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我们沙盘推演过特朗普的出招,应对预案充足
深圳卫视《直新闻》
4月21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在京举办“临甲7号”沙龙交流会,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就中国最新经济政策与未来发展作主旨发言,并与中外媒体记者互动交流。直新闻记者受邀参加了这场沙龙,将现场林毅夫答中外媒体记者问的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毕跃/摄
问:若当前关税水平持续,您认为这将对中国的GDP产生何种影响?您认为当前的关税战会否升级为全球贸易战?
林毅夫: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大经济体,尤其我们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体,就像一艘大的航空母舰一样。我相信只要把我们自己的事做好,只要把我们所具有的优势用好,那么今年两会的时候提出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我个人相信还是能够实现的。
我相信美国面临的困难比中国大,因为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说我过去产能生产出来是卖到国外去,现在国外不买的,我找到中国国内的市场或是其他地方的市场。我产能是在这个地方的,购买能力是可以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有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提高的,且这些政策会很快推出。
美国它这些产品过去是从国外进口的,它现在要制造业回流,从投资到建厂,也要一年两年以后。这段时间它东西价格会非常高,会供给能力不足,并且即使它能制造业回流,也是没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它生产的价格也一定会比从国外进口价格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美国的人民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相信美国这个政策是不理性的,不理性的东西它不能持久,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大家团结一致,我相信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问: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发起贸易战时,中方反应相对温和。这一次我们看到中方的反制更加坚决,您怎么看这种变化?
林毅夫:特朗普第一任上台的时候,他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也是一点一点地增加,他并不是一下子全部底牌都翻出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当然也愿意谈。这次不一样,他是一下子那么多牌都出来了。我们是谈大门敞开,要打我们奉陪到底,所以从原则上来说没变化。但是我们与人为善,我们知道贸易是双赢的,贸易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能够携手合作,不仅能够带来我们两国的共同发展,也会给全世界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机遇。
问:中美贸易未来是不是有“脱钩”的风险?
林毅夫:中美会不会“脱钩”,当然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但我觉得完全“脱钩”可能性也不大。原因是什么?因为美国老百姓需要,因为美国的企业需要。你看看现在中国对美出口的智能手机、一些光伏材料等等,已经不扣税了。我想你一定注意到,现在中国的几个跨境电商平台,拼多多海外版Temu,还有“敦煌网”突然间热起来,那都是小的中国商品,通过邮购的方式进入到美国,不用被加征关税。
问:您理论上不排除中美经济上的“脱钩断链”,在您看来最坏的情况下,这种贸易战可能会对美国普通人,乃至全球的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
林毅夫:如果贸易战继续打下去,我想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分析了。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以后,美国采取高关税保护自己就业等等,带来整个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这个可能性并不排除,对任何国家都不好。我们希望这种情形不会发生。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说美国自己国内有问题,老是找替罪羔羊,(上世纪)80年代怪日本,现在怪中国,更早以前也有这样子的,不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表面上短期好像对它有利,但长期对它也不利。我希望贸易争端应该恢复到在WTO的框架下来解决,整个贸易运行还是要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毕跃/摄
问:特朗普声称“所有国家都从贸易中获益,唯独美国被其他国家剥削掠夺”,您如何回应这种观点?结合您对美国政策生态的洞察,您认为特朗普强推关税战的根本动机究竟是什么?”
林毅夫:因为我不是特朗普,所以我只能从特朗普的政策来猜想他对问题的看法。他是一个商人,对自己的谈判能力很骄傲。他认为在国际贸易和政策上,可以像商人一样去营造一个有利的谈判地位,然后来进行交易。
他认为大概除了中国、欧盟体量较大,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体量都小多了,力量、体量小多了,你不跟我贸易你损失大,我不跟你贸易我损失小,我的牌就比你的牌强多了,所以你必然会屈服于我。所以他说有五六十个国家都跟他打电话,都是求着他,让他能够达成这个协议,这是他的牌。但是我想他这个想法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因为我们世界上还是有公义的,如果没有公义,这个世界是很难有秩序的。
像中国、欧盟这些大经济体不会简单屈从于他,因为我们手中的牌至少一样强。连小国也不能屈从于他,因为你现在屈从于他,可能隔几天他跟你要求更多的。我们还是应该恢复到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这样有利于我们自己,也有利于美国的企业,美国的百姓。
问:您怎么看美国关税政策对它科技创新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
林毅夫:它如果对各个国家采取关税政策,我想每个国家同样会对美国的产品采取同样的关税政策,那就会造成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这些高科技产业,它的出口市场萎缩。那些高科技产业的研发的投入非常大,风险非常高,它有多大的利润,取决于有多大的市场。
美国采取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在损害它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使研发成功,也很可能从高盈利变成低盈利,甚至不盈利。这样它研发的能力就会降低,它维持技术领先的可能性就减少。所以总的来讲特朗普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正好相反。
问:我们看到最近中国支持很多外贸企业把外贸产品转到国内市场,想了解一下这对国内消费有什么影响,会有什么新政策出来?
林毅夫:中国也在消费升级,对这种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市场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人均GDP的增加,那会不断提高的,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体的优势。你可以看到国内有一些平台,像京东等等,他们也推出政策,外销产品转内销优先上架,那么中国政府也会提出一些帮助,比如说你购买商品的时候,它会有一定的补贴,中国政府也可能考虑发消费券来提高我们的购买能力。
问:李强总理说到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各方面政策要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您怎么看待关键的时间窗口?您认为我们还有哪些增量刺激政策可以期待?
林毅夫: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因为对特朗普上台以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应该都在我们的沙盘推演当中考虑过,所以政府其实有很多政策措施可以用,比如说我们货币政策可以适当宽松,我们可以降低利息,我们可以降准,我们也可以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对某些受到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给予更多贷款。另外我们的财政政策更积极,可以支持一些我们短板领域的投资,给它必要的税收或是投资帮助等等。
同时你也可以看到我们不仅是政府在努力,企业也在努力,比如说前面已经提到出口转内销优先上架等等,所以我相信我们是有足够的可用措施来应对的,当然我们希望影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