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小生演技不够,扮丑来凑?
面对观众日益挑剔的目光和娱乐圈快速更迭的潮流,很多偶像小生们都在寻求转型。
“扮丑”这一招,成了不少偶像小生心中的秘籍,仿佛只要勇敢地跨越颜值的舒适区,就能一夜之间赢得演技的认可。
但,演技不够,真的靠扮丑就能凑齐吗?
01
演技不够,扮丑来凑?
最近,有两部王俊凯主演的新片上映,《野孩子》和《刺猬》。
王俊凯在这两部电影里分别饰演流浪少年和口吃自闭少年,荧幕形象足够颠覆。
但大家最关心、讨论最激烈的,还是他的演技。
有人表示认可、对王俊凯印象改观了。
也有人觉得扮丑救不了差演技。
这几年,偶像小生们纷纷踏上了“扮丑”的不归路,仿佛这是一条通往演技巅峰的捷径。
但扮丑的效果,就有点见仁见智了。
在《野孩子》和《刺猬》之前,王俊凯也曾尝试了多个粗糙形象的角色。
从《断桥》中的修车工到《万里归途》里的逃亡者,这些角色并没有让他在演技上有所突破,反而被批评“像穿着大人衣服的小孩在cosplay”。
范丞丞在《了不起的夜晚》中为角色增肥30斤,还留了胡子,试图塑造一个接地气的角色。
然而,这部作品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评分和票房都不理想。
还有不甘做美少年的刘昊然。
早在《白昼流星》中,他就尝试了邋遢流浪汉的形象,但这个单元剧在《我和我的祖国》中颇受争议,口碑不算太好,这个角色也并未给他带来太多正面的反馈。
但刘昊然并未放弃。
在《四海》和《燃冬》中,他分别饰演了黄毛小子和蓄须男,但角色评价不算好。
在《解密》中,他更是剃光头发、拔掉眉毛,虽然角色最终效果不错,但是电影的热度和评分一般。
易烊千玺属于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从《少年的你》中的小北到《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韦一航,再到《满江红》中的岳飞,易烊千玺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已经是实力派演员了。
据说在《酱园弄》里,他饰演的是个光头+瞎眼的算命先生,外形上又有大突破。
再往前数,鹿晗、黄子韬、张艺兴等归国男团成员,也都曾沉迷在影视剧、综艺中扮丑。
为什么偶像小生都这么爱“扮丑”?
02
为什么要扮丑?
首要原因,无疑是转型的迫切需求。
少年感虽好,却也限制了他们的戏路,似乎只能永远在青春偶像剧的框架内打转。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渴望摆脱这种束缚,尝试更多元化的角色,展现更成熟的魅力。
于是,“扮丑”成了一种看似有效的策略,通过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向观众展示自己不同的一面。
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也在发生变化。
现实题材剧和主旋律剧的比例在增加,从前偶像小生的主阵地“流量剧”正在逐渐丧失引领地位。
如今靠剧上桌的“非典型帅哥”也越来越多,“进狱系”“土狗系”都成了观众们的心头爱。
靠脸吃饭的偶像小生,离开了偶像剧赛道,长得太帅就成了劣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让大众认识到他的实力。
通过扮丑,偶像小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如喜剧、剧情片等,帮助他们拓宽戏路。
同时,这种选择也透露出一种“男人味焦虑”。
以少年感著称的小生们,缺乏成熟男人的“性张力”。
因此,他们渴望通过扮丑来证明自己也可以很“糙”,很有男人味。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吸引关注度。
如何让自己在众多明星中脱颖而出,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扮丑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偶像扮丑,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和关注,带来更多的话题度和曝光率。
通过极致的反差,偶像小生们希望能够一鸣惊人,证明自己不仅颜值在线,演技也同样出众。
可是,从结果来看,他们的扮丑真的有效吗?
03
扮丑真有用吗?
事实上,大多数偶像小生的扮丑尝试,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这些偶像小生大多是在良好环境中长大的,自身气质就与他们爱演的边缘角色格格不入。
即使通过化妆和造型的努力去贴近角色,但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却很难改变。
更重要的是,演技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扮丑虽然能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冲击,但如果演技没有实质性的提升,那么这种冲击也只能是短暂的、表面的。
观众最终还是要看演员的表演能否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如果一味追求外表的反差而忽视了演技的打磨和提升,那么扮丑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上的噱头,无法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
那么,成功的扮丑应该是什么样呢?
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象的改变,更是一种内在气质的锤炼和演技的全面提升。
在偶像小生扮丑这条赛道上,也有过几个成功案例。
比如易烊千玺。
他饰演的小北之所以能如此出圈,主要还是因为外表与角色有一定的贴合度,小北身上的倔强、坚强、生猛的野性、但又不失善良的温柔,也是易烊千玺性格的一部分。
他在表演上也足够有悟性。
导演曾国祥说,“他来到现场,很多时候已经进入人物的状态。我们拍的时候喊‘卡’,他不会立刻就变为易烊千玺,他还是在小北的状态里面。我不知道那个是他演的,还是他本人跟小北就很接近。”
还有朱一龙。他靠《峰爆》《人生大事》《消失的她》中的角色,扭转了观众对其偶像小生的固有印象。
以莫三妹这个角色为例,圆寸头、花衬衫、不离手的烟,以及举手投足间的“社会人气质”,构成了他的糙汉外形。
朱一龙细腻的表演与镜头语言精妙融合,才是使得角色鲜活立体的核心要素。
除了外化情绪,更要给人物赋予丰富真实的细节,让观众相信角色是真实存在的。
就比如雨中将小文交还其亲生母亲这场戏。
首先,是视听元素的完美交织,雨声落地有声,与车内静谧的玩偶形成鲜明对比,撑伞的母亲与正殷殷嘱托的莫三妹构成了一幅动态画面。
接着是面部和动作的特写,莫三妹用江湖气的动作,命令对方善待小文,透露出隐藏的脆弱与无奈。
最后,随着小文突如其来的惊醒与女人决绝的离去,情感张力达到高潮,一个外表粗糙、内心柔情的人物这才算是彻底立起来了。
可见,转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精湛的演技、还要找到适合的角色,作品拍摄的各个环节,也都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呈现效果。
要真正让观众在视觉上受到冲击的同时,在心灵上受到触动,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即使是已经转型成功的演员,也难保每个角色都让观众满意。
当年胡歌在以偶像小生形象出道近十年后,凭借《四十九日祭》中铁血军人的颠覆式形象,拿下了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完成了转型。
但转型成功后的他在《男方车站的聚会》中饰演的逃犯周泽农,也颇受争议。
有人觉得演得很到位,也有人认为情绪传达还是有欠缺。
可见,扮丑并不是一条通往演技巅峰的捷径。
偶像小生们想真正获得观众认可,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