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骨下跪,演艺圈还有救吗?

作者 | Muse

来源 | 视觉志

3月28日,热播剧《北上》收官。

纵观全剧,不少观众表示,这又是一部被老戏骨扛着走的剧,老戏骨们的演技,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追下去的动力。最触动人心的几段剧情,便是由他们所呈现,譬如马奶奶交代后事、周一仆患阿尔茨海默症。

500

500

      《北上》片段  

老戏骨是谁?

胡军、萨日娜,还有——王学圻(qí)。

尤其是王学圻,继《异人之下》《追风者》后,再度给年轻演员作配,每一次都让人觉得既欣慰又遗憾,欣慰于他是演技的担保,遗憾于他的戏份总是太少。

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中,彼时78岁的王学圻更是坦言:“我觉得演员退休就是,人家没人找你了,所以说,我呢,知道这天也不远了。”言外之意,就是他这样的演员,有戏拍就不错了。

500

人们无法不为此好奇,2019年,王学圻因《大明风华》朱棣一角翻红,演技切片流传全网,网友奉上至高评价:历史上的朱棣要是不长这样,那就是朱棣的错。

500

500

本以为,他将与王阳、于和伟、王劲松等叔圈演员一样,晋升顶流。可数年过去,他依旧只能在流量演员身边充当绿叶。

王学圻,真可惜。

500

无名之辈

谈起王学圻,圈内人总觉得遗憾。

1946年,王学圻出生时,喜欢风水的王父给他算了一卦,发现他命里缺土,遂在名字里取了象征着大地无垠的“圻”字。

在未来的人生中,“圻”字确实改变了王学圻的命运,但究竟是“福”更多一点,还是“祸”更多一点,彼时的王父根本预判不到。

王学圻14岁那年,坐上了一辆北京开往吉林的大卡车,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直到1978年,32岁的王学圻才考上空政话剧团,半只脚迈进了演艺圈。

同期加入的成员,除他以外,还有23岁的李雪健与24岁的濮存昕,仨人相见恨晚,立马拜起了把子,王学圻因年纪最大,被李雪健二人唤作大哥。

早年间,空政话剧团人多戏少,王学圻仨人只能跑龙套,经常一台戏每个人要饰演五六个没有台词的角色,要么是尸体,要么是战士。落幕时,他们仨也没有名字,只有“演员甲”“战士乙”的称谓。

500

有一回,王学圻给了儿子王大庆几张话剧票,让他带老师、同学来看,结果他们看了半天,也没发现王学圻的身影,有老师忍不住问了一嘴,王大庆便伸手指向舞台的最后面:“那个举大旗的就是我爸。”

500

      王学圻与李雪健跑龙套  

龙套一跑,就是两三年光景。

期间,王学圻仨人卯足了劲地练台词、学发声、跳芭蕾,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角儿。三人中,李雪健话虽不多,但演技是最突出的;濮存昕台词功底深厚,每回“数枣”(一种练习发声的方式)时,就他数得最多;王学圻则喜欢捯饬自己,在一个月工资二三十块的日子里,他敢花40元买一双耐克的运动鞋。同时,他洞察力也强,特喜欢看人吵架,一旦路上有人吵起来,他就跑过来盯着别人,瞧他们的神态、动作跟语气。

500

1980年,李雪健因出演一部话剧中的重要角色,成了三人组里第一个担任主角的人。

那一刻,王学圻羡慕坏了,做梦时,常梦到自己也站上了舞台中央。但这一天迟迟没有到来,因为名字的原因,王学圻总是不容易被记住,有人喊他“王学斤”,有人叫他“王学芹”,就连跑医院看病,医生都是喊“王学什么”。

500

很长一段时间,王学圻真的就跟龙套一样,没有名字。

1984年,时来运转。

这一年,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陈凯歌、张艺谋打算筹拍一部电影《黄土地》,陈凯歌当导演,张艺谋做摄影,万事俱备,唯有男主角的人选迟迟未定。

直到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陈凯歌认识了王学圻。陈凯歌也信风水,他拍《黄土地》前算了一卦,男主角最好找一个跟土有缘的人。“大地无垠”的王学圻,便成了最符合的人选,陈凯歌当即拉住他,说:“这部戏必须你来,因为你和土有缘。”

500

王学圻在话剧舞台打了多年酱油,突然要担任电影男主角,心里难免有些不安,担心自己拍不好。可当陈凯歌说出管吃管住还给二百多片酬时,王学圻再无顾虑。因经费有限,他和陈凯歌几人只能一起挤在几平米的旅社房间里,床不够,便通过猜拳决定谁睡床、谁睡地板,常常被地板膈应到彻夜难眠。

拍第一个镜头时,陈凯歌指挥他跑到对面的大山上去,他瞅了一眼,山不大,应该跑两步就到了。起初,王学圻满腔热忱地跑,可跑了大半天,发现自己才刚到山脚下,等跑至山顶,王学圻整个身子都浸了一身汗,风一吹,浑身发冷且恶心头晕,他当时心想:“我再也不拍电影了,太难受了,真不是人干的事。”

500

下山与导演组会合时,他察觉到剧组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张艺谋低着头一言不发,陈凯歌则挨个握起了每个人的手,边握边说“谢谢你”,见到王学圻后,更是赶忙上前抱住,两眼含泪地重复说道:“谢谢你,学圻。”

那一刻,王学圻感受到了这群电影创作者对于作品的满腔热爱,他说:“那是我第一次和第五代导演拍戏,他们认真、执着,这种东西能让我记住一辈子,也潜移默化到骨子里面了。”

1985年,《黄土地》上映。这部电影如一枚惊雷,把中国影坛炸了个轰天响。影迷们将其抬上神坛,称它革新了中国电影的叙事语言;陈凯歌、张艺谋二人则拿奖拿到手软,成为业内冉冉升起的新星。

作为男主角的王学圻,则像此前跑过一次又一次的龙套般,颗粒无收、默默无闻。别说观众,就连空政话剧团的朋友,都不知道他演了《黄土地》。

500

      王学圻《黄土地》剧照 

王学圻,难道注定要跑一辈子龙套吗?


500

大器晚成

王学圻拍完《黄土地》后,李雪健、濮存昕这两位死党也迎来自己的人生高光。1990年,李雪健凭借电视剧《渴望》、电影《焦裕禄》,变得家喻户晓;濮存昕被电影大师谢晋相中,接连主演了电影《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由此名声大噪。

王学圻资源也不少,相继与陈凯歌、张艺谋、姜文、李少红、何平等大导演合作,拍出了《大阅兵》《代号美洲豹》《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结果电影出圈了,导演拿奖了,唯独他始终不温不火。

500

      王学圻饰演《代号美洲豹》的黄敬儒 

在演艺圈,“不火”是一个死循环,越不火的人就越难火,王学圻深有体会。

1992年,陈凯歌开始筹拍未来被誉为传奇影片的电影作品——《霸王别姬》,王学圻与他合作过两回,人值得信赖,演技也有保障,因此,段小楼选角时,陈凯歌第一时间便想起了王学圻。怎知,这个念头刚一提起,就被内部直接否定了。

无他,王学圻没有知名度,更何况,一个与各大名导合作后还火不了的人,不亚于票房毒药,他们根本不敢用。

这样的事情,在陈凯歌筹拍《荆轲刺秦王》时,又发生了一次。起初,陈凯歌坚持要王学圻饰演荆轲,就连剧本都是按照王学圻的形象而定,但拗不过内部投资人的建议,最终只得作罢。

错失了一个又一个重要角色,王学圻仿佛认命般,学会了释怀:“演员一定要有经历,经历是演员最大的财富,你经历过,演起来就有感觉,状态就对。”

他知晓,这段韬光养晦的经历将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磨砺着自身的演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王学圻因入伍经历,被导演丁荫楠看中,被邀请饰演主旋律电影《相伴永远》的李富春(中老年)一角。

彼时的中国大陆影坛,正迈向商业片时代,主旋律电影日渐式微,但王学圻仍将其视作自己的机遇,没日没夜地查阅李富春的背景资料,并不断揣摩他的心路历程,当进到戏里时,他感觉自己就是李富春。

500

     王学圻饰演的李富春

2000年,《相伴永远》首映当天,李富春的女儿,77岁的李特特来到现场观看。王学圻站在角落里,神情紧张地望着李特特,他清楚,自己演得好与坏,李特特最有发言权。

影片结束后,李特特一言不发,不知在低头沉思着些什么,剧组成员邀请她聚餐时,她在餐桌上依旧没说话,就一直盯着王学圻。王学圻逐渐有些心慌,不断在想自己是不是演砸了,让她失望了,以至于饭都吃不下。

聚餐结束后,李特特主动找上王学圻,看了好半天后开口:“小王,我能抱抱你吗?”顿时,王学圻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成了,他饰演的李富春,让李特特看见了父亲的影子。

500

角色成了,火与否,便看天命。

这一次,老天终于眷顾了王学圻,他凭借李富春一角,先是被第二十一届金鸡奖提名「最佳男主角」,而后夺得第七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名声响彻整个演艺圈。

彼时的王学圻,已经55岁了。

名声有了,角色便来了。2007年,陈凯歌又一次拿着剧本找上了王学圻,邀请他饰演电影《梅兰芳》中的十三燕一角。

这一次,内部再也没有人反对。

十三燕虽不是主角,王学圻仍无比重视,十几年的沉淀,让他格外在乎每一次出演。正常来说,拍京剧戏大都会找替身演员,寻一个身型相仿的人,妆一化、戏服一穿,便没人能看破。京剧也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导演为了追求表演妥当,也会建议演员使用替身。

王学圻不愿,为追求真实与真诚,他决定全程亲自上阵。因此,61岁的他拜访了京剧名家李舒,打算从零开始学京剧。

京剧没有捷径,王学圻只能从基本功开始练,每天刚进门,就得先提着大刀跑一个小时圆场,脚步稍慢些,师父李舒还会出声斥责,不敢懈怠半分。跑完圆场再练子午式,整完云手再习甩髯口,王学圻每天都练得精疲力竭。

500

     王学圻在《梅兰芳》中的表演

舞台上的功夫学了,舞台下的生活习性更得学,必须练到一抬眸、一抬手,就是梨园老前辈的名角范儿。于是,王学圻成天跟在李舒身边,学对方说话,模仿对方的做派。

一晃眼,就是整整四个月。

正式开拍时,李舒来到了现场,陈凯歌问他:“学圻的戏怎么样?”

“好”

“好在哪?”

“一不小,二不俗。”

陈凯歌心中了然,王学圻的戏,成了。

事实的确如此,他饰演的十三燕,出场戏份虽然不算多,却隐隐有盖过黎明、章子怡两位男女主风头的趋势。电影上映后,王学圻更是接连斩获金马奖与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风头一时无两。

年龄,一直是演艺圈最忌讳的词,人一老,戏便少。王学圻似乎违背了这条定律,年过花甲,反而片约不断,且不断在颠覆过往的角色风格。

此后几年,他先后饰演了《剑雨》的转轮王、《赵氏孤儿》的屠岸贾、《搜索》的沈流舒、《天台爱情》的雷哥,甚至参演了《钢铁侠3》。

500

   王学圻在《剑雨》中饰演的转轮王  

500

      王学圻与小罗伯特·唐尼  

2010年1月11日,64岁的王学圻还凭借《十月围城》的李玉堂一角,斩获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影帝奖杯。

500

     王学圻饰演的李玉堂 

王学圻,大器晚成。


500

离开还是坚守

名气就像一阵风,来得快,散得也快;演技则是根深蒂固的树,它在,树便在。

王学圻怎么也没想到,时代变得如此之快,风,竟吹倒了树。

当流量至上的信条席卷整个演艺圈时,王学圻仿佛又回到2000年以前,人们嫌弃他没有名气的日子。2015年至今,整整10年,王学圻只上线了4部电影、7部电视剧,且大都是配角。

王学圻如此,他的两位死党更甚。

李雪健虽然活跃在影视剧中,周身却围满了争议。他因鼻咽癌的原因,嗓子一天不如一天,说话声音变得嘶哑不堪,却凭借顽强的意志力与敬业精神,仍然贡献出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表演。可落在一部分观众眼里,则成了——老而不死是为贼。

500

无论是《流浪地球2》,还是《封神1》上映时,整个互联网都充斥着大量对李雪健的谩骂,骂他老了还要捞钱、喷他公鸭嗓就别拍电影了。

500

我们无法理解,为何这些人可以不断纵容流量明星抠图、串戏、尬演,却要对卖命、敬业的老戏骨如此苛刻。

濮存昕理解,于是选择了离开。

当我们翻看濮存昕的资料时,会发现他上一部电视剧,得追溯到2016年的《领养》,上一部电影除客串《决胜时刻》外,需追溯到2011年的《最爱》,几乎算是半退圈。

曾有媒体询问他未来是否有影视计划,濮存昕默默摇头,记者追问:“是因为您更喜欢话剧的工作节奏吗?”他无奈一笑:“不是,我没有机会的,影视作品没有我的活儿,我演的东西没人看。”

他心里明白,现在的市场早已是流量的天下,像他这般年龄的演员,即便演技出众,也已被淘汰出局。

500

王学圻则不服老,他仍想抗争一把。戏外,为了保持身材,原本一顿饭能吃六两炸酱面加两个烧茄子的他,再也没吃过一顿饱饭,始终保持半饥饿状态,其他老头老太通过跳广场舞、打太极养生,他则整天泡健身房撸铁。

有网友评价,娱乐圈最自律的两个男明星,一个是张丰毅,另一个,便是王学圻,而王学圻还要大张丰毅10岁。前些年,当张嘉译、于和伟、王劲松等一批叔系演员出圈爆红之时,网友们便第一时间想到了王学圻,想到他57岁时拍摄的《天地英雄》,一身腱子肉和酣畅淋漓的打斗动作,不知吊打如今多少演员,但临近耄耋之年的他,早已与“叔”无缘。

500

   57岁的王学圻 

戏内,王学圻也没有倚老卖老。《大明风华》的朱棣,是他第一次饰演皇帝,每天开拍后,他都需要接受来自其他演员的跪拜。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事,王学圻却在杀青当日,对着所有群演及主配角,行了跪拜大礼。

500

      王学圻杀青时向所有演员下跪  

这是一位老戏骨,对戏的尊重,对人的尊重。

《北上》大结局了,年轻的演员将投身新的作品,王学圻这位老戏骨,又将迈向何方呢?

参考资料:

1.《老戏骨的艺术人生·王学圻》——非常静距离

2.《王学圻:演员就是这样,没人找就退休了》——智族Lab

3.《王学圻专访:从“龙套”到“老戏骨”,角色永远复杂,生活始终简单》——上观新闻@吴桐

  

500

500

监制:视觉志

策划:Muse

视频号: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