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的内地人才,正在‘撑’香港

2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了香港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香港人口达到了750.31万人。

这个数据背后的含义不得了:

2022年,香港同期的人口数为747.26万人,而今年公布的数据,意味着香港比起2022年,增加3.05万人,增幅为0.4%。

这是继2019年之后,香港人口再次突破750万大关,堪称一次超级反转。

毕竟在这次增长之前,香港已经连续三年狂掉人口,被讥讽为第三次“移民潮”。

 

数据显示香港2022年劳动人口减少高达9.4万人,跌幅是近40年有纪录以来新高。

500

2019年开始,网络上开始频繁出现唱衰香港论,很多香港人选择移民到加拿大、英国、澳洲这三个国家。

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李家超之前在被问及到人口流失的问题的时候就说:不会用“移民潮”字眼讨论目前的现象。

不得不说,李家超确实沉得住气,现在打了一把漂亮的翻身仗。

2023年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口风一转,称香港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抢企业、抢人才、留人才

现在结果出来了——

500

图:香港商报

如上所示,从2022年中开始,香港人口开始止跌回升,一年时间净增约19万人,非常可观。

统计期间有17.4万“香港居民净移入”,这17.4万,包括3.1万名持“单程证”移入的中国大陆居民,以及14.3万名“其他香港居民”。

而这14.3万居民当中,绝大多数是都是中国内地及海外人士通过各项计划移入香港

香港已经用数据表明换血计划的成功,但这仅仅走了第一步,接下来要问,这些新·香港人,真的能帮助香港吗。

内地人赴港,是薅羊毛还是做贡献?

之前有媒体在香港街头采访市民,问怎么看人才引进一事。

就有市民大胆发言,说希望这些人才不是只来薅香港的福利,实际上对香港的问题毫无助益。

市民的担心具备普遍性,因为人才计划提供的港式福利太多,但对人才具体的贡献,未做苛刻要求。

那事实到底是怎样呢?

先说客观情况,很多内地人不止是动动嘴皮子,是真的身体力行的来香港当‘高级打工仔’: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约6万人已抵港。

有人担心香港变法国,胡乱抓些外来人填补缺口,最后因为价值观冲突引发混乱,但香港,是真正地实现了人才置换。

为了吸引全球人才,香港在2022年底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其中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13所知名内地高校在列。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高才通收到77000人申请,获批62000人,有48000多名高才已经抵港。

高才们的月收入中位数为5万元,约1/4的高才平均月入十万元或以上。

今日香港除了劳工,对高端人才依然有巨大的吸引力。

500

人往高处走,高层管理和好的工作机会依然设在香港,更何况报酬也很有竞争力。

一个专注做人才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大中华区副总裁就直言,越来越多来自内地的候选人向香港企业提交了职位申请,国际化是香港职场最重要的“卖点”。

内地90后钟情香港的“加班要打申请”职场文化,80后考虑自家孩子的国际化教育环境,70后看重高薪水。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来自内地的一个朋友说,“香港挺打动我的是没有35岁年龄歧视。

十万审批,六万抵港,剩下的四万也没闲着。

高才、优才申请者本身实力不俗,其人脉关系中也较多高净值客户,香港除了人才策略,房子、保险、教育一套组合拳也顺势打了下去。

这些优才高才带着身边的亲朋好友重新关注香港的产品,香港去拉人才,人才又去给香港搬钱,内地人才变成香港的财神司机

香港市民,真的可以放宽心。

而移民去英国的人的状况就没有那么乐观:首先,在英国“就业”方面,在年龄65岁以下,仅52%的人目前处于就业状态。

500

即使在已经就业的人中,也有24%的受访者对收入表示不满意。

而与低就业率、低薪资报酬相对的,是这批港人学历都相对不错。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对英国来说,政策优先倾向自己本土的居民,而非外来者。

500

换血计划刚刚启动,未来还将融合升级

由于之前的移民潮,香港的店铺、企业人手不足,纷纷开启加薪揽人计划

包括众所周知的优衣库,2023年开始薪酬调整,包括办公室和前线员工,加薪幅度最高达24%,以前线店铺员工为例,入职起薪点涨幅近10%;按业务贡献、个人发展及管理才能等表现,店长职级净收入可达年薪百万港元。

企业用加薪来“留人才”,新一届政府则将继续大力推进引进人才策略,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李家超出席的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

500

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这波港漂“上位”潮还将继续,而经历过迭代的香港,也需要重新审视内地和local的关系。

内地和香港的居民需要正视,以前各说各话的阶段已结束,且不可能死灰复燃。

融合升级是必然趋势,顽固阻碍的人,必然被历史车轮碾压过去。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