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台海问题上悬而未决的分歧——大选年观察之台湾篇

在“520”中国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现场,日本和韩国都分别派出了部分议员参加。由于国会议员是国民的代表,具有官方性质,两国的做法助长了“台独”的嚣张气焰。日韩无疑是在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我们还要关注其中的细节。他们的表现看似一致,实则两者对待台海问题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关注这点对我分化日韩对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民进党赖清德就任一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Hayashi Yoshimasa)在5月20日上午会见记者时表示:“谨向赖清德先生就任‘总统’表示祝贺”。他还妄称,“日本与台湾(地区)拥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双方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人员交流,台湾(地区)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伙伴和珍贵的朋友。”林芳正言语间不断将日本政府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同起来,他还表示:“与台湾(地区)保持非政府间实务关系是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场。日本政府将基于这一立场,继续深化两地的合作与交流。期待在‘赖总统’的领导下,‘日台友谊’将得到进一步加深。”林芳正的讲话自相矛盾,一方面要与台湾地区保持非政府间实务关系,另一方面又深化所谓“日台关系”。日本的做法赤裸裸地挑衅了一个中国原则,违反了中日建交公报精神。

500

赖清德星期一 (5月20日) 发表就职演说。图为赖清德就职典礼上的台湾空军战机编队(图源:路透社)

相较日本,韩国在赖清德就职演说一事上的回应有所“收敛”,但仍掩盖不住试图模糊化一个中国原则的野心。韩国政府于1992年与中国建交,同时期已与台湾断交,此后未设大使馆,仅以常驻代表部作为外交沟通窗口。这次520就职典礼,除像过往一样派出驻台北代表参加外,“韩-台国会议员亲善协会”会长、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议员赵庆泰也到场“助威”。这意味着在处理涉台问题上,韩国试图更进一步游离于政府和非政府间交流的灰色地带。

与日本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不同,韩国的做法非常“微妙”。从韩国执政团队看,尹锡悦去年称台湾问题是“全球议题”而非只是两岸之间的问题。尹锡悦还说,台海周遭日益升高的紧张情势,是因为有一方企图使用武力改变现状,而韩国对此坚决反对。520演说前,尹锡悦已决定不会派特使团参加,而是由驻台北办事处人员代表赴会。至于韩国国会议员是否参加,就非尹锡悦掌控之中。这次韩国议员“窜访”台湾,尹政府既向中国政府有了交代,又“撇清”了执政党决策的干系,由此将“错误”的决策归于外党。

500

韩国总统尹锡悦(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无论如何,简单回顾过去三年一系列美日韩的互动就可以知道,对台湾问题的高度关注已经成为日韩两国政策热议的话题。2021年春,美国总统拜登分别与时任日本首相菅义伟和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发表了一份历史性的联合声明,强调“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2022年2月,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尤其是同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的举动,台海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夏天美日韩首脑在“戴维营”会晤,三国领导人发表声明,重申“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作为国际社会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要素,并呼吁“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然而,除了这些象征“团结”的、成为新闻头条的全球性峰会声明之外,至少在任何实际意义上同等重要的是:日韩这两个美国的“前线”盟友内部,其在实质、观点以及优先事项上到底有何差异?两国对台政策的差异往往为公众忽略,但很有必要进行分析,这对我国分化日韩对台认识、打破美国“团团伙伙”行径有着重要的政策意涵。

*本次译文选自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原文标题为:How Japan and South Korea diverge on Taiwan and the Taiwan Strait,囿于篇幅,译文有删减,供读者参考。

日韩公开参与或支持

意愿程度不同

日韩两国在当代政策讨论中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体现在台湾问题上。简而言之,长期以来,韩国似乎仍比日本更不愿意与台湾地区公开进行双边接触,即使是非正式接触,也不愿意公开表达对台湾地区争取国际空间的支持。

一方面,即使在1992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韩国与日本(和美国)一样,与台湾地区保持着工作层面的“非官方”对话,并未正式认可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主权主张。另一方面,从各种指标来看——包括韩国领导人的言论、政府白皮书中的提及、政治家和官员对台湾地区的访问、公共和政策讨论中的关注、大学和智库的专业知识等——多年来,台湾地区本身在韩国受到的主流关注相对较少。至少直到最近韩国才对台湾地区增加了关注度,尤其是在拜登政府“齐心协力”的动员号召之下。

尽管不应该夸大日本与台湾地区的双边合作和直接支持的程度——尤其是在安全领域——但其“非官方”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相对稳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密切。如今,岸田政府及其直接前任已公开表示台湾地区是日本“极为重要的伙伴和朋友”,并一再表示支持台湾地区的国际空间,例如,加入不以“国家地位”为条件的国际组织和经济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此同时,一些超党派的日本国会议员频繁公开进入台湾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下属的智库和主要研究型大学的众多研究人员一直在持续关注台湾地区和两岸动态。

500

2018年3月8日,11国代表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签署CPTPP,即《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图源:新华社)

简而言之,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一个长期差异在于它们对台湾地区的明显兴趣、支持程度以及政治、政策和知识界关注程度上的不同。尽管自2021年以来,韩国政府官员在有关“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问题”上明显变得更加直言不讳,但这并没有明显转化为与台湾地区建立更深(“非官方”)双边关系的更大努力,也没有转化为“支持”台湾地区国际空间的更强硬言论或政策。

可以肯定的是,在尹锡悦的领导下,韩国的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因为他明确表示希望在各种问题上与美国和日本更加紧密地保持一致。并且可能一些更大的转变已经在幕后发生。韩国对台湾地区的言论和政策的任何演变都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

地区突发事件中

可能扮演的角色不同

日韩对于美军可能从盟国领土部署以应对两岸突发事件的观点不同。

70多年来,韩国一直不得不面对来自朝鲜的生存威胁——韩国从未与朝鲜签署过和平条约——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台湾海峡历来不是韩国关注的重点。美国过去曾试图就美韩联盟(或驻韩美军)在地区突发事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展开热烈的讨论,但并未取得什么进展。

这并不奇怪。由于地理位置和兵力结构等原因,美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历来比美韩同盟关系更注重地区稳定。尽管保卫日本领土是驻日美军的首要任务,但1960年的《美日安保条约》明确规定驻日美军的任务包括“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关于台湾地区,早在1969年,即上述2021年美日联合声明的52年前,一位日本首相(译者注:佐藤荣作)就同意了一份双边公报,其中明确将“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与“日本的安全”联系起来。

500

佐藤荣作(1901-1975),日本政治家,从1965年起三次担任日本首相(图源:Getty Images)

尽管美日之间关于在地区突发事件中可能进行双边合作的具体讨论大多推迟到了冷战后,但自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发布以来,在“日本周边地区局势”中的这种可能性已被明确。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相关讨论以及日本可能扮演角色的范围都在显著地增加和扩大。当然,盟友和日本可能做出的反应仍然是假设性的。应对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取决于日本和美国领导人的判断。

与日本的情况相反,扩大美韩同盟以应对地区突发事件一直不是美韩两国政府的优先考虑事项。美国曾数次提出这一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布什政府试图讨论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问题,但是收效甚微。这一努力最终没有在美韩之间达成明确的共识,并以2006年一份含糊其辞的公开声明告终;也没有就朝鲜半岛范围以外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能进行的合作制定指导方针。

尽管无法证实自2021年以来,美韩之间的“闭门讨论”进展到了何种程度,但韩国官方的公开声明表明,韩国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将联盟(和驻韩美军)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拥核国家”朝鲜所构成的明确、现实,且日益恶化的威胁上。2022年9月,韩国国防部副部长发表的一份声明,被广泛解读为暗示美国和韩国并未就“驻韩美军在涉台突发事件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进行积极讨论。由于中国大陆在朝鲜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近年来,韩国领导人和政界人士在公开讨论或在与中国台湾地区有关的极端敏感问题上“激怒”中国大陆方面,明显比日本更加谨慎。

在这方面,尹锡悦执政后的情况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上文提到的 2023年8月三边峰会声明中也罕见地明确批评了中国大陆。尽管如此,韩国和日本的观点似乎仍然存在重大分歧,即它们各自与美国(以及驻扎在其领土上的美军)的联盟,是否应该直接或间接地为促进两岸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具体努力,或者是否应该在威慑失效的情况下迅速作出有效的反应。

对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

同时爆发战争的风险关注不同

第三个差异是,韩国领导人和专家似乎比日本领导人和专家更关注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同时爆发战争的风险。尽管这可能并不特别令人意外,但仍值得注意,尤其是这种风险有时会被联系在一起,包括在韩国总统和内阁部长的言论中。他们坚持认为韩国军方和美韩联盟必须继续专注于威慑朝鲜。

500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视察军工厂并听取汇报。金正恩在今年1月表示,应在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图源:新华社/朝中社)

简单地说,韩国的共同担忧似乎是美军在台海问题上的军事力量倾斜,可能会导致朝鲜因美军分心而伺机采取一些升级行动。韩国的这些担忧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美国对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同时发生冲突”的担忧至少可以追溯到1950年。如今,一些美国专家呼吁更多地关注这种风险,强调政治、地理和其他因素是如何显示出通向“两线冲突”、看似合理的多种途径。然而,这种风险在日本或至少在一些关注美日同盟的场合似乎并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

余思

日本和韩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存在分歧并不奇怪。不仅相关问题、风险和潜在的权衡极其复杂,而且这两个美国盟友有着不同的历史、地理、威胁环境和能力,就像它们各自与美国的联盟也是如此。

然而,正如2023年8月美日韩三边峰会发表的引人注目、前所未有的声明所充分表明的那样,首尔和东京现在明确无误地公开承认,它们在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方面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并意识到这一利益正受到威胁。因此,所有有关各方都有必要更好地理解在台湾问题上仍然存在的分歧背后的原因。

原文作者

亚当·利夫(Adam P. Liff)亚洲政策研究中心外交政策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本期评译员

黄紫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助理。

覃筱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博士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