入两项数据打破了自己的历史记录

同时这两份数据也双双来到超一线里的NO.1

近1800万的旅游人数是除了重庆(最大的直辖市)之外的最高人数

500

往年还有朋友跟我说别看北京旅游景点多,但消费跟不上

这次北京的旅游花费收入也瞬间打脸了这种说法

209亿元是全国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

我盘了下今年北京到底哪里特殊,首先不得不说北京是老北京

六朝古都的城市底蕴里这就是4A景区最多的超一线城市

长城、故宫、天安门、王府井、什刹海...似乎只要你数就可以一直数

500

截至2025年北京拥有71处4A景区、9处5A景区©地图大百科

哪怕是北京的公园这个五一都接待了近931万人次的游客,其中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圆明园遗址公园排名公园人数前三

另外北京在资源之上也做了不少“研发”

比如长城旅游,过往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拍照留念,这次开发了夜长城项目

像八达岭的夜长城灯光秀实景重现长城历史、慕田峪夜长城打造了星空影院、居庸关夜长城还推出了街舞大赛、音乐节,主打过夜消费、深入旅游

很难想象一直冠绝国庆榜首的北京这次也跑赢了五一

03

上海,可能是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城市

作为全国含“外”量最高的城市,上海在这个假期里有项数据创新高了

不是旅游花费收入,虽然这项收入也>200亿元,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

今年这个假期上海的入境消费火了

最先火的地方是携程、飞猪这类第三方平台里入境游订单里,上海、深圳、广州、北京都榜上有名

500

但上海的入境游今年格外火

假期结束上海的境外来沪消费数据达到4.55亿元,同比全年同期涨了211.6%

同口径数据里北京的入境游消费涨了48%

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里各地入境游订单量都在增长,同比平均涨幅173%

要知道受到关税战的影响同款产品在美国和国内的价格天差地别

同时又受到“即买即退”政策影响,于是关税战之后不少外国游客会在上海、义乌这些城市不断扫货

而上海得益于港口城市以及本身外国居住者众多,所以涨幅惊人

为了便利外国友人来沪消费,上海也将离境退税业务玩出了新花样

这个假期前夕南京路上的大丸百货离境退税开单自助终端成功开具出全市第一张自助办理退税申请单

500

©上观新闻

这让以往手续繁琐、排队至少半小时的退税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

这个五一假期也让上海的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所以今年不少网友开玩笑说五一的南京西路逛街你能逛出纽约大道的感觉

04

出境游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城市,香港

因为是不同海关,所以前往香港对于我们内地居民而言是出境,而对于香港居民进入内地又算入境

今年出境游有多火就不用我多说了

而这里面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香港

香港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10万人,其中内地赴港游客就增长了20%

特别是假期第二天,内地赴港游客达到假期峰值的26.7万人,同比上升了40%

福田口岸因为游客太多一度导致手机网络瘫痪,传统港片里的尖沙咀、铜锣湾这些地方的老牌店铺都大排人龙

500

©香港01

微信统计的五一消费数据里,今年五一内地用户在香港的士使用微信支付消费笔数居然同比上涨了643%

500

©微信官微

今年出境游里的香港比我们想象中的火

05

反向旅游也让这些城市有了自己的姓名

反向旅游是我们去年从各大第三方平台发布的报告里发现的关键词

但今年我们发现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那些很少被提及的城市旅游订单开始变多

比如贵州荔波、辽宁本溪、广东清远、重庆武隆、湖北宜昌,这些景区在携程上的核销增幅同比增长50%

接着携程平台上今年五一假期里县城旅游订单同比增长了20%

更夸张的是平台上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

这节奏不仅发生在携程,美团旅游数据里满房的第一名也让人想不到

500

途牛平台上热度显著增长的客源地前十也不是常规意义的大城市

500

其次,反向旅游里自驾租车预定量同比涨了35%

500

消费里我们的定制游订单同比涨了80%,北京、西藏、陕西等老牌目的地增长超300%

500

玩法也变多了,更注重旅游的深度体验

500

所以反向旅游的背后更多的是我们对于旅游的理解和对体验的注重跟以前不同了

我们似乎更注重旅游体验,也更愿意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06

篇幅受限,其实这个五一值得记录的城市远不止上面几项

吃在广州的消费数据突破历史新高、入境游的城市里深圳成了2025年同比最高的城市

同样被老外“宠”上天的还有浙江义乌,托着大大小小扫货包包的不是全国各地去进货的小商贩,而是美洲大陆、欧亚板块、甚至大洋洲的全国游客

哪怕是一杯水果茶也能把日韩游客迷的不要不要

受限于本国这辈子都打不下来的水果价格,日韩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必修课之一就是水果自由

在日本38元/片的西瓜在中国可能只要38元/个

所以你很能理解日韩游客花了不到18元不到就手捧一杯古茗水果茶的时候内心缘何激动,这是他们在国内180都不定能配齐的水果

这样的小故事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稀松平常

今年五一,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达6.3%,数字背后是成百上千、从超一线到六七八线城市共同缔造的结果

作为一个每天盯着政策的人,可能很少能理解我此刻的激动

从2023年开始我们着重于内需赛道

从2024年开始我们启动以旧换新刺激消费,也是从这年开始政府补贴成为消费大军身后一双看不见的手

甚至于去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里我们看到刺激消费首次提前于科技创新位于经济振兴短期手段

所以当春节消费、五一消费不断突破历史新高的时候

你会看到这是可计划可实现的某种兑现

也是这个时候那句刺激内需变得更扎实了一些

以上为正文,来自巧克丽丽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