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重启背后的代价(及最新进展)

500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G20会晤后,达成重启贸易谈判的共识。

7月1日,有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问,中方为此作出了什么让步,什么承诺?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反问道:“你觉得中方非要做出concessions(让步)吗?”

在我之前的那篇分析文章(《贸易谈判重启、华为解禁:中国取得阶段性胜利》)中,也有读者在留言区问了类似的问题。

500

而且这条留言因为点赞数最高,被顶在了最上面。由此可见,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两个国家谈判,双方的条件往往都是高度保密的,外界无从得知准确消息。

即便能够获得,要么是某一方故意放出来的(这个后面说),要么就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

就比如上个月,美国和墨西哥就非法移民问题达成了秘密协议(其实是特朗普威胁墨西哥,如果不能管好他们国家的非法移民,那就要向墨西哥加关税,哪怕去年年底美国和墨西哥已经达成了最新的“美加墨贸易协定”)。

最初,白宫拒绝评论,墨西哥方面也予以否认,然而特朗普在6月11日答记者问时,把一张折好的A4纸从口袋里掏出来,并炫耀式的挥舞了一下,就是这一个动作,被《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拍了下来。

500

又由于这张纸正在好阳光下,透露出了一些字迹,然后就被媒体曝光了。

500

这种就属于机缘巧合被曝光的。

还有一种是某一方故意放出去的,比如去年5月,贸易战刚开始的阶段,美国的几家主流媒体突然集体曝出了美国政府向中国提出的“条件清单”,而且涉及到了大量的文本细节。

这种就明显是美国故意放出来的了。

但这些条件清单的曝光也让舆论出现了强烈的反弹,于是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再没有曝出过中美谈判的细节消息。

因为一旦公开,民意裹挟进来之后,很可能会给谈判带来极大的阻力,所以后来中美双方都是比较克制的。

直到今年5月,中美第11轮谈判谈崩了(其实问题在第10轮之后,第11轮形式大于实际意义,顺带送过去了一封亲笔信),美国宣布把2000亿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从10%升级到25%。

5月11日,鹤总在媒体前公开了中国的三个“核心关切”:

一是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关税是双方贸易争端的起点,如果要达成协议,加征的关税必须全部取消。

二是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双方在阿根廷已对贸易采购数字形成共识,不应随意改变。

三是改善文本平衡性,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尊严,协议文本必须平衡。

当然,鹤总在表述中方的核心关切时,措辞还是比较委婉的,他说的是:“目前(中美)双方在很多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但中方三个核心关切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言下之意就是这些问题还没有谈拢,至于美国要求的采购数字具体是多少,那些伤害到国家尊严的“文本平衡性”问题究竟是什么,官方并没有公开。

直到观察者网刊登了一篇对金灿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的采访报道,里面曝出了一些大料。

500

500

根据金灿荣教授的说法,美国对中国提出的一揽子要求中,有三条是中国无法接受的:

1.谈判的过程中美国临时加价(从阿根廷G20元首会面时谈好的削减2000亿美元贸易顺差,被加价到了3300亿美元)

2.美国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

3.美国想搞一个“巡视组”,监督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

以上三条要求,一条比一条更为过分,尤其是最后一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丧权辱国了,具体的我在《贸易谈判搁浅的背后:解析美国提出的三大无理要求》这篇文章中有专门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息被公之于众意味着什么?

我的看法是,凡是被公开的,都是中国绝对不可能让步的部分。

这是中国在亮明自己的底线。

02

那么这次中美决定重启贸易谈判,彼此各做了哪些让步?

500

我对比了中美双方的官方声明,涉及到的具体条件有以下几点:

1.美国暂停加征余下3250亿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是 pause 而不是 not to ,特朗普本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回应了)

2.美国放松对华为的封锁(在不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前提下);

3.美国重新对中国留学生持开放的态度;

4.中国将立即购买美国的农产品。

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怀疑的,因为“大豆换华为”,显然是美国的让步要更大。

为了怕我搜集到的信息有遗漏,我还专门和 MAO 去确认了一下。

MAO 是我的死党,本科就读于某知名高校,后来去了美国读研、工作,现在已经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他表示他了解到的信息和我相一致。

500

但在双方的声明之外,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

大阪G20一共开了两天(6月28日-6月29日),中美元首会面是在29号那天,而前一天中国最高领导人在G20的讲话中,提到了“1个判断”“3个倡议”和“4点建议”(全文官媒有报道,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也被称为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的“中国方案”,其内容指向了维护多边贸易规则以及中国将加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这正好和美国和欧洲一直以来的诉求相对应。

然后在大阪G20结束后的第二天(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就发布了第25号令和第26号令,分别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包括船舶代理、城市燃气、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增值电信、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将进一步放宽或取消。

500

一方面,今年3月中国两会通过了《外商投资法》,你可以理解成这是计划内的事;但另一方面,公布的时间正好就在大阪G20两国元首会面后的第二天。

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我觉得这也有可能是谈判中提到了,但没有正式对外公开的部分。

当然,我觉得这并不是坏事。

相比于美国的战略收缩和贸易保护,中国正在树立一种不断对外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国际形象。

中国对外资企业和营商环境作出政策层面的保证,这有利于提升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信心。

与之相应的,就是必须要放开一部分的国内市场,这也是大势所趋(我个人觉得也是利大于弊的)。

以上就是(从公开可获知的)这次贸易谈判重启背后双方做出的妥协和让步。

但到了实际执行层面,则是困难重重。

03

首先是关于对华为的解禁,这件事是特朗普在6月29号下午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到的(将允许美国公司恢复向华为销售不构成“安全威胁”的产品),但具体怎么操作却没有了下文。

500

据CNN当地时间7月3日的报道,在特朗普表态数天后,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公开任何后续细节,美国商务部迟迟不回应置评请求,也没有就特朗普言论发布任何额外指引。

对此,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负责人约翰·纽菲尔(John Neuffer)向政府喊话:“我们为谈判重启和搁置新关税感到鼓舞,也希望得到总统对华为言论的更多细节。

因为华为的上游供货商们现在也很困惑,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美国的一些官员对外放出的消息也是说法不一。

比如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称,特朗普同意(向华为)解禁一些低端芯片,目的是拉中国回到谈判桌。

而路透社7月3日的报道中,则援引了美国一名高级官员致信商务部执法人员称,仍应以“黑名单”标准对待华为。

另外,报道还援引了某知情人士的说法: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会尽快开会讨论这一问题,而政府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来弄清楚,如何让北京、美企和他自己党内的对华鹰派待在一条船上。”

也就是说,在对待华为的问题上,美国内部很有可能是分裂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在贸易谈判问题上,特朗普幕僚团队里的鹰派(以莱特希泽和纳瓦罗为代表)和鸽派(以财政部长姆努钦为代表)一直都在内斗(具体的这里不再阐述,详细可阅读《贸易谈判重启、华为解禁:中国取得阶段性胜利》这篇文章)。

特朗普本人也点评过其幕僚团队内的另一个鹰派博尔顿(博尔顿负责国家安全事物,比如处理和伊朗、朝鲜、委内瑞拉方面的事物),他称如果让博尔顿来做主,他会和全世界对着干。

500

虽然特朗普称,两派人他都需要,但如何平衡好鹰派和鸽派,显然并不像说起来那么轻松。

而且鹰派和鹰派之间也会闹出各种矛盾,比如5月份的时候,CNN就曝出,蓬佩奥对博尔顿的意见很大,原因是博尔顿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自作主张,这让蓬佩奥觉得博尔顿是在越权,侵犯他作为美最高外交政策官的职权(蓬佩奥是国务卿,而博尔顿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500

最近英国又曝出了一个大料。

7月6日,CNN的一篇报道称,一位英国官员已证实,英国驻美大使金·达罗克爵士(Sir Kim Darroch)在给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CO)派发的电报中,称白宫内部激烈冲突堪比“械斗”(knife fights)。

除此之外,达克爵士还在这份秘密电报中对特朗普进行了措辞激烈的人格攻击,他把特朗普称为是“不称职的”(inept)、“不靠谱的(insecure)”和“无能的(incompetent)”。

对于秘密电报里的信息外泄,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进行“找补”,他们称:

“对于驻在国的政治情况,公众想要看到大使们拿得出诚实、坦率的报告。他们的观点不一定是内阁们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政府的观点……”

也就是说,英国官方承认确实有这封电报存在。

一系列的消息都指向了一点——特朗普幕僚团队的内斗非常激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的政策有时候很激进,有时候又突然放软,而且还经查反复和变卦,这些都是内斗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博弈结果。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美的贸易谈判,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复,而中国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而不是跟着美国的节奏,我甚至都觉得美国根本就没有节奏,鹰派和鸽派一会儿你占上风,一会儿我占上风,反反复复,不知道哪里是尽头)。

7月4月,中国商务部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到了三点:

1.中美如果达成协议,加征的关税必须全部取消

2.敦促美国落实允许美企向华为出售产品承诺

3.将按既定节奏履行“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相关程序

500

就目前来说,中国依然处于自己的节奏上,而且在底线问题上,态度也是非常强硬的。

最后,尽管贸易战会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但特朗普发起贸易战的那一天起,有些深远的影响就已经注定了,而且无法再回头。

这其中,有好的影响,也会有坏的影响。

好的影响是,特朗普打破了一些人的幻想,让我明白“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究竟有多重要(以前中国企业搞芯片研发,会被一些人嘲笑是“重复造轮子”)。

加大在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补足,已经成为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间的一个共识(华为今年招了1万多个应届毕业生,这是拼了命要搞研发了,除此之外,整个集成电路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长期来看,贸易战无疑是中国在攀升科技的道路上,狠狠推了我们一把。

而弊端则在于,贸易战会加速制造业撤离中国。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中低端制造业撤出中国本来就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走向。

而贸易战提高了关税,则会加速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撤离中国。

但值得欣慰的是,中国还有时间。

我专门去对比了印度和东南亚的制造业,我认为无论是东南亚还是印度,短时间内都没有能力承接“中国制造”。

最近的一些新闻也都印证了这一点:

6月28日,华尔街日报爆料,苹果在美国本土的最后一条生产线——Mac Pro 将被转移至上海附近的一家工厂进行生产。

在存在关税风险的情况下,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而不是印度或者东南亚国家?

唯一的解释是,后者还没有能力去承接这条生产线,所以苹果不得不选择中国。

500

6月3日,苹果推出了新一代Mac Pro 图自IC photo

除此之外,针对富士康将撤出中国的流言,富士康于6月17日专门发了一份严正声明,称相关流言均为不实消息,“未来富士康仍将持续扎根大陆,深耕发展”。

500

当然,随着东南亚国家的不断发展(印度我不看好,东南亚国家中我比较看好越南,当然,这就是另一个值得单独成篇的话题了),一些低端产业从长期来看是会转移的,而中国要做的就是在低端产业转移之前,实现产业升级,从而抢占高端产业的蛋糕,而低端产业转移后富余的劳动力,完全可以去从事服务行业。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贸易战无疑是开启了一场关于时间的较量。

究竟是中国的产业升级速度更快,还是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更快,这会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

而我相信,时间会站在中国这一边。

P.s

MAO在去美国前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去美国之前,他很喜欢看西方的那些纪录片,然后和我说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有多好多好,中国的制度有多糟糕。

如果没有去美国,他很可能也会成为亲美公知那类人。

但在美国生活多年之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每次回国之后都会一个劲地和我感慨,国内的变化真快、太快了,对于西方宣传的那一套自由、民主、法治,现在也已经完全幻灭了。

比如在之前的跨国抓捕孟晚舟的事件中,我说美国这次的吃相实在太难看了,他表示美国其实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还专门给我找了两个同类的案例,其中一个就是美国引渡危地马拉的前总统。

500

对于美国对华为的不公平打压,MAO 认为美国这么多年来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用过好多下三滥的手段,但“拳头比名誉重要”,反正一旦将来美国总统换了人,现在的这些烂事也不再有人在意。

500

我们经常会提到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但很显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文化软实力上还是明显强于中国的,就好像时至今日国内都有一些人坚信,美国在国家利益面前依然是会讲法治的。

但本质上这其实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当你去深入了解一个国家之后,当你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之后,可能看法就会完全不一样。

MAO现在甚至还和我说,他觉得白左政客都是伪君子,白右政客都是真小人。

这个说法听起来比较简单粗暴,但确实无论是哪一派政客当总统,美国都会想办法遏制中国崛起,只不过手段不同。

这是由立场决定的,而无关对错。

在一个现实主义者眼里,好坏对错都是说给吃瓜群众听的,对于执政者而言,维护本国利益、维护本国国民的利益,永远是最优先的考虑,也是执政者最大的责任。

-End-

作者: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